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三國時期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謀士,兩人也都有過許許多多的高光時刻。

正是因此,后人經(jīng)常把他們當成對手,通過種種角度來分析他們誰更厲害。

外界的傳說都不能作為比拼的依據(jù),這件事情還要從正史來分析。

根據(jù)正史記載,兩人根本不是同一水平,那么他們之間究竟誰勝誰負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出身不同,但都是蓋世英豪

諸葛亮司馬懿,首先從出身上就有著天壤之別。

三國中,蜀國的起點最低,完全可以說得上是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初期,劉關張三個人撐起了全部的家業(yè),后期得到了諸葛亮的相助,才如虎添翼,成就霸業(yè)。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諸葛亮對于三國格局有著莫大的推動作用,而他本人也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奇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諸葛亮的出身比之司馬懿要差的多了。

三歲喪母,八歲喪父,家世平平,從小就沒過過多好的日子。

但就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里,諸葛亮卻長成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的謀士,也足以讓人嘆服。

與之相反的是,司馬懿出生于一個非常光鮮亮麗的家庭環(huán)境里,幾乎可以說得上是贏在了起點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

世家大族,衣食無憂,不缺金錢,不缺教育,從小在濃厚的政治環(huán)境里耳濡目染,這一點他就已經(jīng)贏了諸葛亮,但這種贏,也會讓世人懷疑,他的能力可能完全不如諸葛亮,家世起了太多作用。

眾所周知,出身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就如現(xiàn)代社會里,家世好,有經(jīng)濟能力的人往往更有條件創(chuàng)造學習的環(huán)境,對于聰明的孩子來說是錦上添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家世不好,各方面都不盡如人意的環(huán)境,孩子們往往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破土而出。

如果把司馬懿放在與諸葛亮同樣的環(huán)境里,他能不能成長為一代英雄?這估計要打一個問號。

可以確定的是,諸葛亮做到了,所以他注定是三國割據(jù)時代里一顆閃閃發(fā)光的明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政治之道,千差萬別

司馬懿12歲時就展現(xiàn)出過人的才智,連當時的名士楊俊都忍不住夸他"絕非尋常之子",再加上出身世家大族,父輩們全力培養(yǎng),所以從小到大司馬懿就是在較為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長大。

年紀輕輕他就精通《孫子兵法》、《六韜》等書,十幾歲就能和眾人切磋《春秋》,完全就是一代神童加后天培養(yǎng)所締造出的能人。

不管是否拿來和諸葛亮相比,司馬懿都是當之無愧的聰明人,但既然生在三國,他就無法不面對諸葛亮這個假想敵,他們勢必要分出勝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謀略上來看,諸葛亮還未出隆中就已知三分天下,他輔佐劉備一步步達成偉業(yè),出使東吳,促成聯(lián)吳抗曹“借”得荊州,如果不是后來關羽大意失荊州,說不定真的會實現(xiàn)漢朝中興。

可以看得出來,諸葛亮的政治之道就是長驅直入,以智謀來平定天下。

早期接手爛攤子卻能打出王炸,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反觀司馬懿,他加入曹魏時,曹魏已經(jīng)十分強大,所以這個時候他要考慮的并不是立下戰(zhàn)功,而是在波譎云詭的政局中保住性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司馬懿深知牽制之術,他知道自己太過張揚,一定會在朝中連連樹敵,所以大多數(shù)時候他一直韜光養(yǎng)晦,甚至裝傻逃過一劫。

在與諸葛亮的交鋒之中,司馬懿多次采用穩(wěn)中求勝的戰(zhàn)術,其實他并不是怕了諸葛亮,而是要和諸葛亮形成相互牽制的局面。

沒了諸葛亮,司馬懿也會成為眾矢之的,倒不如和諸葛亮打的有來有往,偶爾還能展露幾次足智多謀的場面,證明一下價值,就這么潛伏下去,以后有的是機會,最終趁著曹魏皇帝短命,發(fā)動政變,撿了個大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說諸葛亮善于用陽謀的話,那么司馬懿就是用陰謀來獲勝,這里的陽謀、陰謀并不帶情感色彩,只是說兩人的行事風格完全不同。

時勢造英雄,只能說諸葛亮和司馬懿都遇到了培養(yǎng)他們的沃土,如果雙方的陣營互換,還真不一定誰能笑到最后。

03:用人態(tài)度,差別很大

同為三國時期的吳國大鴻臚張儼,曾經(jīng)把諸葛亮和司馬懿做了對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認為:“諸葛比之司馬,不亦優(yōu)乎!”

意思就是說,諸葛亮要比司馬懿優(yōu)秀很多,他的理由是,諸葛亮主攻的蜀漢大概只有曹魏的九分之一,二者之間的實力相差很大,然而諸葛亮卻能用智謀與曹魏對抗,大有侵吞曹魏恢復漢室的氣勢,可見諸葛亮本人是十分厲害的。

而司馬懿占據(jù)優(yōu)于蜀漢十倍之多的曹魏,卻無擒敵之意,只顧保全,從成就和格局上來說,他就遠遜于諸葛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樣的說法自然有其道理,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不過有一點司馬懿肯定是強于諸葛亮的,那就是在用人上。

諸葛亮的才能不需要懷疑,但是諸葛亮之所以如此短命,就是因為他操心太多,不懂得放權。

大到軍營智謀,小到糧草,這樣的問題他都要一一過問。事必躬親,最終累垮了自己。在這條長線戰(zhàn)役里,諸葛亮算是輸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司馬懿懂得放權和收權,他提拔鄧艾、鐘會等年輕將領,善于團隊協(xié)作,這就把大壓力通通分散了出去,并且讓這些年輕的將領成為了支持他的中堅力量,這種遠見和智謀也是令人佩服的。

所以,司馬懿也是不弱的,要不然他也不會青史留名。

其實在正史上,諸葛亮和司馬懿正面交鋒的次數(shù)并不多,滿打滿算也只有三次,其場面也沒有《三國演義》里所描述的那么激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諸葛亮站在陽面,司馬懿站在陰面,他們并沒有高下之分,都代表了三國時期兩種不同的謀士狀態(tài)。

如果諸葛亮沒死,他倆或許真的會分出勝負,但是現(xiàn)在一切都只能靠猜了。

你覺得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強呢?歡迎留言來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資料
[1]國家人文歷史《五面受敵,諸葛亮如何成功處理蜀漢的最大危機之一?》20221114
[2]三聯(lián)生活周刊《諸葛亮為什么一出山就是戰(zhàn)略大師?》20180503
[3]國家人文歷史《司馬懿的奸雄養(yǎng)成路:四十一年沉與浮,因活太久陷兩難之境》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