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引言:盡管總量仍然不到19年的三分之一,但中美航線已經呈現(xiàn)價格疲軟的趨勢。而隨著特朗普倒行逆施,中國擁有美國簽證的人數也將在未來幾年面臨斷崖式的下滑。

*本文為評論員投稿,不代表環(huán)球旅訊立場

自從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回歸白宮、挑起貿易戰(zhàn)以來,美中關系再次高度緊張起來,這也影響了中美航線的方方面面。

目前,到底中美航線是怎么一個恢復情況,實際的經營情況如何,是一個旅游行業(yè)乃至社會各界都在普遍關注的問題。

正好我們最近新開數據分析和報告業(yè)務,也從支持我們的同行老師那里,積累了很多機票、酒店等旅行行業(yè)的數據。

我們以這些數據作為基礎,分析中美航線這幾年的情況。以珠三角(香港、廣州和深圳)直飛前往美國的行程為例。

隨著珠三角提供的赴美直飛航班座位數,從2023年一季度的日均1500個,上升到2024年四季度的4200個。因此:

經濟艙中位數票價,已經從2023年一季度的12000元,降低到2025年一季度的8000元的水平。平均每個季度降低440元左右。

兩艙中位數票價,每個季度大致降低760元左右,已經從2023年一季度的45000元,下降到2025年一季度的43000元的水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京滬兩地提供的赴美直飛航班座位數,從2023年一季度的日均370個,上升到2024年四季度2900個,也在面臨票價不斷走低的問題。

經濟艙中位數票價平均一個季度下降400元,商務艙平均一個季度下降670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為參考,從東京、首爾等境外樞紐飛往美國的航班,相對而言受到的影響較低。

經濟艙方面,由于缺少中國轉機旅客,票價同樣以每個季度390元的速度下跌;但是商務艙方面由于以本地旅客為主,下跌相對較少,每個季度僅僅下跌40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價格的降低,不可避免反映出航空公司在中美航線上正在掙扎。從另外一個更加直觀的指標——上座率來看,中美航線的上座率,這兩年來也在逐漸下降。

供給較多的華南首當其沖。

珠三角香港、廣州、深圳三地的上座率均值從90%左右,下降到84%左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和上海由于供給較少,下降幅度較不明顯,上座率均值則從85%下降到83%左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美航線在如此低位下,恢復一點上座率和票價就下降這一現(xiàn)實,顯示出中美航線的需求基礎是非常脆弱的。

這種脆弱性和多種因素密切相關:

其中一個,是在華發(fā)放的美國簽證數量長期處于低位。

現(xiàn)在來看,2025年的簽證簽發(fā)數量,還是沒有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更遑論2018年甚至2015年等簽發(fā)張數更多的年份了。

2015年,平均每天要簽發(fā)7000張美國簽證;2019年,每天也有3200張;而在十年后這些簽證陸續(xù)過期的2025年,每天的簽發(fā)能力反而下降到了2500張。

這意味著每天都有約4500人失去赴美資格——要知道,北京和上海兩地,現(xiàn)在平均每天赴美的座位數也就是2900個而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19年,中國擁有赴美簽證的人數達到快速增長后的峰值——當時,全國有近900萬人有資格隨時前往美國(即擁有有效的十年美國簽證)。

而如今,哪怕2025年以后每年簽發(fā)100萬張十年美國簽證(2019年簽發(fā)120萬張),中國有資格赴美的人數也會連跌五年,逐步下降到2029年的700萬人,減少約25%。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簽證政策在特朗普上任以后,受到裁減美國駐外使領館人數,對華簽證政策收緊等的影響,不可避免會進一步惡化。

我們假設每年只能簽發(fā)50萬張的話,跌幅會更加明顯——到2029年只剩下400萬人,不到十年前的一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對于中美航空和旅游市場,乃至整個中國出境旅游市場而言,都無疑是一只“房間里的大象”。

作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國,美國始終是出境旅游市場不可忽視的存在;但如果美國的大門對中國逐漸關緊,中國出境旅游,尤其是正在到來的“60后”和“70后”退休一族的購買力將向何處釋放,勢必成為業(yè)界普遍關心的問題。

為此,我們旅訊數據將在今年5月22日的2025 環(huán)球旅訊數智論壇·上海站,舉辦一場小型研討會。我們將運用我們觀察到的數據,分析今年暑期中國游客的預訂情況。

在即將到來的暑假期間,中國游客會去哪里旅游?會停留幾天?花費了多少錢在機票上?選擇在哪里中轉?這些都將成為當天的分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