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huán)球網

【環(huán)球網文化綜合報道】12月3日,上海博物館首次舉辦M20+全球頂尖博物館大會。來自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等近百位國內外知名博物館代表共同見證上博東館全面建成開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于上海博物館官方公眾號

據了解,作為最早誕生博物館的城市,截至2023年底,上海已有165座博物館,平均每15.1萬人就擁有一座館?!安┪镳^熱”持續(xù)升溫,“逛博物館”已經成為上海市民的日常休閑方式、成為來滬游客的重要打卡選項。

歷時7年多打造的上博東館建筑面積近12萬平米,共設20個展廳和互動體驗空間,展出文物超過1.5萬件,全面開放后預計年接待觀眾超過600萬人次。自今年2月2日試開放以來,已接待觀眾400余萬人次。

作為全球中國古代藝術門類最齊全的博物館,上博藏品總數超過102萬件(套),珍貴文物近15萬件(套),涵蓋了能夠實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各類代表物證。秉持守護中華文明生生長流的初心,東館構筑“包羅中國藝術古代萬象”的征藏研究體系及展覽體系,青銅館、雕塑館、陶瓷館、璽印篆刻館、玉器館、貨幣館、書法館、繪畫館8個基本陳列堪稱8部“中國古代藝術史教科書”。得益于空間的擴展,原來人民廣場館的8個中國古代藝術通史展廳,在東館的展陳上得到深化和延伸,大幅提升了珍貴文物的展出比例,更好地呈現了各藝術門類發(fā)展歷史及中華文明燦爛輝煌。

基本陳列之外,上博近年來潛心開發(fā),著力打造“何以中國”“對話世界”“百物看中國”“拾慧古今”四大系列特展品牌。其中,“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聚焦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最新成果,以物論史、以史增信,增強文化自信自強。繼2022年“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2023年“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展”后;2024年初,東館試開放之際,舉辦了第三展“星耀中國: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特展”。

據悉,在M20+全球頂尖博物館大會為期兩天的“專題演講”環(huán)節(jié),來自法國、日本、西班牙、英國、美國、阿聯(lián)酋、新加坡、烏茲別克斯坦、韓國、葡萄牙等國家,中國香港、陜西、河南、山西、遼寧、南京、廣東、重慶、湖南、湖北、浙江等地區(qū)博物館代表將圍繞“汲古為新——文化遺產保護與闡釋”“和合共生——聯(lián)結全球化與本土化”“擘畫未來——科技賦能與公眾參與”三個專題分別進行探討。

未來,上海博物館將構筑以人民廣場館、東館、北館為核心的“3+X”新發(fā)展格局。人民廣場館以建設中國第一個“世界文明館”為目標,將在未來啟動改造,打造“中國看世界”的窗口。位于上海北外灘的北館正在籌建中,將以“考古博物館”為主要定位。三館全部開放后,總建筑面積將超過20萬平方米,年觀眾接待量預計達千萬級。(本文內容綜合自上海博物館官方公眾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