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的國際資訊均源于公開信息整理,旨在提供多元視角參考。文章內容是在廣泛引用網絡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本人的專業(yè)思考與分析進行撰寫。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信息具有時效性與動態(tài)性,部分內容可能隨實際情況變化而調整。本人盡量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在觀點表達上,嚴守中立原則,呈現國際新聞事件的前因后果。
誰也沒想到,這次動手最快的,不是巴基斯坦,而是中國。
印巴邊境剛冒出硝煙,中國商務部就直接“亮劍”,一紙公告,把莫迪打了個措手不及。
5月7日這天,印度剛剛對巴基斯坦發(fā)動突襲,空軍戰(zhàn)機越境攻擊,導彈劃破夜空,動作不小。
就在同一天,中國商務部發(fā)布通知,對原產于印度的氯氰菊酯加征反傾銷稅,稅率最高達166.2%,有效期五年。

氯氰菊酯是印度化工行業(yè)的支柱之一,尤其是UPL、Tagros、Gharda這些大型出口企業(yè),每年靠中國市場掙的錢,占了不小的比例。
現在中國說征稅就征稅,幅度從48.4%到166.2%,一點情面不留。
尤其是那些在調查中不配合的企業(yè),比如UPL被直接打進“最高稅率”名單,166.2%這個數直接讓印度出口商集體啞火。
中國不是情緒用事,恰恰相反這次行動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反傾銷操作。
2024年5月7日,商務部基于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請,對原產于印度的進口氯氰菊酯啟動反傾銷調查,調查期涵蓋2023年全年的傾銷行為和2019-2023年的產業(yè)損害情況。
2025年1月7日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印度氯氰菊酯存在傾銷,國內產業(yè)受實質損害,并實施臨時保證金措施。
中國之所以反應這么快,其實早就憋著一口氣。
前腳印度空襲巴基斯坦,后腳就開始滿世界“報喜”,美國、俄羅斯、沙特、阿聯酋,全通報一遍,但偏偏漏掉了中國和法國。

不通報法國還算正常,畢竟印軍這次損失了兩架“陣風”戰(zhàn)斗機,法國武器不給力,莫迪心里不痛快。
可中國既沒參戰(zhàn),也沒表態(tài),呼吁雙方克制、別打了,印度這操作分明就是故意“跳過”。
莫迪心里明白,中國不是吃素的,一旦惹毛了,動兵不一定,但動經濟誰也扛不住。
果然,不到24小時,中國出手了。
印度的氯氰菊酯企業(yè)本身就高度依賴出口,特別是對中國出口占到其總產量的40%以上。
如今稅率一封殺,價格優(yōu)勢全沒,貨壓倉庫,企業(yè)現金流直接吃緊。
并且這類產品不是什么“通用化工品”,很難轉售到歐美市場,東南亞容量又小,一旦失去中國市場,這類產品基本就是“砸手里”。
印度工業(yè)聯合會內部的報告顯示,僅此一項政策,可能造成上萬人就業(yè)受影響,數百家中小企業(yè)面臨減產甚至破產,這就是經濟反制的真實殺傷力。

印度這兩年想借中美博弈的機會,吸引制造業(yè)轉移,再搞點民族情緒,拉選票,順手敲打巴基斯坦,順便給國內經濟困局找個“背鍋俠”。
但算盤打得再響,也經不起中國精準一擊。
前段時間的金磚國家外長會議上,印度不但不支持中國提出的“反對美國霸權聲明”,還臨時撤稿,導致聲明流產。
表面上是“不愿刺激美方”,實際上是想兩頭撈好處。
這種做法中國自然看在眼里,如今抓住機會,順勢“敲打”一下,實屬意料之中。
這次行動,不只是給印度一個教訓,更是向全世界放出一個明確信號:誰動手打壓中國企業(yè),誰在規(guī)則內?;?,中國就能按規(guī)矩反擊,而且打得你疼。

中國不挑事,但也不怕事。
哪怕你是“新興強國”,哪怕你在搞“親美投名狀”,只要動了中國利益,那就別怪我們下狠手。
而且,我們打得合法,打得精確,打得你服氣。
參考資料:
觀律鳴法《交火后不到24小時,莫迪挨了中國一記重拳,印軍被打得舉起白旗?》
每日經濟新聞《中方決定對印度這種產品征收反傾銷稅,最高166.2%,為期5年!商務部發(fā)聲》
環(huán)球網《商務部公布最終裁定:5月7日起對原產于印度的進口氯氰菊酯征收反傾銷稅》
免責聲明:本文國際新聞均來自公開信息整理,文中觀點分析僅代表個人,無任何不良引導。因國際局勢動態(tài)多變,信息會有時效性差異,本人已盡力核實,如有虛假或存疑部分,請立即聯系進行刪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權和配圖問題,侵刪。請讀者理性判斷,風險自擔。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