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烏克蘭欲將自己的國家的三架伊爾-78加油機出售,可是他卻獅子大開口,開出了4700萬的價格,但中國連價都沒還,就買了下來。

在烏克蘭看來,在中國就是個冤大頭,因為這筆訂單他們整整賺了4000萬,在外界看來中國買的是一堆“廢鐵”。
但事實真的如外界看到的那般嗎?中國當然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因為在這“一堆破爛”中藏著自主研發(fā)的鑰匙和中國的未來。

一筆看似“虧本”的交易
2011年,一則消息在軍事界引起轟動:烏克蘭以4700萬美元的價格,向中國出售了3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

這個價格相當于一架全新的伊爾-78的價格,但烏克蘭賣給中國的,卻是在倉庫里放了多年的“廢鐵”。
這批飛機原本屬于前蘇聯(lián)的財產(chǎn),在蘇聯(lián)解體后被烏克蘭繼承,但烏克蘭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維護這些飛機,只能任其在倉庫中生銹。

多年過去,這些曾經(jīng)的戰(zhàn)略武器已經(jīng)變成了一堆廢鐵,當中國提出購買意向時,烏克蘭抓住機會,獅子大開口要價4700萬美元。
他們認為,中國肯定會還價,最后“廢鐵”能賣個幾百萬就不錯了,哪知道中國竟然一口答應了這個看似離譜的價格。

于是,這筆交易就這樣達成了,烏克蘭用幾架銹跡斑斑的"廢鐵”,換回了4700萬美元現(xiàn)金,可謂是“凈賺”了一筆。
而中國花高價買下這幾架“破爛”,則被一些西方媒體嘲笑為“愚蠢”之舉,但其實就在這些“破銅爛鐵”蘊藏了先進技術。

“廢鐵”里的大寶藏
事實上,中國購買伊爾-78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飛機本身,而是為了獲得它背后的兩項關鍵技術:蘇式軟管加油技術和與蘇-30戰(zhàn)機的加油匹配性。

軟管加油是現(xiàn)代空中加油的主流技術。與此前的硬式加油桿不同,軟管更靈活,可在空中自如伸縮,大大提高了加油效率和安全性。而蘇式軟管加油是這一技術的集大成者。
20世紀80年代,蘇聯(lián)在軟管加油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作為當時蘇軍的主力加油機,伊爾-78集軟管加油技術之大成,堪稱空中加油領域的"王者”。

它不僅可以同時為3架戰(zhàn)機加油,最大加油速度更是高達每分鐘4800升。
中國空軍雖然也有自己的加油機,但主要是硬式加油桿,而且加油速度和效率都比較低。為了跟上現(xiàn)代空戰(zhàn)的節(jié)奏,中國迫切需要引進先進的軟管加油技術。

除了軟管加油,伊爾-78的另一個優(yōu)勢就在于它能與蘇-30戰(zhàn)機無縫銜接。
當時,中國空軍正大規(guī)模裝備蘇-30,急需一款能夠與之匹配的加油機,而伊爾-78恰恰就是為蘇-30量身打造的“空中加油站”。

通過蘇-30與伊爾-78的空中“對接”,前者的作戰(zhàn)半徑可以從1500公里延伸到2400公里以上,戰(zhàn)略打擊能力大幅躍升。
尤其是對南海等戰(zhàn)略要地,實現(xiàn)了從“觸及”到“覆蓋”的歷史性飛躍,因此,花4700萬美元買下這幾架看似“破爛”的伊爾-78,中國可謂是不虧。

通過對其進行拆解研究,中國掌握了軟管加油等一系列尖端技術,從而為自主研發(fā)新一代加油機奠定了基礎,這筆錢,絕對花得值!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wǎng)2014.3.26——中國首架伊爾78加油機即將交付系烏克蘭二手翻新機

基于引進技術的自主創(chuàng)新
有了伊爾-78這個“師傅”,中國的空中加油能力確實得到了質的飛躍。但中國并沒有止步于此,更沒有因為有了現(xiàn)成的技術就放松自主創(chuàng)新。
恰恰相反,在吸收消化伊爾-78技術的同時,中國加快了自己新一代加油機的研發(fā)步伐。歷時多年,國產(chǎn)新型加油機運-20終于橫空出世。

作為中國首款自主研發(fā)的大型加油機,運-20在各方面都實現(xiàn)了對伊爾-78的超越。它采用了第三代飛機設計理念,配備了更加先進的航電設備,加油效率和適應性都更勝一籌。
最關鍵的是,運-20突破了軟管加油的瓶頸,率先采用了"軟硬結合"的新型加油方式。

一方面,它繼承了蘇式軟管加油的優(yōu)點;另一方面,它在軟管基礎上增加了一根硬式加油桿,實現(xiàn)了“雙管齊下”。
這種創(chuàng)新使得運-20的加油效率更高,可同時為多架戰(zhàn)機加油,且能適應更大的加油包線,全面刷新了加油機的性能天花板。

運-20每小時的輸油量可達60噸,是伊爾-78的近兩倍,除了加油,運-20還可執(zhí)行人員投送、貨物運輸、醫(yī)療救護等多種任務,堪稱一架多面手。
目前,運-20已經(jīng)成為中國空軍的“策略加油機”,出現(xiàn)在國內外各個重大演訓任務中,成為中國空軍走向戰(zhàn)略空軍的重要標志。

與此同時,烏克蘭空軍的伊爾-78卻黯然退役,這個曾經(jīng)為蘇軍立下汗馬功勞的傳奇機型,如今只能在航空博物館中供人憑吊,而烏克蘭,也已經(jīng)退出了加油機的“江湖”。

戰(zhàn)略空軍的未來
2022年,運油-20在長春航展上首次亮相,其先進的性能和強大的加油能力,震撼了世界,與伊爾-78相比,運油-20不僅載油量更大、航程更遠,加油效率也更高。

能夠同時為兩架殲-20和殲-16進行空中加油,整個過程僅需8分,。這標志著中國空軍已經(jīng)擁有了世界一流的空中加油能力,為戰(zhàn)略空軍的建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運油-20的列裝,不僅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空軍的遠程打擊能力和戰(zhàn)略投送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增強了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信心。

如今,中國空軍已經(jīng)不再受制于人,可以更加自信地應對各種挑戰(zhàn),與此同時,退役的伊爾-78也找到了新的歸宿。
它們被拆除加油吊艙,改裝成伊爾-76運輸機,繼續(xù)為中國的國防建設貢獻力量。

結語
這三架從烏克蘭遠道而來的伊爾-78,雖然歷經(jīng)風霜,蒙皮上殘留著黑海鹽霧侵蝕的銹跡,儀表盤上也積滿了厚厚的灰塵。

但是在中國工程師的眼中這可不是一堆破銅爛鐵,而是無尚的珍寶,這里面也隱藏著中國戰(zhàn)略空軍的未來。
那么,在您看來,從烏克蘭購買伊爾-78這筆交易,究竟是誰賺到了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