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萍,今年四十五歲,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平日生活還算安穩(wěn),工資不高,但足夠家用??蛇@幾天,因為父親七十大壽的事情,我和家里鬧得有些不愉快。

父親張老頭兒一輩子都很“傳統(tǒng)”,到了這個歲數(shù)特別在意體面和排場。他從小生活在農(nóng)村,家里一直以來都把逢年過節(jié)、紅白喜事看得很重,每次看到村里哪個老人做壽,大擺宴席,他都會感嘆道:“人老了就要有個樣子,七十大壽不辦一下,算什么日子呢?”

今年年初,父親跟我們提起,他想趁自己七十歲的時候熱熱鬧鬧地辦場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們來慶祝。我知道他喜歡熱鬧,可聽到這個提議,心里立刻涌上了些許不安。這場酒席,我算了算,少說也要三五桌,這么一辦下來,紅包禮金、酒席費用,全都得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普通家庭,根本不敢隨意鋪張。

于是,我鼓起勇氣對父親說:“爸,咱們家情況一般,您過生日,我們一家人吃頓飯慶祝一下就行了,辦酒席多花錢啊,還要收禮金,這樣不太好吧?!?/p>

父親一聽,臉色立刻就拉了下來,不滿地說:“怎么就不辦了?我七十了,辛辛苦苦活了大半輩子,難道連個壽宴都不能擺?鄰居李叔、王伯,哪個七十大壽不是熱熱鬧鬧的?就我不行?”

父親的語氣里帶著委屈,我看著他的眼神,心里不禁有些無奈。我明白他這一代人非常在意“臉面”,覺得熱鬧辦宴才是生活圓滿的象征,可是酒席一辦,費用不小啊。

回到家,我忍不住向老公吐槽:“你說我爸怎么就非要辦壽宴呢?親朋好友們隨個禮金,回來人情總得還吧?咱家情況也不寬裕,哪經(jīng)得起這樣折騰?”

老公也搖搖頭,沉默了一會兒才說:“老人嘛,肯定希望有個排場,想給自己留個好回憶。不過,咱家條件一般,要是真全力操辦,壓力確實不小?!?/p>

聽他這樣說,我更加愁苦。父親一直是個要面子的人,之前我們家修房子借了不少錢,還沒還清,現(xiàn)在要操辦這個壽宴,無疑是雪上加霜??筛赣H脾氣倔得很,認定的事別人很難勸動。我思來想去,決定再去和他談一次。

第二天,我?guī)е┒Y品回了老家,見到父親后,又委婉地提起了辦壽宴的事。我盡量讓自己說得婉轉(zhuǎn)些:“爸,我們也希望您過得舒心,可您看,擺酒席花費太大,咱們家也不寬裕,要不咱簡單慶祝一下?我、我老公還有孩子,我們都會來陪您過生日?!?/p>

父親愣了愣,冷哼了一聲:“張萍,我的生日宴我自己想辦,花不了多少錢。你都四十多了,怎么變得這么算計?一個壽宴才多少錢?別人來隨份子,也是喜慶嘛,圖個熱鬧。”

聽到這里,我不由得沉下臉:“爸,咱家不是有錢人,隨份子的錢也不一定都收得回。您要是真想熱鬧,我們一家人陪您,也算是盡孝了?!?/p>

可父親顯然不接受這樣的解釋,他拍了拍桌子,不高興地說:“我一輩子就這么一個七十大壽,想熱熱鬧鬧地過,辦個酒席怎么就成了負擔了?你是我女兒,這點心意都沒有?要是李叔知道我女兒不讓我辦壽宴,還不笑話我?”

父親的語氣里透著失望和責怪,讓我心里一陣酸澀。他一直是那種固執(zhí)要面子的性格,尤其在親戚面前,更是特別在意自己的“臉面”。我知道他內(nèi)心對我的期望,可面對現(xiàn)實的壓力,我實在無力負擔這種“體面”。

那天晚上,我輾轉(zhuǎn)難眠,既不忍心打擊父親的熱情,又不得不面對實際的經(jīng)濟困境?;叵肫疬@些年,為了供孩子上學、還房貸,家庭的開支已經(jīng)壓得我喘不過氣,而父親卻絲毫沒有意識到我們的負擔。他渴望排場,而我則不得不考慮生活的實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幾天后,我再一次找到父親,試圖與他做最后的溝通:“爸,辦壽宴花費不小,咱們省點錢更實際。再說,您平時就不愛熱鬧,真到了壽宴的時候,反倒得辛苦招待來賓。咱們還是簡單過吧,孩子們都陪您,也算是一種幸福。”

父親一臉不耐煩地擺擺手:“張萍,你別說了!你們這些年輕人啊,成天精打細算,連老人的面子都不顧了。李叔家不也這么辦的?你要是覺得自己窮,那就算了!”

父親的一番話讓我徹底愣住了。我沒想到他會認為我在“精打細算”,甚至覺得我是在嫌棄他的要求過分。我強忍著心頭的委屈和憤怒,說:“爸,我們并不是不孝敬您,只是現(xiàn)在日子不比從前,不是說不想給您辦壽宴,而是我們家里條件有限,實在負擔不起。”

父親聽了這話,沉默了片刻,嘆了口氣:“萍啊,我知道你們?nèi)兆舆^得不寬裕,可你要明白,我這一生沒多少追求,這七十大壽的酒席是我唯一的心愿。”

聽著父親話里的無奈和委屈,我心中充滿了矛盾。面對父親年邁的面龐,我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反駁。最后,我只能無奈地妥協(xié),說:“好吧,爸,如果您真的堅持,我們會盡力去辦?!?/p>

在那一刻,我終于理解了父親的想法。他這一生兢兢業(yè)業(yè),勞苦奔波,可能從未擁有過什么盛大的慶祝。七十大壽對他而言,或許不僅僅是一次宴席,而是他對生活的最后一點渴望,對“體面”的一種追求。也許,我們可以負擔起這次花銷,哪怕會有些壓力。

回到家后,我和老公商量,決定盡力籌辦這場酒席。在操辦過程中,我才真正體會到父親的固執(zhí)背后,更多的是一個老人的無聲請求。人到老年,有時候渴望的不再是金錢,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一種被“看見”的歸屬感。

壽宴那天,看著父親一臉滿足地招待親朋,聽著他們的祝福,我心里終于釋然了?;蛟S,經(jīng)濟上會有些壓力,但父親臉上的笑容卻是無價的。正如我老公說的那樣:“讓老人高興一次,也算是我們做子女的最后一點心意吧?!?/p>

那天,父親在親朋好友的簇擁下,笑得像個孩子般天真。就在那一刻,我終于明白,所謂孝順,不僅僅是滿足長輩的物質(zhì)需求,更是一種包容他們固執(zhí)的心愿,去理解他們最樸素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