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25%,145%,245%!

美國政府對華持續(xù)加征關稅,卻讓美國的消費者陷入了情緒焦慮中。

4月16日,新華社報道,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中國出口美國的個別商品累計各種名目的關稅已達到245%。這充分暴露了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已經到了毫無理性的地步。

當下,一邊是美國政府持續(xù)揮舞關稅大棒,攪亂全球貿易;而另一邊,美國普通消費者飽受高通脹高物價之苦。

4月17日,央視新聞報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就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貿易政策的通脹效應發(fā)出了強烈警告。鮑威爾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極有可能”刺激通脹暫時上升,并警告稱這些影響可能會持續(xù)很長時間。

美國的消費通脹水平達到了怎樣的程度?

用最常見的雞蛋來量化,美國政府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當周,一打(也就是12個)A級大雞蛋的平均價格上漲5.6%,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6.23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5元),較2024年同期已上漲了約60%。

雞蛋變“金蛋”,民眾直呼買不起。特朗普關稅的回旋鏢,率先扎在了美國人自己身上。

連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都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有史以來,給美國經濟造成的最大自殘傷口。

為了應對高物價,大量美國消費者開始尋找低價商品的購買渠道。這兩天,來自中國的跨境B2B電商DHgate(敦煌網)在美國突然躥紅。

公開數據顯示,4月12日,敦煌網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下載量達到了3.54萬次,比30天平均下載量增加了56%。其中,美國市場貢獻了1.73萬次下載,較30天平均值增長了98%。4月13日(上周日),敦煌網的iOS下載量增加至11.75萬次,比其30天平均值增長了732%。其中,美國市場貢獻了6.51萬次下載,增長幅度達到940%。

在短短數天內,敦煌網在iPhone免費應用排行迅速躍升至美國區(qū)下載量第二,購物類軟件下載量第一。

有媒體也調侃美國把關稅加到245%,中國電商App卻成功在美國“偷家”。

敦煌網為什么突然在美國爆火呢?

溯源來看,其爆火或許主要得益于TikTok博主們的推薦。譬如,就有TikTok博主發(fā)布開箱視頻,展示一些奢侈品包袋與鞋,但他表示在敦煌網這樣的平臺,能用更低的價格購買平替商品。

TikTok上刮起“中國工廠旋風”,大量中國供應商和制造商開始制作TikTok視頻,介紹代工模式。視頻內容顯示,不少歐洲的名牌服裝、配飾的生產地源自中國,且可以通過中國的跨境電商網站直接購買到“源頭好貨”,并引導觀眾直接向這些供應商下單。

砍掉中間商賺差價,直接去跨境B2B平臺下單,這操作和國內這兩年興起的平替經濟、源頭直采是不是很像?美國消費者登錄敦煌網等跨境B2B網站,看到中國制造產品的批發(fā)價,他們的消費觀或許是崩塌的。

這種感覺,就像國內的你,進入義烏小商品市場,發(fā)現各種小商品按斤稱著賣,9元一個的箱包,外面賣幾百元,批發(fā)價低得讓人驚掉下巴。

中國制造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此前中國制造產品往往服務海外B端客戶,并不被多少海外消費者直接感知。但當美國消費者直接接觸到中國制造的源頭工廠,對產品和價格的認知或許都會經歷一次重構。即便這些產品被加征關稅,跨境源頭直采的價格對比零售端價格,仍極具優(yōu)勢。

而敦煌網的爆火,也直接帶動了國內跨境電商概念股的上漲,從商品交易直接輪動到資本市場。

當然,主打跨境B2B的敦煌網,能不能接住這波潑天的流量,還有待繼續(xù)觀察。譬如所謂的“平替”產品,在海外是否涉及知識產權風險等,仍有待甄別。

不過,這一輪敦煌網的海外爆火反而給了不少跨境電商平臺新的發(fā)展路徑:盡管關稅洶洶,但這種跨境“源頭直采”的模式,會不會是國內外貿工廠拓展出的一條新路子?

除了在海外市場另辟蹊徑,在推動外貿企業(yè)產能消化上,國內的零售渠道在外貿企業(yè)“出口轉內銷”上也加大了渠道支持的力度。

像阿里、京東、百聯股份這些線上線下平臺,現在都開了相關通道,專門幫出口受阻的企業(yè)轉戰(zhàn)國內市場賣貨,讓原本要出口的優(yōu)質商品,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新買家。

出口企業(yè)長期依賴訂單來進行大批量生產,缺乏國內分銷網絡和品牌優(yōu)勢,因而國內的電商平臺和零售企業(yè)可以很好地彌補外貿企業(yè)的渠道短板,緩解外貿企業(yè)庫存積壓、現金流緊張等問題。

其實,外貿企業(yè)通常具備規(guī)?;a能力,渠道企業(yè)與其合作有利于穩(wěn)定貨源,且有利于豐富供應鏈,降低對單一品類或者單一供應商的依賴。雙方合作,不失為一個很好的互補。

當時代的潮水漫過記憶堤岸,當這場世紀風暴成為歷史代碼,供應全球的中國制造,正在以信心、定力和韌性,穿越這一場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