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趙桂蘭,今年52歲,初中畢業(yè)。出生在一個小縣城,家里兄弟姐妹多,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從小家里條件不好,父母重男輕女,家里有限的資源幾乎都傾斜給了兩個弟弟,而我和妹妹則早早地承擔起了家務的重擔。
18歲那年,父母托人給我介紹了現在的丈夫張國慶,他是鄰村的人,比我大五歲,家里也不富裕,但好歹是個老實人。

我沒讀過多少書,也沒什么選擇的余地,婚事就這樣定下了。
婚后,我和丈夫一起在小縣城里打拼,日子雖然不富裕,但兩個人勤勤懇懇,總算過得去。后來,我們有了一個兒子,日子更加忙碌,但也算充實。
原本,我以為我的人生就是這樣,操持家庭、照顧孩子,和丈夫過著普通人的日子。可誰能想到,隨著父母年紀漸長,我這個做大姐的,竟成了整個家族的“免費保姆”。

十年前,父親去世,母親身體每況愈下,兩個弟弟和妹妹都各自成家了,可誰也不愿意承擔照顧母親的責任。
母親是個固執(zhí)的人,認定了“女兒就是娘家的人”,于是,我成了唯一的選擇。
那年,我剛好失業(yè),家里經濟也不寬裕,母親便理所當然地搬來和我一起住,說是“給女兒添點福氣”??蓪嶋H上,她的到來,讓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這十年里,我不僅要照顧母親的衣食起居,還要接待兄弟姐妹們的“探望”。
他們每次來,不帶一分錢,不買一點東西,來了就吃吃喝喝,甚至還要帶上孩子,來我家像是度假一樣。我心里委屈,可是母親還在,總覺得不能撕破臉,只能忍氣吞聲地伺候著。
母親去世后,我以為終于能松口氣了,卻沒想到,兄弟姐妹們竟又提出要來我家一起過年。聽到這個要求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一陣發(fā)冷,他們是真的一點都不覺得愧疚嗎?

02
我坐在廚房的椅子上,手里握著手機,屏幕上是妹妹發(fā)來的消息——“姐,今年過年我們還是去你家吧,媽在的時候都是這樣,今年也別變了?!?/p>
我盯著那行字,心里五味雜陳。母親剛去世不到兩個月,他們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把我家當成他們的年夜飯食堂了?
十年了,我照顧母親,伺候他們吃喝,過年過節(jié)忙前忙后,如今母親不在了,他們還是覺得理所當然?

“姐,我們家今年實在忙不過來,孩子補課,過年走親戚,媽不在了,你家就還是我們的家,還是跟以前一樣,咱們一家人熱熱鬧鬧的?!?/p>
“大姐,咱們是一家人,媽生前就喜歡團圓,你不會拒絕吧?”
“對啊姐,媽在的時候你不也沒說什么嗎?今年咱們還是得聚在一起。”
他們的消息一個接一個地跳出來,句句不提母親生前的辛苦,只想著他們自己能不能過個舒服年。我的手指在屏幕上懸停了許久,腦子里浮現出這十年來的點點滴滴。

母親剛搬來和我一起住的時候,兩個弟弟和妹妹嘴上說得好聽:“姐,媽先住你那兒,等我們這邊穩(wěn)定了,就接過來住?!笨蛇@一等就是十年。
母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時常生病。她腿腳不好,行動不便,我不僅要料理家務,還要幫她洗澡、端屎端尿。
每次母親生病住院,弟弟妹妹們總會在微信群里說:“姐,媽怎么樣了?醫(yī)生怎么說?”
可從來沒有一個人主動提出“姐,你辛苦了,我們來醫(yī)院換換你”。
有一次,母親高燒不退,半夜我一個人背著她去了醫(yī)院。醫(yī)生說要住院,我在醫(yī)院忙前忙后地辦手續(xù)、找床位,等一切安頓好,已經凌晨兩點了。
我累得癱坐在醫(yī)院走廊的椅子上,想著要不要給弟弟們打個電話,可轉念一想,他們哪次不是找借口推脫?
第二天,弟弟們姍姍來遲,一個帶了幾瓶營養(yǎng)品,另一個只是在病房門口站了一會兒就走了。最后,所有的照顧還是落在了我一個人身上。
母親在世的時候,過年一直是在我家過的。
春節(jié)前,我要忙著采買年貨、打掃房子、準備食材,年夜飯那天,弟弟妹妹們帶著一家老小上門,笑著喊著“姐,辛苦了”,然后各自坐下等著吃飯。
他們的孩子在客廳里跑來跑去,弄得雞飛狗跳,我要忙著炒菜,還得照顧母親的飲食起居。飯桌上,他們推杯換盞,說著自己一年的成就,聊著未來的打算,沒人問一句:“姐,你累不累?”
年夜飯后,他們拍拍屁股走人,家里一片狼藉,油膩的碗筷、滿地的瓜子殼和糖紙,我和丈夫忙到深夜才能收拾好。而他們呢?回家睡覺,第二天還在親戚群里感慨:“今年又是一個團圓年,多虧大姐!”
母親去世的那天,我以為自己終于可以輕松一點了,可沒想到,他們連這份“傳統”都不愿意放下。
我長長地嘆了口氣,終于在手機上敲下幾個字——
“今年我不打算招待大家了,媽不在了,你們各自家里過吧?!?/p>
我按下發(fā)送鍵,心里像是放下了一塊沉重的石頭。很快,群里炸開了鍋。
“姐,你這是什么意思?”
“媽剛走,你就不認我們這幾個弟弟妹妹了嗎?”
“大姐,咱們是一家人,不能這樣吧?”
我冷笑了一下,十年了,他們什么時候把我當成真正的家人過?我深吸一口氣,打字回復:
“媽在世的時候,我照顧她,是盡孝。你們來我家過年,我忍了,是給媽面子。可媽走了,我也累了,這十年我為這個家付出夠多了,今年我想清凈一點,你們各自過自己的年吧?!?/p>
這次,群里安靜了很久,沒有人再回話。
03
年三十那天,屋子里安安靜靜的,廚房里沒有了往年的喧鬧,也沒有一群人等著我張羅飯菜。我和丈夫坐在飯桌前,只有簡單的幾道家常菜,但我卻覺得前所未有的輕松。
我看著窗外的煙花,心里竟然沒什么遺憾。是的,我曾經付出過,可是付出也應該有個限度。我不是他們的保姆,更不是他們的理所當然。母親走了,我的責任也結束了,接下來的日子,我要為自己而活。
手機響了一下,是妹妹發(fā)來的消息——“姐,對不起,我們以前太不懂事了?!?/p>
我沒有回她,放下手機,夾了一塊魚肉,笑著對丈夫說:“今年這頓年夜飯,真香?!?/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