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一夜升級,雙方加緊兵力部署,火藥桶一點就著,在這個敏感時刻,俄羅斯的態(tài)度很關鍵,作為地區(qū)大國,俄方會如何站隊呢?

(普京給莫迪打電話,被指變相威懾巴基斯坦)
1、印度還是巴鐵?普京做出了選擇
在外界緊張觀望的時候,普京做出了選擇。
日前,普京給莫迪打了一通電話,讓新德里的高官們舒了一口長長的氣。畢竟在敏感時刻,國際大佬的一個明確態(tài)度,某種程度上比十個旅的兵力部署還要有力。
在電話中,普京表明俄羅斯對印度的堅定支持態(tài)度,并且他還準備親自去印度拜訪,這是多年來頭一遭。你可以想象,莫迪會如何利用這次機會來顯示自己外交上的成功,對巴基斯坦而言,這無疑是一種變相施壓。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電話交談之后,俄羅斯又緊急批準了一批伊格拉S便攜式防空導彈給印度——這種速度和力度,為的就是讓印度在軍事對峙中占據(jù)上風。這些導彈已經(jīng)飛速投運到印度陸軍的防空部隊,目標直指巴基斯坦的空中力量。

(印巴沖突的背景下,俄開啟彈藥庫向印提供導彈系統(tǒng))
至于美國,雖然歷史上被視作巴基斯坦的老朋友,但近年來兩國關系可謂一波三折。如今,美國卻更多地青睞印度。于是乎,當莫迪與普京互動頻繁的時候,巴基斯坦只能感受到來自西方世界的冷淡,這無形中加大了伊斯蘭堡方面的戰(zhàn)略壓力。
2、巴基斯坦試射導彈,做好“國防準備”
面對俄羅斯對印度的傾斜支持,巴基斯坦自然不肯善罷甘休,于是用自己的方式展開反制。巴基斯坦的牌桌上,也不乏些許“王炸”級別的籌碼。
最近,巴基斯坦就果斷地進行了一次導彈試射,這枚名為“阿布達利”的地對地短程彈道導彈,盡管技術參數(shù)上沒有特別出眾之處,但象征意義卻非同小可。巴基斯坦總理表明:“這次成功的試射清楚地表明,我們的國防能力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p>
(巴基斯坦總理聲明:為國防做好充分準備感到滿意)
不僅如此,巴基斯坦軍方還迅速調整了兵力部署,將重型武器調往前線,并舉行軍事演習來增強士氣。這一連串動作,意在展示巴基斯坦并非輕易能被壓倒的對手,更是一種“請君入甕”的戰(zhàn)略游戲。
與此同時,印度也沒閑著。印度政府一邊加強軍事部署,調動兵員和裝備到敏感地區(qū),一邊開始在水資源問題上做文章——這一策略直接戳中了巴基斯坦的軟肋。
3、印度的“斷水”威脅,引發(fā)核戰(zhàn)擔憂
事實上,印度對巴基斯坦的水資源威脅并不是第一次打出這張牌。之前,印度政府已在多個場合威脅過要中止履行《印度河河水條約》。這一協(xié)議其實是兩國自1960年以來相對穩(wěn)定的一個基礎,因為它為巴基斯坦80%的農(nóng)業(yè)灌溉提供了保障。
對此,巴基斯坦的抗議聲浪隨即而起,其國家安全委員會迅速譴責印度違背國際共識,稱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水資源戰(zhàn)爭”。因為如果印度真搞“斷水”行動,巴基斯坦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無疑會遭受重創(chuàng)。

(印度發(fā)動“水資源戰(zhàn)爭”,挑戰(zhàn)巴基斯坦核紅線)
當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在邊境線上劍拔弩張時,誰都不會對事態(tài)抱有過分樂觀的幻想。冷戰(zhàn)時期的核威懾邏輯,再一次以一種截然不同卻又相似的方式體現(xiàn)在南亞次大陸。
歷史告訴我們,印巴之間的矛盾,從來不會因一時的談判和妥協(xié)而徹底消弭。事實上,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兩國圍繞克什米爾問題已經(jīng)打過三場戰(zhàn)爭。然而,隨著核武器的出現(xiàn),雙方的軍事對抗越來越多地停留在“心理戰(zhàn)”和“戰(zhàn)略威懾”的層面。
這次圍繞水資源的爭端,正是這種戰(zhàn)略博弈的一部分。印度用“斷水”作為籌碼,試圖在談判中占據(jù)上風;而巴基斯坦則以核武威懾進行回應,強調自身的防御決心。這種各自為戰(zhàn)的策略,固然讓周圍的鄰國感到緊張,也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關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