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結束后
一些人可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
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
做事提不起精神
甚至連吃飯都不香了……
這可能是“節(jié)后綜合征”找上門了
如何在假期后調整好身心狀態(tài)?
專家來支招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醫(yī)師陳策介紹,“節(jié)后綜合征”是人們在長假或節(jié)日后重新投入工作、學習時,因身心調節(jié)失衡出現(xiàn)的一系列不適癥狀,屬于短暫的身心適應障礙。主要表現(xiàn)有疲勞乏力、頭暈頭痛、腸胃不適、睡眠紊亂等身體癥狀,以及注意力難以集中、效率低下,焦慮煩躁、情緒低落,對工作或學習產(chǎn)生排斥感等心理癥狀。
陳策分析,產(chǎn)生這些癥狀的常見誘因有:休假期間作息紊亂,暴飲暴食、大量進食油膩不易消化食物、過量飲酒等加重身體負擔,外出游玩、走親訪友導致身心疲憊,節(jié)后突然從假期的休閑狀態(tài)切換到緊張節(jié)奏心理落差大等。

我們即將從休假狀態(tài)
回歸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想要迅速提振精神、調整狀態(tài)
迎接新的挑戰(zhàn)
不妨從這5件小事開始!
01 回顧假期,做個總結吧!
假期結束前,不妨花點時間,靜下心來回顧一下這幾天的時光。是和家人朋友歡聚一堂,享受了溫馨的時光?還是出門旅游,探索了未知的風景?亦或是宅在家里,享受了久違的寧靜?
無論哪種方式,都是屬于你的獨特記憶。整理一下假期的照片,寫下幾件假期生活中讓你感到幸?;蛴兴斋@的小事,整理總結的過程不僅能幫助你更好地珍藏回憶,也能讓你帶著滿滿的幸福感,重新出發(fā)。
02 逐漸調整作息
假期里,晚睡晚起或許成了常態(tài),但這樣的作息習慣并不適合即將到來的工作日。
從今晚開始,試著比平時早半小時放下手機、關燈入睡,為身體留出足夠的休息時間。接下來的幾天,每天再提前15-30分鐘入睡,循序漸進地讓身體適應工作日的節(jié)奏。別心急,調整作息是件需要耐心的事,給自己一點時間,身體自會找到最舒適的平衡點。
03 列個工作或學習計劃
假期歸來,面對新的一天,你是否有些迷茫,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不妨花點時間理清頭緒,列一個簡單的學習或工作計劃。不需要太復雜,只需把明天需要完成的事項列出來,按照輕重緩急標上序號,每做完一件就打個勾。哪怕只是“整理桌面”這樣的小事,也能讓成就感一點點積累起來。
當一天結束時,看著一個個已經(jīng)打勾完成的任務,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悄悄恢復了狀態(tài),也獲得了繼續(xù)前進的動力。
04 適當運動鍛煉
假期里,有人宅家久坐、鮮少活動,有人四處游玩、略感疲憊。無論你是哪一種,今天都可以試著讓身體“醒一醒”。
若是假期缺乏運動,不妨從最簡單的拉伸開始:坐在椅子上轉轉肩膀、伸個懶腰,或是飯后散步二十分鐘,讓身體舒展開。若是旅途歸來渾身疲憊,更別急著劇烈運動,洗個熱水澡后,可以跟著視頻做幾分鐘舒緩的拉伸動作,讓身體慢慢放松下來,恢復狀態(tài)。
05 給自己溫柔的鼓勵
從“假期模式”切換到“日常模式”,難免會有些不適應。不要責怪自己“怎么還提不起勁”,而是要溫柔地接納這種過渡期的情緒。每個人都需要時間來適應變化,不必對自己太過苛刻。睡前,可以對自己說一句:“新的一天,又是新的、美好的開始”。
假期已經(jīng)結束
但生活的美好永遠在路上
從這5件小事做起
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安頓好自己的身心
用最好的自己迎接新的開始!
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健康北京、濟南日報(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非商業(yè)用途,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