智通財經APP獲悉,OpenAI迫于社會各界領袖和前員工施加的壓力,于周一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宣布,即便公司重組為公益企業(yè),其非營利機構仍將保留對公司的控制權。

這家由微軟投資支持的公司,在最近一輪由軟銀牽頭的融資中估值高達3000億美元。OpenAI表示,這一決定是在與加利福尼亞州和特拉華州的總檢察長討論后做出的。

OpenAI董事會主席布雷特·泰勒在采訪中稱:“按照我們設想的架構,非營利機構將繼續(xù)掌控OpenAI。我們會把作為非營利機構子公司的有限責任公司轉變?yōu)?a class="keyword-search" >公益企業(yè)(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 PBC)。這樣一來,公司的股權結構將發(fā)生變化,員工、投資者和非營利機構都能持有這家公益企業(yè)的股權?!?/p>

泰勒透露,OpenAI已委托外部財務顧問就資本重組提供咨詢。雖然非營利機構將持有公司多數股權,但他拒絕透露具體比例。

OpenAI首席執(zhí)行官薩姆·奧爾特曼在通話中表示:“非營利機構和公益企業(yè)將保持相同的使命,對此我感到非常高興?!彼€稱,董事會和利益相關方都認同這一決定。

目前,OpenAI正深陷與埃隆·馬斯克的激烈法律糾紛之中。馬斯克于2015年共同創(chuàng)立OpenAI,當時它還是一家非營利性研究實驗室。如今,馬斯克經營著自己的初創(chuàng)公司xAI,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參與競爭,他試圖阻止OpenAI轉型為營利性公司。

在周一的通話中,奧爾特曼被問及這場糾紛。他回應道:“我們一心專注于自身使命,以及如何實現這一使命。我們的使命從未改變?!?/p>

在奧爾特曼的領導下,OpenAI近年來一直在推進產品商業(yè)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2022年末推出后迅速走紅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目前,該公司仍由一家非營利性母公司監(jiān)管。由于馬斯克的阻撓,OpenAI在重組為營利性公司的目標上遭遇了巨大阻礙。今年2月,馬斯克牽頭的團隊出價974億美元收購OpenAI,但這一提議很快被拒絕。

OpenAI的混合架構中包括2019年成立的一家利潤上限有限合伙企業(yè)。最初的非營利機構是控股股東,如果OpenAI重組成功,這家非營利機構本會分拆為獨立實體。如今重組計劃生變,OpenAI的投資者將獲得可轉換債券,未來可轉換為股權。

上個月,一群OpenAI前員工、諾貝爾獎得主、法學教授以及民間社會組織聯名致信加利福尼亞州和特拉華州總檢察長,出于安全考慮,要求他們叫停這家初創(chuàng)公司的重組計劃。

這封信同時也遞交給了OpenAI董事會。信中指出,重組為營利性實體將“違背OpenAI的慈善宗旨”,“取消非營利機構的控制權,并消除關鍵的治理保障措施” 。

OpenAI前政策與倫理顧問、聯名信發(fā)起組織“不為私利”(Not For Private Gain)的負責人佩奇·赫德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盡管OpenAI愿意聽取各方關切是積極的一步,但“關鍵問題依然存在”。其中之一是OpenAI的商業(yè)目標是否“在法律層面仍從屬于其慈善使命”,另一個問題則是“OpenAI開發(fā)的技術將歸誰所有?”

泰勒在與記者的通話中介紹,OpenAI目前的架構包含非營利性董事會及其子公司,其中非營利性董事會才是唯一的管理機構。他還分享了重組后董事會構成的一些“技術細節(jié)”。

未來,公益企業(yè)將設立獨立董事會,但董事將由非營利機構任命。泰勒稱:“在重組后的第一天,我們計劃讓兩個董事會的成員完全相同。”

泰勒強調:“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使命始終是第一位的,因為非營利性董事會的受托責任完全圍繞這一使命展開?!彼硎?,這也是近期多方討論后收到的“主要反饋之一”。

在周一博客文章附帶的一封致員工信中,奧爾特曼寫道,OpenAI仍致力于確保通用人工智能(AGI)——這種能匹敵甚至超越人類智能的技術——“造福全人類”。但他也提到,自九年前共同創(chuàng)立這家實驗室以來,情況已發(fā)生巨大變化。

奧爾特曼寫道:“創(chuàng)立OpenAI時,我們并不清楚該如何實現使命。我們無法想象人工智能在醫(yī)療建議、學習、提高生產力等領域能帶來的直接益處,也想不到訓練模型和服務用戶需要投入數千億美元的算力資源?!?/p>

奧爾特曼還表示,為了“讓全人類都能廣泛使用我們的服務”,OpenAI未來可能仍需籌集數萬億美元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