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在一場越來越歇斯底里的對華關稅風暴中,特朗普政府干出了連孩子都不放過的事。5月7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國會聽證會上面對民主黨議員質問時,終于承認:正在考慮是否對包括嬰兒汽車座椅、推車、搖籃在內的兒童用品實施關稅豁免。這些產品此前已經被納入特朗普“對等關稅”清單,稅率高達145%,而這,幾乎是每一個美國家庭的必需品。

什么叫瘋狂?這就叫瘋狂。連嬰兒的安全座椅、尿布包都要征收145%的高關稅,這不是“遏制中國”,這是赤裸裸地摧毀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底線。據(jù)《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市面上97%的嬰兒推車、87%的兒童座椅都來自中國。這意味著,特朗普為了打這場“貿易戰(zhàn)”,正在讓整個美國嬰兒用品行業(yè)自斷供應鏈。
這并非危言聳聽。全球知名嬰童品牌紐威公司CEO彼得森已經明確表示,由于關稅打擊,該公司已暫停從中國進口,目前只能靠庫存勉強維持銷售。一旦庫存告罄,將面臨斷貨、漲價,影響整個行業(yè)。他說得直接:“孩子們可能會面臨玩具荒,嬰兒車短缺?!痹谶@場由特朗普親自導演的政治戲碼中,連新生兒都被拉上了“犧牲名單”。
而當年特朗普首次執(zhí)政時,還特地為嬰兒座椅、自行車頭盔等“兒童安全物品”設立豁免。但這一次,他不再假裝仁慈。面對眾議員質問“是否愿意支持減免對兒童必需品的關稅”時,財政部長貝森特支支吾吾、閃爍其詞,最終只敢說:“正在考慮中。”這不是猶豫,這是在拿美國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當談判籌碼。
共和黨人或許還沉醉在“關稅救國”的幻覺中,但現(xiàn)實已經在一張張家庭賬單中變成利刃。美國青少年產品制造協(xié)會早在2月就致信白宮,請求豁免嬰兒用品關稅,指出70%以上的嬰童產品由中國制造。而特朗普對此置若罔聞,反倒在內閣會議上輕飄飄地說出那句令人憤怒的“也許孩子們只能有兩個玩偶,而不是三十個”,像極了身家?guī)资畠|美元的富人對窮人生活的居高臨下與冷血嘲諷。

《紐約時報》諷刺稱,特朗普向全國兒童“下達命令”:為國家犧牲玩具。而他的內閣成員,不乏比佛利山莊地產大亨、華爾街投行老板、幣圈推手,這些人有幾位真的知道什么叫“一臺嬰兒車的負擔”?他們坐在黃金鋪地的大理石會議桌前,卻在操控中產家庭的奶粉錢與學前生活。
美國玩具協(xié)會近日對400家企業(yè)進行調查,幾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如果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繼續(xù)實施,他們將在幾個月內破產。要知道,美國80%以上的玩具來自中國,而國產玩具產業(yè)鏈早已外移,根本無法接手這種高標準、低價格的供給市場。漲價、斷供、破產,接踵而來,受害的仍然是普通消費者和他們的孩子。
美國前副總統(tǒng)彭斯罕見地公開與特朗普劃清界限。他接受CNN采訪時表示,“讓孩子買得起玩具也是美國夢的一部分。”這是有良知、有家庭責任感的人才能說出口的話。相比之下,特朗普的“為國犧牲玩具論”無疑是對家庭價值與社會正義的公然嘲弄。
與此同時,中國商務部5月7日發(fā)布最新表態(tài),明確指出:美方的單邊加稅行為嚴重擾亂全球貿易秩序,沖擊中美經貿基礎。中方不會因為壓力而妥協(xié),但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接觸。一句“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體現(xiàn)的是中國戰(zhàn)略定力,也直擊特朗普式外交的空虛與搖擺。

事實上,特朗普高舉“談判”大旗,卻拿孩子當人質。他在對華談判中不斷制造虛假期待,反復放風“可能對某些商品豁免”,但每一次“豁免”的背后,都是更大的征稅陰影。他甚至幻想用嬰兒車和搖籃做為中美博弈的砝碼,將普通人最基本的生活工具武器化,這種政治操作的墮落,令人震驚。
這是一場拿“民生”做賭注的瘋狂實驗。特朗普團隊高喊“對等征稅”,卻對美國產業(yè)結構的現(xiàn)實視而不見;他們夸口“要制造回流”,卻不知道美國本土早已無力重建完整的嬰童用品鏈;他們宣稱“愛國”,卻連孩子的笑聲都愿意拿去換取政治資本。
特朗普不惜讓美國孩子的玩具變貴、嬰兒車斷供,只為維系一場注定失敗的貿易戰(zhàn)。他說“這是為了國家”,可事實是這只是在轉移經濟政策失控、全球信譽下滑的焦點。他做不到讓美國再次偉大,卻正在讓美國的孩子們再次受苦。
真正的愛國,不是讓孩子犧牲;真正的強大,也不是把嬰兒用品當武器。如果特朗普連一臺嬰兒車都要征稅,他還有什么不會拿來當作政治籌碼?他已經對國家理性發(fā)動戰(zhàn)爭,現(xiàn)在,連娃娃都不能幸免。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