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第一回合,印軍就吃了敗仗,“陣風”戰(zhàn)機被擊落,先發(fā)制人的優(yōu)勢已經耗盡,眼看局勢即將失控,莫迪出面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軍率先打響空襲戰(zhàn),不料戰(zhàn)機接連遭到襲擊被墜落)

1、第一回合,印軍大敗而歸

據(jù)悉,印度首次對巴基斯坦采取了軍事行動,卻遭遇了挫折,5架戰(zhàn)機被擊毀,其中3架是從法國進口的“陣風”戰(zhàn)機,這讓本就動蕩的印巴關系再度升溫。

從未承認損失的印度官方三緘其口,而無孔不入的社交媒體則早已炸開了鍋,各路圖片和視頻層出不窮,其中不乏顯示“陣風”戰(zhàn)機殘骸的材料,甚至還有印度001(編號BS001)號機的蹤影。

令人玩味的是,雖然印度政府嘴巴嚴實,但CNN卻引述了法國官員的說法,似乎確認了“陣風”確實在此次沖突中被擊落,只是具體數(shù)量仍然成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媒極力否認戰(zhàn)機被擊落,聲稱相關說法純屬造謠)

有意思的是,印度國內媒體對此的態(tài)度也很微妙,極力否認巴基斯坦關于摧毀大量印度戰(zhàn)機的主張,直指這些說法純屬惡意造謠。然而在此期間,巴基斯坦方面也不閑著,稱己方在反擊中確實取得成就,當天甚至有印度戰(zhàn)機在襲擊過程中“打成碎片”。

但就在各界呼吁保持克制的時候,印度竟然放出了第二輪強勁攻勢,宣稱進行了“同等范圍和強度”的反擊,對巴基斯坦多處防空雷達系統(tǒng)進行打擊,并強調這是為了回應此前巴方的無人機襲擊行動。

2、印軍宣稱,摧毀了巴所有防空系統(tǒng)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也絲毫不甘示弱。面對印度的攻擊,巴方迅速做出反應,聲稱成功擊落了印度無人機,總計25架之多,且強調其行動完全是為了自衛(wèi)。印度宣稱摧毀了這座城市的全部防空系統(tǒng),然而這一消息尚未得到任何獨立渠道的確認證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巴基斯坦防空系統(tǒng)先進,沒有那么容易被印軍擊毀)

巴基斯坦則對印度的這種說法嗤之以鼻,指出根本沒有戰(zhàn)機參與此次襲擊,印度靠的是無人機行事,巴方還將爆炸聲歸咎于墜毀的無人機殘骸。

盡管印度信誓旦旦,堅稱己方所言不虛,但不少情報人士卻持保留意見,他們認為印度實際上并沒有能力徹底摧毀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統(tǒng)。

有專家分析指出,當前巴基斯坦裝備有頗具威懾力的紅旗-9P遠程導彈和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這些武器不僅性能優(yōu)越,還能有效攔截非高超音速武器。

相比之下,印度的高超音速導彈技術仍處于“試驗階段”,尚未形成規(guī)?;驌裟芰?,單靠無人機的攻勢恐怕還遠不足以撼動巴基斯坦的防空體系。

3、莫迪穩(wěn)坐釣魚臺,給民眾喂定心丸

面對突如其來的軍事對峙,莫迪政府顯然壓力重重。印度國內輿論已經沸反盈天,戰(zhàn)機損失、沒有實質的戰(zhàn)果、以及對一個相對較小國家巴基斯坦的動手竟然如此艱難,都成了民眾口誅筆伐的對象。

為此,莫迪緊急召開了一場關乎國家安全和輿論控制的部長會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巴沖突后,莫迪首次發(fā)聲,決意對巴基斯坦強硬到底)

在會議上,莫迪重申了國家安全的至高無上地位,并強調了保持清晰溝通的重要性。表面上看,這是在給民眾吃定心丸,安撫他們在這一敏感時期的焦慮情緒。

莫迪政府一邊強調著一切盡在掌控之中,一邊又號召大家提高警惕,準備應對任何可能出現(xiàn)的變化。這種雙重策略既是為了穩(wěn)定人心,也是免得被外部勢力鉆了輿論的空子。

而莫迪遲遲不肯正面回應戰(zhàn)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還與國際政治有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鑒于印度在華盛頓對華戰(zhàn)略包圍圈中的重要地緣位置,這次軍事上的挫敗恐怕不止會在印度內部掀起波瀾,同樣也可能對其與美國等西方大國的合作造成負面影響。

在首輪交鋒中損兵折將之后,莫迪政府若想要扳回一局,不排除會鋌而走險,繼續(xù)命令印度軍隊對巴基斯坦目標發(fā)起新一輪進攻,試圖借此掩蓋前期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