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2歲的未婚女知青紅梅,抱著4歲的兒子回到了北京,一進家門,就被母親指著鼻子大罵:“你怎么還有臉回來?”沒想到,隨后卻一把從女兒懷中抱過孩子說:“我和你一起養(yǎng)!”
紅梅其實也在猶豫,母親是個很要面子的人,以后街坊鄰居如果發(fā)現(xiàn)了她們家突然出現(xiàn)個四歲的孩子,指不定要說些什么。
然而紅梅的母親卻說:“說什么?隨他們說,咱們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br/>那么,明明紅梅沒有結(jié)婚卻抱回來個孩子,為什么母親的態(tài)度卻大變呢?
20世紀60年代上山下鄉(xiāng)的熱潮正進行時,紅梅作為知識分子也參與在了知青的隊伍中。
在被分配到陜西的路上,紅梅聽到隨車的當?shù)厝酥v述當?shù)厍闆r,心里大概對環(huán)境有了預(yù)料,可是真正的到了地方還是有些被震驚到了。
生產(chǎn)隊給知青們分配的住處是窯洞,男生一間,女生一間,一間屋子要住不少人。
窯洞冬暖夏涼,還算可以,但唯獨就是有一點,虱子太多,這讓大城市過來的紅梅有些受不了。
吃飯方面,因為當?shù)貤l件差發(fā)展去欠缺,沒有集體食堂,只能把吃飯這件事交給村里各家包攬。
好在,村民們對于這些知青們很熱情,因為都知道知青是知識分子,很多還都是大城市的孩子,一時半會很難接受這環(huán)境,所以對他們格外的照顧。
紅梅到地方的當天,是在一新婚夫婦家吃飯的,兩人剛結(jié)婚不久,都是年輕人。紅梅年紀小,喊男的叫趙大哥,女的叫玉蘭姐。
那天晚上,紅梅與他們聊了很多,也對接下來的生活勞動充滿了希望,而且紅梅還向玉蘭姐請教了該怎么防跳蚤咬。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紅梅和趙大哥、玉蘭姐的關(guān)系越來越近,幾乎成了無話不說的親人。
紅梅最初的時候勞動任務(wù)完不成,玉蘭姐就幫她完成,而到了1971年玉蘭姐懷孕了,紅梅便搶著幫玉蘭姐干活。
平常生活上,紅梅也幫著趙大哥照顧玉蘭姐,他們不善言辭,對于紅梅這種報恩式的幫忙他們很是感謝,于是在平常的飯菜里,也多給紅梅做一些油水。
然而,這種幸福時光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因為玉蘭姐在分娩時,突遭難產(chǎn)離世了,只留下了一個孩子。
趙大哥抱著孩子,看著玉蘭的遺體,眼神空洞,滿是悲傷,紅梅也是傷心,這種情況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幫趙大哥日后照顧孩子。
趙大哥和玉蘭的孩子,幾乎就是跟著紅梅長大的,紅梅那時候想著,等自己以后回北京時,可能這孩子也長大了,趙大哥自己也不用太操心了。
但是,厄運專找苦命人,沒過兩年趙大哥也因為一次事故,失去了生命,孩子瞬間沒了父母,村里的人也心疼孩子,經(jīng)常給孩子送去一些吃的。
對于孩子來說,最親的人就剩下紅梅了,紅梅一開始也想過聽村民的話,給孩子找個好人家,但是她放不下孩子,擔心孩子去了新家會生活不好。
于是紅梅干脆打了申請,把孩子帶回了北京生活。
而紅梅回家時,母親生氣的罵她,是因為母親誤以為那孩子是紅梅的,在得知真相后,也是感覺到了孩子的可憐,不顧周圍鄰居的議論紛紛,也要把這個孩子養(yǎng)大。
信息來源:22歲未婚女知青抱著4歲兒子回家被母親指責,沒想到,隨后她卻抱過孩子:我和你一起養(yǎng)——頂端新聞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