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撿到寶貝了。在5月7日印巴空戰(zhàn)以后,印度在境內發(fā)現(xiàn)了一些被陣風戰(zhàn)斗機用臉攔截的霹靂-15導彈殘骸。

從彈體編號看,至少有兩枚霹靂-15,編號分別是P15E12203039和P15E12203033。我國霹靂系列空空導彈的彈體編號都以英文P開頭,后面是導彈型號。例如P15E就代表霹靂-15E。推測后面的數(shù)字表示“一號廠2022年第三批次的39號導彈”。

此外,現(xiàn)場還發(fā)現(xiàn)了霹靂-15導彈的主動相控陣雷達(AESA)陣面的殘骸。陣風戰(zhàn)機的墜落地點距離印軍機場不到20公里,距離邊境90公里。巴方殲-10C在己方境內發(fā)射霹靂-15導彈,跨越邊境命中了一百多公里外的陣風戰(zhàn)機。
這算是撿到了相當完整的霹靂-15E導彈的主動雷達引導頭的殘骸。這是全世界首次中遠程AESA空空導彈的作戰(zhàn),印度空軍的陣風戰(zhàn)機表現(xiàn)優(yōu)異,英勇地用臉攔截了全部來襲霹靂-15導彈。從今天以后,全世界將正式邁入中遠程空空導彈排隊槍斃時代!
霹靂-15是目前全世界最強悍的中遠程空空導彈之一。這款先進空空導彈是全球首款雙脈沖空空導彈,擁有巨大射程,被賦予了無與倫比的戰(zhàn)斗性能和巨大強悍的殺傷力。
霹靂-15導彈的研發(fā)還有個趣聞,霹靂-15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指標曾經被美國AIM-120D極大地誤導過。當初美軍號稱AIM-120D導彈將采用跨時代的先進雙脈沖固體火箭發(fā)動機,增程50%,達到160公里,甚至有200公里。解放軍曾經將AIM-120C-8(也就是AIM-120D)導彈視為最大的空中威脅之一。

于是中國急眼了,你搞我也搞,所以我們霹靂-15導彈對標美國,也要求采用雙脈沖發(fā)動機。在2014年AIM-120D開始在美軍小規(guī)模服役,隨后中國霹靂-15導彈也定型服役。至此,中國空軍松了一口氣,認為在空空導彈領域終于追上了美國空軍。
但是后來大家發(fā)現(xiàn),美國的AIM-120D導彈并沒有使用雙脈沖發(fā)動機,只是改進了燃料、優(yōu)化了彈道,其射程相較于AIM-120C7提升有限。這就讓霹靂-15導彈成為全球首款雙脈沖空空導彈,性能大大高于AIM-120D。

為了保持全球空中優(yōu)勢,美國空軍正在加速生產一款新型的遠程空空導彈——AIM-260“聯(lián)合先進戰(zhàn)術導彈”(JATM)。這款先進空空導彈性能比較強悍,旨在超越中國的霹靂-15導彈。但中國早已有了射程更遠的霹靂-17遠程空空導彈。
從印度撿到的霹靂-15引導頭殘骸可以看到,該但采用了主動相控陣雷達(AESA)制導,又192個T/R組件,彈體銘文顯示,AESA雷達組件在2015年生產。

這說明霹靂-15空空導彈的雷達引導頭使用的是十年前的技術,而目前中國在主動相控陣雷達制導空空導彈領域的技術成就發(fā)展迅速,顯然會比十年前更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這么珍貴的零件,印度不會偷偷交給美國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