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曉洋
全國文旅最想得到的男人,非李現(xiàn)莫屬。
作為一線演員,李現(xiàn)到北京玉淵潭公園拍攝鳥類的vlog,帶出了一陣“觀鳥熱”。隨后,多地文旅紛紛在線“喊話”,安利起自家的觀鳥勝地。
吆喝半天,江西文旅居然第一個搖到了李現(xiàn)本尊。今年清明節(jié)期間,他去了南昌滕王閣和鷹潭龍虎山。當“花鳥使”挎著相機在滕王閣前擺出游客pose那一刻, △李現(xiàn)拿著奶茶,站在滕王閣前留影。(圖/@李現(xiàn)ing) 論文旅圈里的名聲,南昌總不及隔壁的景德鎮(zhèn)響亮。神奇的是,這座省會卻既能“養(yǎng)”人,又擅“養(yǎng)”魚鳥。它被王勃蓋章"人杰地靈",左手握著讓全網(wǎng)辣哭的爆炒江湖,右手托著國際級的候鳥巡回演出。 別人說它是“省會小透明”,實際只是因為它的內(nèi)涵豐富得數(shù)不過來。 南昌可能不是你旅行清單里的第一名,但這座城的文化存在感,卻早就埋在我們記憶深處。 當《滕王閣序》深深烙進每位中學(xué)生的腦海,這里就注定是每個中國人的"賽博故鄉(xiāng)"。詩人 △滕王閣與紅谷灘現(xiàn)代建筑群隔江相望。(圖/圖蟲創(chuàng)意) 滕王閣,與岳陽樓、黃鶴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傳說中,王勃只為赴宴,卻即席發(fā)揮出了中華文學(xué)史上的高光時刻。雖然這座樓閣幾經(jīng)戰(zhàn)火重建,如今的“第29版”滕王閣已經(jīng)裝上電梯,登高不再靠腿,但是站在頂層眺望贛江、青山與白云,依然有穿越時空的震撼:詩的世界,活現(xiàn)眼前。 不過,如果你以為南昌只有一篇文和一座樓,那就低估它了。南昌地處鄱陽湖平原中部,氣候溫和、物產(chǎn)豐富,自古便是江西省最富庶的魚米之鄉(xiāng)。 西漢時期,南昌城外“?;韬?/span>”陪葬的黃金,就足以震驚天下。那里出土的金餅、馬蹄金、麟趾金等合共約480件,每件含金量都超過99%?;蛟S只有參觀過?;韬?/a>墓博物館,親眼見到穿越千年的金光,才能真正明白何為“揮金如土”。 △江西南昌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里展示的馬蹄金。(圖/圖蟲創(chuàng)意) 唐宋時代,這里是江南冶金造船的大本營,商賈云集,市井繁華。到了明清,贛商從萬壽宮出發(fā),一個包袱一把傘,跑遍天下當老板。每到一地,他們就復(fù)制粘貼“萬壽宮”,與同鄉(xiāng)聚會寒暄,交換生意情報。萬壽宮里供奉著許遜真君,也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典故的“當事人”。 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球的萬壽宮有1400多座,其中將近千座遍布江西以外,甚至遠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安家”。不過,最特別的要數(shù)位于南昌西湖區(qū)的鐵柱萬壽宮,它被譽為“天下萬壽宮的祖庭”。 它雖然經(jīng)歷了多次毀滅和重建,但依然是江西的“精神殿堂”。 △圍繞鐵柱萬壽宮,目前已發(fā)展出歷史文化街區(qū)。(圖/視覺中國) 贛商走南闖北,積累了財富,也帶動了贛派建筑的發(fā)展。如果你在南昌看到熟悉的馬頭墻,別急著喊“徽派”, 其實贛派建筑也有馬頭墻,它甚至還比徽派歷史要早幾個朝代。贛派建筑的青磚墻面不抹白灰,和現(xiàn)代清水混凝土的本色理念高度契合。 離萬壽宮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存有一處贛派府第的代表作——汪山土庫,現(xiàn)改建為中國府第博物館,供游人參觀。 △贛派建筑的馬頭墻不大面積抹白,以突出磚的紋理。(圖為贛州瑞金市一處村落。圖/圖蟲創(chuàng)意) 水在城里流轉(zhuǎn),人在市場闖蕩,這造就了南昌不一樣的包容胸襟。400多年前,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這里生活了3年。南昌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了這位異國之客。南昌人也因這洋人,第一次看到地球儀、望遠鏡和自鳴鐘,感受到了“西學(xué)”“西器”的神奇。 這股“走在時代前面”的勁頭還延續(xù)到了近代。中國第一場大規(guī)模全民素質(zhì)提升運動“新生活運動”是從南昌發(fā)起的,號召大家“扣紐扣,不亂吐痰”。 到了1927年,“八一起義”在這里打響了武裝反抗的第一槍。如今,南昌有很多以“八一”命名的地方:八一大道、八一廣場、八一起義紀念館、八一大橋……走過這些場所,不僅能追憶革命年代,而且還能帶走毛茸茸的文創(chuàng)沖鋒號玩偶。 △南昌八一大橋。(圖/視覺中國) 所以,別再用“小透明”來形容南昌了,它明明從古到今都是實打?qū)嵉奈幕坏V和歷史現(xiàn)場。 李現(xiàn)這次去南昌有沒有“打鳥”(指用相機拍攝野生鳥類照片),我不太清楚,但有一樣是肯定的:觀鳥愛好者早晚都得去一趟南昌。 這座城市里的湖泊和濕地星羅棋布。定期來去的飛鳥,與縱橫千古的江湖,編織出王勃筆下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的詩意,也啟發(fā)了八大山人畫中形神俱備的寫意魚鳥。這份人與自然的和諧,延續(xù)至今。 △八大山人晚年畫鷹的代表作《雙鷹圖軸》”現(xiàn)藏于南昌八大山人紀念館。(圖/紀念館官網(wǎng)) 象山森林公園被稱為“白鷺王國”,每年春夏有成千上萬只白鷺和夜鷺在此棲息繁衍,枝頭鳥巢云集。新近爆紅的艾溪湖魚尾洲濕地公園更是讓人大開眼界,一大片湖面點綴著浮島杉林,仿佛漂浮的森林。 在南昌,“打鳥”從不用長途跋涉。即便身在市區(qū),推窗、抬頭即可見鳥:春天里噪鹛“踩背”、冬春之際黑尾蠟嘴雀啄花、喜鵲在路燈上筑巢、黑領(lǐng)椋鳥結(jié)伴找吃的……整個南昌的常駐鳥類多達380多種。就算 “觀鳥小白”,也能在這里收獲連連驚喜。 △象山森林公園里,鷺鳥在林間筑巢養(yǎng)育后代。(圖/視覺中國) 南昌人早已習(xí)慣了這座城市的生態(tài)日常:清晨與鳥同行,傍晚伴水而棲。每逢秋天,城市居民還會翹首期盼國際候鳥團隊的歸來。白鶴、小天鵝、鳳頭麥雞、反嘴鷸……它們掠過城市,越過山川,匯合于世界最繁忙的候鳥遷徙通道,直到鄱陽湖畔才收起倦怠的雙翅,開始安逸的冬日鳥歌。 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寬廣的水面、豐饒的水草,成為鳥群越冬的大賓館、大食堂。這也造就了絕佳的觀鳥時機。每年10月前后,南昌不僅會發(fā)布候鳥觀賞指南,隨時報告鳥類“貴賓”的入住情況,還會與九江、上饒聯(lián)合舉辦國際觀鳥活動。 △鄱陽湖上白鶴群飛。(圖/視覺中國) 南昌不僅令觀鳥愛好者心馳神往,同時還能讓“釣魚佬”斬獲人生高光。由于水系豐富,南昌的河邊、湖邊較容易釣到大魚。去年底,南昌就有一個年輕人釣到56斤的鳡魚。激動不已的他,騎上電動車,馱著大魚,繞城轉(zhuǎn)了足足5個小時。 △南昌,釣魚佬的天堂。(圖/視頻截圖) 無論寒暑,南昌的江邊湖汊到處可見一人一桿悠悠垂釣的身影,當?shù)厝朔Q之“四季得鮮”。除了年過花甲的老人,這里的垂釣者也不乏年輕的面孔。釣魚之樂,樂在怡情,樂在過程。人均釣魚佬的南昌人,應(yīng)該內(nèi)耗也會少很多吧。 △南昌江邊,垂釣的人和看釣魚的人各得其樂。(圖/視覺中國) 不知多少打工人的胃,被“江西小炒”喂得通體舒暢;也不知多少來南昌的人,在這座城被辣得上頭,飯量猛增。 南昌有一句話叫“一湯一粉一座城,有滋有味有南昌”。當?shù)厝说囊惶焱鶑囊煌氚璺坶_始,再配上瓦罐湯,形成香辣與咸香的兩重奏。這經(jīng)典套餐在市區(qū)小店里要價不到十塊,放在全國的省會城市,性價比簡直絕了。 △一把米粉、幾勺醬料,拌出活色鮮香。(圖/視覺中國) 走在南昌的大街小巷,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滿城皆有小炒。等到中午時分,街邊的小店里人氣爆棚,廚師揮鏟不停,一道招牌辣椒炒肉出鍋瞬間香氣四溢。 這里的菜講究猛火快炒、調(diào)味重手,青紅椒和蒜香撞擊著鐵鍋,“鑊氣”幾乎可以打包帶走。南昌人對辣有執(zhí)念,但不是胡亂加辣,而是辣得香,辣得講究,辣得快樂。 除了辣椒炒肉,南昌市民還有幾道掛在心尖尖上的“靈魂菜單”:紅燒黃丫頭——用鄱陽湖的黃顙魚,肉質(zhì)細膩、味道鮮美;紅燒雞腳——膠原蛋白擔(dān)當,軟爛入味,?!俺鰶]”于街頭巷尾;麻辣鴨三件——鴨頭、鴨翅、鴨掌一鍋出,鮮香辣一條龍,夜宵必備。 △水煮是南昌當?shù)靥厣〕灾?。(圖/馬鈴薯 攝) 日落之后,秋水廣場噴泉秀和"南昌之眼"開始battle夜景C位。但本地人只會鉆進船山路大排檔,用炒粉配啤酒開啟第二輪味覺蹦迪。于是游客們也都有樣學(xué)樣起來。畢竟在南昌,不吃到扶墻出不算完成旅游KPI。 煙火氣縈繞的街頭,南昌人用一盤盤平凡卻入味的小炒,把尋常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也把遠道而來的你徹底圈粉收服。此刻的你大概會在心底感嘆:原來最打動人心的美食,不一定是山珍海味,更是這滿城的鑊氣和人間煙火。 來到南昌,就像掀開了一個藏于歲月深處的寶匣。你以為它只是背課文的地方,它卻悄悄鋪滿了文化的厚度;你以為它只有一個滕王閣,它卻讓候鳥棲息、釣魚佬上頭、炒粉香飄十里街頭。 △南昌有自己的幸福摩天輪。(圖/視覺中國) 李現(xiàn)的相機記錄了南昌的一個角落,而南昌的精彩,遠比照片更有層次。如果你以為它只是某次熱搜里短暫露頭的“幸運錦鯉”,那大概是時候親自來一趟,看看這座城市到底藏了多少未被發(fā)掘的高光時刻。 趁春光未散,趁鳥還沒飛走。下一次為南昌按下快門的人,可能就是你。 編輯:曾寶氣;校對:遇見;排版:彭圣婕 “你會去南昌觀鳥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