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小學生涂鴉”能賣43萬?你是否見過這樣的藝術家?
幾筆潦草的涂鴉繪成一副鳥不像鳥,雞不像雞的畫,不僅賣出高價,還被世界首富收藏稱之為藝術。
就連專家也稱其太值了,一個像是小兒涂鴉的畫,憑什么能夠賣出天價?

本文內信息來源已贅述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jié)可能存在潤色,僅供參考
2010年,北京某拍賣行內氣氛熱烈。葉永青的《鳥》作品以25萬元的高價成交,這幅看似簡單的鳥兒線條畫,著實讓在場的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們大吃一驚。
說實在的,這幅畫后來被傳到網絡上后,一時間充斥著各種質疑。
很多人都覺得葉永青的作品簡單粗糙,甚至有網友夸張地表示“我上幼兒園的兒子涂鴉都比這強!”

其實不懂的人乍一看確實是這么想的,拍賣出幾十萬的鳥,看著就像是畫家拿著畫筆隨意潦草的畫了幾筆。
不過,這些爭議并未影響葉永青作品的市場表現。
相反,他的畫作在拍賣市場上持續(xù)走高。2018年,在香港舉行的一場拍賣會上,葉永青的另一幅作品《八大的鳥》再次刷新紀錄,以43萬元的價格成交。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界的比較知名的人物之一,葉永青早已在國內外藝術圈享有盛譽。
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使他被稱為“葉帥”。
然而,正是這些看似簡單的《鳥》系列作品,讓葉永青的評價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

支持者覺得葉永青就是當代藝術的“大神”,認為簡約并不等同于簡單,葉永青的作品體現了高超的藝術功力。
另一方面,質疑者則覺得葉永青的作品就像是“皇帝的新衣”,認為這不過是一種嘩眾取寵的營銷手段。
面對這些爭議,葉永青透露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

葉永青表示,畫一張兩米見方的鳥至少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即便是小幅的鳥畫作,也需要一兩個星期才能完成。
并且他稱自己的繪畫為“反向”創(chuàng)作,意在對傳統(tǒng)繪畫方式進行顛覆和嘲諷。
而他為什么這么喜歡用涂鴉來畫鳥,創(chuàng)作靈感則是來源于他的成長環(huán)境。

1958年,葉永青出生于昆明,從小就沐浴在這片高原獨特的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中。
云南多樣的生態(tài)和豐富的民族文化,為日后葉永青的藝術創(chuàng)作埋下了深厚的種子。
1982年,葉永青從四川美術學院繪畫系油畫專業(yè)畢業(yè)。
這段求學經歷為他打下了扎實的繪畫功底,也讓他接觸到了更廣闊的藝術世界。

然而,真正讓葉永青找到自己獨特藝術語言的,卻是他對鳥類的濃厚興趣。
在云南葉永青常常徜徉于大自然中,他很喜歡鳥兒輕盈的身姿、靈動的眼神,于是便開始嘗試用畫筆畫鳥。
葉永青的簡筆鳥畫一經問世,就引發(fā)了巨大爭議。

有人贊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也有人質疑其藝術價值。不過這也不耽誤人家到處開個人畫展。
葉永青在北京、上海、德國、英國等各地都開辦過個人畫展。
令人意外的是,葉永青的作品甚至還吸引了國際目光。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還因為葉永青的畫作見過葉永青。
盡管公眾對葉永青的畫作評價不一,但藝術界的專家們卻給予了高度肯定。
他們認為,葉永青的作品體現了對傳統(tǒng)藝術的創(chuàng)新性解讀,細細觀察葉永青的畫作,不難發(fā)現其中的獨特之處。

雖然整體畫面被高度簡化,但鳥兒的眼睛卻格外傳神。
那一點黑色的墨跡,仿佛承載了整個畫面的靈魂,讓簡單的線條瞬間鮮活起來。
他們認為葉永青的畫作背后蘊含的價值遠不止于表面所見。
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藝術家對生命、自然、文化的深刻思考。簡約的線條中,蘊含著對復雜世界的哲學思辨。

然而,藝術的價值究竟如何衡量?
對于葉永青的畫作,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價值尺度。
有人認為幾十萬的拍賣價格物有所值,體現了藝術市場對其的認可;也有人覺得這樣的簡筆畫不值得如此高價,只是一種炒作行為。
這種價值判斷的分歧,恰恰反映了藝術的多元性和復雜性。
藝術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技巧的高低,更在于其所傳達的思想和情感。
參考資料
鳳凰網-《涂鴉幾筆就賣上百萬 葉永青澄清:別笑那只鳥》

中國新聞網-《一只“丑鳥”拍了25萬 葉永青:這是“藝術騙局”》

人民政協(xié)網-《葉永青一幅作品拍出25萬 回應:系對陳舊繪畫方式的嘲諷》

南方周末-《葉永青,畫個鳥》

北晚在線-《葉永青:荊棘鳥的鄉(xiāng)愁 涂鴉《鳥》拍到25萬元》

.中國新聞網-《畫家葉永青作品引網友口水一幅丑鳥拍出25萬》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