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國會山日報》曾經刊登過一篇文章,聲稱我國欠下美國上萬億美元的債務沒有償還,如果我國不還的話,那么美國也可以不承認欠我國的8600億美元債務。

眾所周知,美國欠我國的錢是因為其大量發(fā)行美債,我國出于一些原因,購入了不少,甚至一度達到了上萬億。不過近年來,我國一直在減持美債,企圖降低對美元的依賴。那美國媒體聲稱我國欠債不還,又是什么原因呢?
其實,美國所提到的這筆債務,還要從清政府時期說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我國的國門,可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卻只是一昧的選擇賠款求和,以至于國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后,清政府更是與西方列強簽訂了格外屈辱的《辛丑條約》,賠款的白銀連本帶息達到了9.8億兩。這筆巨大的賠款幾乎掏空了整個國家,可是對于只在乎自身統治地位的清政府來說,這筆“買賣”顯然是非常劃算的。
然而,清政府的所作所為遭到了無數有志之士的反對,各地起義絡繹不絕。后來,為了鎮(zhèn)壓南方起義,確保自身的統治地位不受威脅,清政府決定修建新的鉄路,也就是“湖廣鐵路”,便于快速將兵力運送至起義的地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因為此時的清政府已經湊不出修建鐵路所需的費用,所以只能向西方銀行借款。一開始參與借款的只有英法德三國銀行,跟美國根本沒有什么關系。
可是從借款中察覺到好處的美國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這次機會,于是便向清政府施壓,要求加入到借款的行列中去。無奈之下,最終的借貸國就變成了英法德美四個國家,總額為600萬英鎊,而作為擔保的,居然是兩湖地區(qū)的鹽稅和厘金。
隨后或許是為了分攤壓力,清政府發(fā)行了湖廣鐵路債券。但是說白了,根據清政府與四國簽訂的協議來看,湖廣鐵路的修建完全是花我國的錢,可利益卻基本上全都屬于4個西方國家。因此在不久后,保路運動開始,間接的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爆發(fā),從而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哪料到清政府沒了之后,接替的北洋政府出于對當時局勢的考慮,仍然承認湖廣鐵路的借款,繼續(xù)歸還這筆債務。直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我國逐漸不再歸還這筆借款。
中國成立后,我國根據相關規(guī)定,宣布不會再償還清政府欠下的債務,其中就包括湖廣鐵路借款。
可是在1979年,美國一部分持有湖廣鐵路債券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僥幸心理,在州法院對我國進行了起訴,要求我國連本帶息償還1億美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理來說,這件事情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可是美國法院卻偏偏受理了,不僅如此,在1982年,法院竟然還判決我國償還4000多萬美元。
對于這個可以說是莫名其妙的案件結果,我國自然不可能承認,而是堅決反對。最終經過雙方的交涉,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了原告上訴,案件至此終結。
這也相當于我國和美國都不承認這筆借款,可偏偏有些人依舊不死心,還想要靠著這些沒用的債券來向我國索賠高額賠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19年,根據美國媒體透露,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部分債券持有人找上特朗普,向他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把這些過期債券當做籌碼,要我國償還1949年前的債務。
而且經過計算,這些債券的總額基本上達到了1萬億美元,和我國當時持有的8600多億美元的美債基本持平。如此一來,只要我國不還錢,美國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賴賬”。
畢竟在當時,美債的問題就已經顯現出來,總額超過了22萬億美元。以至于不少人都對美元產生了憂慮。但是從現在的美債規(guī)模來看,美國人民當時可能并不覺得巨額美債是什么大問題,美元的霸權地位依然穩(wěn)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對于這種異想天開的做法,別說我國覺的莫名其妙,就連美國人自己都覺得特朗普要是真的這么做了,那才是“犯傻”。
更何況這樣的案件在美國已經有過多次前車之鑒,之前嘗試的人都沒有成功,再試也只會面臨屢試屢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