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開生面的大咖講座、趣味十足的科技體驗、緊張激烈的科技比賽、新穎生動的科普展示……11月25日至29日,“科技引領未來,創(chuàng)新點亮夢想”科技節(jié)在珠海市紫荊中學教育集團舉辦。為期一周的科技盛會,為全校師生開啟了一場盛大的科學技術之旅。

現(xiàn)場與孩子們共同訓練人工智能模型,訪問Alpha Fold一起查看不同蛋白質(zhì)的序列,讓Chat GPT以“紫荊中學”為題作一首詩……紫荊中學科技副校長崔巖博士受邀以“我們身邊的人工智能”為主題開展講學活動;科普講解、互動問答、展覽展示……廣東省珠海淇澳—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的專家受邀開展了“淇澳島紅樹林生態(tài)保護”微講座,講述生態(tài)保護與修復技術、科技支撐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等內(nèi)容;用VR了解世界,珠海市四維時代科技公司來到校園,將敦煌這一世界文化通過VR平臺呈現(xiàn)給學生。

邀請科技領域尖端人才,引入國內(nèi)外前沿科技設備,打造一場兼具“科技感”與“新鮮感”的科學盛宴,成為本次科技節(jié)的一大特色。據(jù)悉,紫荊中學教育集團共邀請廣東省和珠海市的7家科技公司和科普單位,為科技節(jié)予以技術支持,協(xié)助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語文科組組織學生設計“《昆蟲記》小報”,師生共讀一本科普讀物,學校引導學生使用明白曉暢的語言、繪制富有個性的圖畫來展示科學的魅力,科學、文學、美學“三合一”,一項任務,多樣收獲;地理科組開展地球儀制作活動,學生綜合運用地理和物理力學的相關知識,玩轉(zhuǎn)球體、基座、支撐桿、地圖,讓思維在腦中快速“動起來” ,終讓絢麗的“世界”在手中成功“轉(zhuǎn)起來”。
這是紫荊中學教育集團科技節(jié)的另一種“打開方式”:打破傳統(tǒng)思維,跨越學科的分野,立足于育人目標,全學科“下場”賦能,讓孩子們不僅能學習科學知識、培養(yǎng)科學精神,還能扎實提升跨學科實踐能力,培育社會責任感。
在“氧氣泡泡館”中,學生通過自制簡易供氧器制取氧氣,由此了解航天員在太空所需氧氣的來源;在生物發(fā)酵食品展示區(qū),擺放著酸奶、泡菜、糯米酒等師生自制食品,從“舌尖”真切感受科學的魅力。


在一片格?;▍才?,有一群孩子正在用白紙制作“火箭”,他們利用“空氣炮”原理發(fā)射“火箭”,擊中靶心,借此了解了火箭的飛行原理與發(fā)射技巧,在心中種下航空航天的夢想之種;無人操控的智能小車自動循線路駛?cè)?,未來感十足的智能機器人朝你揮手打招呼,自然科學博物館展陳的夾竹桃手串成為學生正爭相體驗的“時尚單品”;紫荊學子成功修煉“寒冰掌”?校園騰起“蘑菇云”?原來,均是液氮這一科技“魔法”的杰作。


“未來缺的人才一定是會提問題的孩子,不要壓抑你想提的問題?!痹诳萍脊?jié)中,來校科普科學知識的專家如是說道??萍脊?jié)不在于讓學生機械地記憶何種理論知識,記牢哪些科技名人或技術名稱,而是小心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大力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
校方表示,紫荊中學教育集團科技節(jié)不斷推陳出新,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以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活動,厚植科學教育的沃土。學校多措并舉,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在學生心底埋下科學的種子,用智慧和努力澆灌科學“心”種子,茁壯成長為獻身科學、報效祖國的棟梁之材。
采寫:南都記者 朱鵬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