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讓DeepSeek幫我簡單整理了下, 小米SU7 ( 參數(shù) 丨 圖片 )各種超速處罰案例。
簡單三秒的檢索,就出來了已經(jīng)公開的、惡劣的超速飆車處罰,包括但不限于已經(jīng)被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
湖南高速飆車230km/h案例、城市道路4秒飆車至146km/h案例、福建超速150km/h事故案例、廣州市區(qū)飆車178km/h案例、江西高速飆車173km/h案例等等。

我們一直說,加速快,不是電車的優(yōu)勢。
所有的電車,只要價格上了十幾萬,企業(yè)都會用上雙電機(jī),加速甚至都要比燃油車時代,40萬以上的油車要快。
所謂的性能是平權(quán)了,但安全性呢?

小米SU7在網(wǎng)上,被一部分人調(diào)侃成“黃毛座駕”,真的不是沒有原因,所謂的“黃毛”只是一種調(diào)侃,更多代表的是心智不成熟的年輕人,這部分人對速度有著更高的渴望,更希望得到馬路行人的“注目禮”。
但問題的關(guān)鍵是,汽車不是其它商品,它關(guān)系到馬路參與者的人身安全。
前兩天,ZEEKR發(fā)布會上提到了一個經(jīng)典營銷話術(shù),94年的時候,倍耐力做了個專業(yè)話術(shù),叫“Power is Nothing Without Control”,翻譯過來就是“失控的動力,一文不值”。
動力雖然快,但前提一定要安全,一定要可控。

動力只是汽車上的附屬品,可以不要動力,但一定不能讓動力過強(qiáng)而且不可控,即便是賽車、F1,它們的動力也都是可控的。
我們了解的賽車非常快,但標(biāo)定的大大大前提是,動力一定是可控的。
不受控的動力會以更快的速度摧毀一臺車,毀掉一個生命,這絕對不是夸張形容詞,雷軍的幾句“放肆”營銷話術(shù),比如說:

動力不是參數(shù),而是信仰。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轟動踏板,感受靈魂共鳴。
這些無一不在誘導(dǎo)心智不成熟的年輕人,開啟靈魂釋放模式,但年輕消費者又有幾個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在情緒不受控的時候,會不會想起那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宣傳語?

前兩天,余承東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有些車真的只是要快,不要安全。
無論這些企業(yè)的出發(fā)點是什么,但都非??陀^的說明了一個道理,汽車不是信仰產(chǎn)品,加速更不是炫耀的資本。
把一臺電車做得很快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20萬的 哪吒GT ,加速超過了100多萬的 保時捷911 ,這又能說明什么呢?
你花20萬買的車有4秒加速,我花15萬的車加速6秒,本質(zhì)上對于一臺家用車來說有什么區(qū)別嗎?第一市區(qū)不允許你去飆車,第二超速一定是違法的。

車輛失控打滑的時候,所有人都會懊惱為什么剛才要開那么快,不會有人想著如果再快一點就好了。
這時候靈魂的共鳴還重要嗎?人都是需要回歸到踏實的狀態(tài)中好好生活,所謂的加速快都是一時的情緒價值,一臺車追求的東西,遠(yuǎn)遠(yuǎn)不是幾秒加速這么膚淺的東西。
成熟的企業(yè)一定是宣傳安全、實用價值,在獲得市場份額的同時,還要去教導(dǎo)、引導(dǎo)消費者好好開車,安全第一。
而不是在一番拉動情緒之后,告訴消費者敬畏速度。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聽到“速度不是參數(shù),而是信仰”之后,早就把敬畏速度放在一旁了。

我們之前也說過,成熟的人從來都不會在路上飆車,因為命是自己的,同時路人的命,也有可能在自己的腳下。
油車時代,性能車的價格極高,心智不成熟的人基本上買不起,就算是買得起,占比也非常小。電車時代,性能平權(quán)不一定是個好事兒,本身性能的另一面,就是速度和危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