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17年5月10日,青島新聞網報道,在上海徐家匯公園中原本有5只的黑天鵝只剩下4只,很多市民都發(fā)現了這一異常。

少的那一只去哪了呢?這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疑問,之后情況被通報給了當地的警方,經過一番調查之后,才發(fā)現了真相。
原來它被人抓去當成了下酒菜,還被嫌棄不好吃。

?—【·盜竊黑天鵝·】—?
警方經過追查之后,在監(jiān)控中發(fā)現了黑天鵝的下落。
這5只黑天鵝原本一直被散養(yǎng)在徐家匯公園的湖里供觀賞,卻沒想到還有人打起了吃它們的主意。
從監(jiān)控中發(fā)現,有兩名男子深夜還在公園里閑逛,他們本來是想趁著晚上沒人,在湖里抓幾條魚改善一下伙食。
但是公園里晚上也有保安值守,他們一直沒有找到機會下手,正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一只在閑逛的黑天鵝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于是他們放棄了抓魚,轉而抓了這只黑天鵝,并匆匆逃離了現場,黑天鵝可能是在路上受了驚嚇或者其他原因,等兩人到家的時候才發(fā)現黑天鵝已經沒氣了。

兩人有些可惜,但也沒舍得把黑天鵝給扔了,于是就打算收拾收拾吃了。
其中一人去燒了點熱水,然后把黑天鵝給燙了,之后就拔毛,放進了冰箱儲存,第二天另一個同伙專門買回來了一點蘿卜,打算和黑天鵝一起燒了吃。

因為黑天鵝比較大,他們就只吃了半只,另外半只繼續(xù)放冰箱儲存,但是兩人卻嫌棄黑天鵝燉蘿卜不好吃,沒兩天就把剩下的那半只給扔了。
然而兩人還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構成了犯罪,以為只是一只黑天鵝,吃了根本不算事,直到警察找上門,他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2017年9月14日,這起案件終于有了審理結果。

對于獵殺動物這樣的行為,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違法的,很多動物都在保護之列,是受法律保護的,尤其是野生動物。
然而警方經過調查發(fā)現,上海徐家匯公園中的黑天鵝并不是野生動物,而是人工飼養(yǎng)的,并且黑天鵝本身也不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因此這兩人屬于是盜竊罪。

之后徐家匯公園的相關人員介紹,這些黑天鵝都是自然孵化的,這只被偷走的黑天鵝還只有半歲,甚至沒有成年。
但不管怎么說,他們都為自己的違法行為付出了代價,受到了法律的懲處。

?——【·黑天鵝·】——?
在人類的認知中,天鵝一直是優(yōu)雅、美麗的象征,我們常見的天鵝多為潔白如雪,而黑天鵝則以其漆黑的羽毛和獨特的氣質,在自然界中顯得格外神秘而引人注目的。
黑天鵝屬于雁形目鴨科天鵝屬,是天鵝中極為特殊的一種,成年黑天鵝體長約110到140厘米,翼展可達1.6到2米,體重一般在4到9千克之間。
它通體羽毛呈黑色,頸部細長,常常呈“S”形優(yōu)雅彎曲,飛行時更顯婀娜,其最顯著的特征是鮮紅色的喙和喙基處一圈白邊,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
黑天鵝原產于澳大利亞,分布廣泛,可見于澳大利亞大陸的各個水域,包括湖泊、濕地、河口、沿海瀉湖等,它們也曾被引入到新西蘭,并在當地成功繁殖定居。

黑天鵝偏好淡水或咸淡水交匯的水體,喜歡在水草豐茂、水質清潔的湖泊或沼澤地中活動,它們常在水邊筑巢,巢由蘆葦、雜草等植物材料構成,形狀巨大且牢固,往往能使用多年。
黑天鵝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強,也能在城市公園、水庫和人工湖中棲息繁衍,這一點為它的擴散提供了便利。

黑天鵝并非中國的本土物種,它最早是在20世紀中后期被引入中國,最初作為觀賞性動物出現在動物園、公園和風景區(qū)。
由于其形態(tài)優(yōu)美、性格溫順、易于飼養(yǎng),很快受到人們喜愛,在多個省份的園林綠化和城市景觀建設中被廣泛引種。

目前,黑天鵝在中國的分布已從最初的人工養(yǎng)殖向部分地區(qū)的野外種群擴展,例如在江蘇、浙江、廣東、湖南、四川等地,有部分黑天鵝已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并形成穩(wěn)定群體。
它們在引入過程中逐漸適應中國的氣候和水環(huán)境,有些甚至實現了自然繁殖。
但黑天鵝作為澳大利亞特有種,其在中國的存在顯然屬于外來物種范疇。

黑天鵝作為外來物種,潛在的生態(tài)影響不可忽視,黑天鵝在食物選擇和棲息空間上可能與本土水禽,如鴻雁、白鷺、野鴨等,產生資源競爭,尤其是在水生植物資源有限的區(qū)域,會加劇物種之間的競爭壓力。

一旦黑天鵝成功在野外建立穩(wěn)定種群,可能像部分外來植物或魚類一樣難以控制其擴散,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不可逆影響。
而且黑天鵝本身的繁殖能力也不弱,它們具有高度的配偶忠誠性,實行一夫一妻制。

每年繁殖季節(jié)多在春季或秋季,雌雄共同參與筑巢和育雛,每窩可產蛋4到8枚,孵化期約35天,雛鳥出生后即能游泳,但仍需親鳥照料一段時間,在野外它們的壽命長達40年。
不過就目前情況而言,黑天鵝在多數區(qū)域仍以人工飼養(yǎng)為主,雖然有部分個體野外定居,但尚未大規(guī)模擴散,對本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直接危害較小。

然而隨著其野外種群的擴大,這種情況可能會發(fā)生變化,因此人們也需要多加注意。
作為地球生態(tài)圈的一部分,我們而應以敬畏之心,珍視每一位“地球公民”,無論是黑天鵝,還是其他物種,它們的生存與發(fā)展都是自然演化的一部分,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與否的重要標志。
唯有與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共存共榮,才能真正守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
參考:
青島新聞網《上海徐家匯公園黑天鵝被人偷回家燉蘿卜吃(圖)》,2017-5-10
上海法治報《萬萬沒想到!被偷吃的那只徐家匯公園黑天鵝,它不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2017-9-14
光明日報《備受喜愛的黑天鵝,為什么值得警惕?》,2024-11-14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