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guān)品方

筆者多年來養(yǎng)成習慣,通過人物的傳記學習歷史和文化,因為歷史和文化是由人與事交織而成,從中可以吸取養(yǎng)分。最近關(guān)注晚清中興的四大名臣: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曾國藩。他們都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筆者更為看重曾國藩,因為他的家書可謂傳頌千古。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第一名臣。他是軍事家、韜略家、理學家和文學家,是(湖南)湘軍的創(chuàng)始人和統(tǒng)帥,在軍事上最重要的成就是擊敗洪秀全的太平軍。1864年他指揮湘軍收復南京,消滅太平天國。因為戰(zhàn)績彪炳,次年同治皇帝征召他到北方鎮(zhèn)壓捻軍起義。1867年,曾國藩升任大學士;次年升任直隸總督。他在文史哲方面的功績,是在安徽省安慶市建立官辦學堂,大張旗鼓重印經(jīng)史典籍,繼乾隆皇帝編修四庫全書之后,為了延續(xù)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作出重大貢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曾國藩1872年病逝,享年61歲。在文學修為方面,他善于宣揚仁義道德,對程朱理學推崇備至,促使清朝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結(jié)構(gòu)在滿族和漢族之間的比例發(fā)生變化,讓大部分漢人進入晚清政府高層,一直延續(xù)到1911。曾國藩善于寫詩詞和文章,于詩詞方面效法蘇軾和黃庭堅;于文章方面效法桐城派,都能夠發(fā)揚光大。他是晚清文學湘鄉(xiāng)派的締造者,和胡林翼并稱“曾胡”。文學方面,筆者以后有機會再詳細介紹。

我們回顧中國近代歷史,從1840到1894是一個階段,從1895到1911是另一階段,再從1912到1949是又一階段,期間波譎云詭,群雄并起。109年間,中華民族從谷底反彈;再從1949到今天的和平崛起,回看世界歷史進程,不單只是極其罕有,可以說是空前絕后。這絕對不是吹噓自己的國家民族,事實如此。

中華民族如今再往前走,就要靠自己的自主創(chuàng)新。因為從21世紀的新時代起,再沒有西方的先例可以作為參考,關(guān)鍵是建立文化自信,清理積弊,淘汰更新,展現(xiàn)中華氣派,重塑中國鼎故革新的價值標準和以自己的方式邁向現(xiàn)代化,東風壓到西風。中國今天有大發(fā)展,因為虛心自醒,學而后知不足。如今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踐行偉大復興,走在人類的前列,無先例可援,無先行者可供參考,每一步都是走向未知的將來。這方面,比較晚清時期曾李左張四人的功業(yè),更具時代的開創(chuàng)性和震撼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行文至此,筆者簡單介紹曾國藩家書。他以書信的格式成書,是一種創(chuàng)舉,文武兼?zhèn)洌涗浟怂?9世紀中葉從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之間長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的人生歷練。大約1500封的書信內(nèi)容極為廣泛,是他一生在治政、治家和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

曾氏家書行文從容淡定,揮灑自由隨想,在平淡的閑話家常中,蘊藏真知灼見,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近代梁啟超和傅雷的家書,大致遵從曾國藩的風格,也值得我們參考對照。

總而言之,曾國藩作為清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文學家,他對書信的格式十分講究,處處顯示出他工作嚴謹?shù)娘L骨。曾國藩作為洋務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投身于推動國家變革的歷史洪流之中,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增強國力以振興國家,在軍事、科技、經(jīng)濟各領(lǐng)域力圖迎頭趕上,直面列強的侵略和掠奪。為此,曾國藩學習西方的軍事工業(yè)和航海技術(shù),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引進西方教育制度,推動各類實業(yè)的現(xiàn)代化,重點放在機械和船舶制造,以至鐵路建設、開采煤礦鐵礦,創(chuàng)造出中國的第一代工人階級,影響深遠。曾國藩又充分肯定商人的功能和地位。洋務運動由張之洞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最能夠概括當年的主流思想,筆者認為,到今天這概念仍然基本上適用。

曾國藩家族繁衍。他有一個弟弟曾國荃,排行第九,兩人相差13歲。曾國荃也是晚清名臣,1884年出任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中法戰(zhàn)爭(1883年)爆發(fā)之后,他上書光緒皇帝陳請軍民結(jié)合,加強虎門設防,實行海口御敵作戰(zhàn)。在洋務運動方面,他擴建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和他哥哥一樣,極力主張修建鐵路。曾國荃1889年逝世,享年67歲。他的曾國荃全集也十分重要,兩兄弟互相輝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行文至此,筆者想起曾國荃的玄孫女(第4代)曾憲植。她家勢顯赫,是名門閨秀;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曾憲植攙扶宋慶齡出現(xiàn)在天安門城樓上。曾憲植是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一個女兵(1927年,16歲),17歲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9年赴日本留學,1941年到延安。她先后擔任鄧穎超和宋慶齡的秘書。毛澤東和周恩來都稱贊她是真正走在時代前列的先進女性。1924年,葉劍英(27歲)參與籌辦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廣州,簡稱黃埔軍校),成立初期出任教授部副主任,掌管軍事理論的學科教育。曾憲植是葉劍英的妻子,葉選寧的母親。

百年回眸,從曾國藩到葉劍英,可以看到中華民族英雄輩出,文武雙全,為國請命。正是:先賢前赴兼后繼,長征接力有來人。民族復興宏圖業(yè),為花欣作落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