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趙景致 每經編輯:陳旭
在國內多省份陸續(xù)宣布省聯社改革方案后,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省的農信系統(tǒng)也首次對外透露了省聯社改革的具體方向,即組建省級農商聯合銀行。
日前,廣東省聯社發(fā)布的2024年年度報告中明確提出,“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積極推動改制組建農商聯合銀行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幾年來新一輪省聯社改革正處于“快車道”,目前已有多個省份完成改革,也有部分省份正制定改革計劃。在新一輪農信社改革進程中,成立省級農商行和農商聯合銀行是主流改革路徑。
廣東擬組建農商聯合銀行
廣東省聯社于2005年設立,由廣東省內4家地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和95家縣(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自愿入股組成,是根據省政府授權,履行對轄內農商行管理、指導、協(xié)調和服務職能的金融機構。
截至2024年末,廣東省聯社社員股東總數為81戶,其中包括已于H股上市的廣州農商銀行、東莞農商行以及目前正在A股排隊上市的順德農商銀行、南海農商銀行、東莞銀行等。截至報告期末,廣東全省81家農商行(不含深圳)總資產為4.8萬億元,增長3.79%,各項存款3.75萬億元,貸款2.63萬億元,凈利潤為242.9億元。
廣東農信改革由來已久。早在2020年,全省64家農信社便完成組建農商行化解風險的任務。而此輪改革始于2021年,主要聚焦于省聯社改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珠海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等多家農商行管理權已經移交至地方政府。目前,廣東農信系統(tǒng)呈現“N個一部分”的適度競爭格局,即多家脫離廣東省聯社系統(tǒng)的農商行分別管理一部分、省聯社繼續(xù)管理一部分的多銀行集團并存局面。
在2025年度發(fā)展計劃中,廣東省聯社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積極推動改制組建農商聯合銀行工作。這也是新一輪農信系統(tǒng)改革啟動以來,廣東省聯社首次在官方口徑中透露改革的具體方向。
“廣東地區(qū)的農信系統(tǒng)發(fā)展水平是比較高的,部分農商行已經上市,有部分農商行已經脫離了省聯社體系?!北本┴敻还芾硇袠I(yè)協(xié)會特約研究員、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外碩導楊海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廣東成立省級農商聯合銀行,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管理體制,傳統(tǒng)省聯社的行政管理色彩會比較濃厚,而省級農商聯合銀行市場化、專業(yè)化程度會更高。
“通過省級農商聯合銀行改革,優(yōu)化法人治理架構,理順省聯社管理體制,全面推進體制改革,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廣東的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睏詈F奖硎尽?/p>
今年已有多個省份披露改革進展
過去中小銀行往往被打上“小而散”“高風險”等標簽,出于中小銀行化解風險、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等需求,本輪省聯社改革自啟動以來便進入加速期,保持著較快的步伐。
例如,2022年4月,浙江農村商業(yè)聯合銀行獲批開業(yè);2023年,山西農村商業(yè)聯合銀行獲批開業(yè),河南農村商業(yè)聯合銀行于鄭州揭牌,遼寧農商銀行于沈陽揭牌;2025年,廣西農村商業(yè)聯合銀行、四川農村商業(yè)聯合銀行也紛紛獲批開業(yè)。
此外,今年全國也有多個省份披露農信改革進展。今年2月5日,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將組建貴州農商聯合銀行;1月份《2024年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工作綜述》提到,新疆組建全區(qū)統(tǒng)一法人農商銀行方案獲批。
從改革方式來看,“省級農商聯合銀行”以及“省級農商行”是本輪改革進程中的兩個主流模式。
“省級農商聯合銀行是兩級法人結構,而省級農商銀行則是單一的法人。”楊海平對記者表示,基于這種區(qū)別,兩種模式也產生了領導體制、管理體制上面的差別,如省級農商行由于下面均為分支機構,整個銀行戰(zhàn)略、企業(yè)文化的貫通就更為順暢;而省級農商聯合銀行更強調對轄內基層法人機構在服務上的賦能、戰(zhàn)略上的引領、風控和數字化能力等方面的賦能。
記者注意到,由于聯合銀行模式改革成本較低,且規(guī)避了農合機構整合重組過程中容易產生的摩擦,一般適用于轄內優(yōu)質農商行較多且重組整合壓力較大的省份?!爸劣趯嵺`中如何選擇,還需要根據各機構發(fā)展基礎、可調入資源情況等界定。”楊海平表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