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太突然了!當(dāng)雀巢全額收購徐福記,不少80后突然覺得手里的沙琪馬都不香了。這個糖果界的老字號,終究還是被外資巨頭收入囊中。那么,徐福記當(dāng)初是怎么崛起的,后來又為啥急著賣掉呢?

1992年,來自中國臺灣省的四兄弟在東莞辦了一家糖果工廠,起初只是簡單加工生產(chǎn)。兩年后,生意越做越大,他們干脆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品牌。取什么名好呢?四兄弟覺得“徐?!痹⒁饧椋徒行旄S浟?。估計他們自己都沒想到,三年后,徐福記銷售額就突破了1億,從此開啟了在糖果行業(yè)的騰飛之路。這靠的是運氣還是實力呢?

首先,它抓準了春節(jié)這個關(guān)鍵時間點。30年前,買糖果、穿新衣可是過年才有的“專屬儀式”,春節(jié)期間糖果銷量能占到全年的60%。徐福記推出“新年糖”概念,這個新年糖有兩大特點:

一是品種多,有40種口味,包括從臺灣帶來的沙琪瑪、鳳梨酥等,路過的小孩都被饞得不行;

二是能散裝,消費者想買多少就買多少,降低了家長對價格的敏感度。就靠這套玩法,2006年,徐福記成為繼旺旺之后,第二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國產(chǎn)食品公司。上市那年,其收入達到2億,年貨業(yè)務(wù)毛利率達到45%。

奇怪的是,徐福記發(fā)展得好好的,2011年卻突然把60%的股份賣給了雀巢。很多人不理解這種操作,畢竟2010年徐福記營收43億,利潤6億,營收增長31%,利潤也在增長,這賣股份的操作就像學(xué)霸放棄保送名額一樣讓人費解。那到底為啥呢?

江湖傳聞,一種說法是被阿爾卑斯棒棒糖等海外品牌沖擊,打得徐福記措手不及;也有人說,徐福記是想借雀巢的跨國優(yōu)勢拓展海外市場;還有一種說法,是四位創(chuàng)始人想提前退休,拿著17億套現(xiàn),去周游世界享受甜蜜生活。你覺得是哪個原因呢?

不過,被收購后,徐福記不但沒迎來快速發(fā)展,反而逐漸低調(diào)。2013年銷售額60億,到2019年降到了50億,后來在雀巢的財報里甚至都沒有單獨列出。是消費者口味變了,還是沙琪瑪不甜了?其實是大家都不愛吃糖了。2014年開始,糖果市場持續(xù)萎縮,現(xiàn)在大家點奶茶都愛選無糖的,春節(jié)送禮也從糖果變成了車厘子禮盒,主打健康的黑巧克力逆勢上漲100%,因為“黑巧能減肥”的說法深得人心。甜度超高的徐福記,也算是完成了給那個甜蜜時代“加點甜”的使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