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劉桂娥嗎?"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
"我...我是張媛,我可能是你的女兒..."
電話那頭突然傳來一陣啜泣聲,"我的娃,我終于找到你了!媽媽找了你這么多年..."

這一刻,35歲的張媛手抖得幾乎握不住手機。她怎么也沒想到,整理父親遺物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一張泛黃紙條,竟然會讓她揭開塵封多年的身世之謎。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那些年積壓在心底的疑惑,終于在這一刻找到了出口。
其實從小到大,張媛就總覺得哪里不對勁。每當村里人看到她,總是欲言又止,背地里的竊竊私語更是不絕于耳。上學時,同學們的惡意玩笑更是讓她如鯁在喉:"你是抱來的野孩子,你知道嗎?"這些話像一根根尖銳的鋼針,深深地扎在她幼小的心靈上。
每一次,當這些流言蜚語傳入耳中,張媛都會跑回家追問父親。但父親的態(tài)度總是那么奇怪,要么沉默不語,要么支支吾吾說些有的沒的,轉(zhuǎn)身就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父親的反常表現(xiàn)更加重了張媛心中的疑慮,但她始終不敢往深處想。畢竟,這個把她拉扯大的男人,給了她數(shù)不盡的疼愛。
"爸,我到底是不是你親生的?""胡說什么呢,快去寫作業(yè)!""那為什么大家都說...""別聽他們瞎說!"

這樣的對話在父女倆之間上演過無數(shù)次,每次都以父親的回避告終。張媛能感覺到父親眼中的慌亂和痛苦,但她不明白,為什么一個簡單的問題會讓父親如此為難。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間張媛也到了該成家立業(yè)的年紀。但那個困擾了她幾十年的問題,始終像一塊大石頭壓在她的心頭。她多么希望父親能在有生之年告訴她真相,可惜,這個愿望最終還是沒能實現(xiàn)。
直到父親離世,張媛在整理遺物時,一個破舊的筆記本里掉出了一張泛黃的紙條。紙條上潦草地寫著兩個陌生的名字和地址,字跡已經(jīng)模糊,但依稀能夠辨認。這張小小的紙條,仿佛打開了一扇塵封已久的記憶之門。
帶著忐忑的心情,張媛先找到了從小就知根知底的表姐。這一問可不得了,表姐的表情瞬間變得異常復雜。"媛媛,其實...這些年我一直想告訴你,但叔叔不讓說。你確實是被收養(yǎng)的。" 這句話像一記重錘,砸得張媛頭暈目眩,整個人都不知所措。
為了尋找真相,張媛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找到了當?shù)貙iT幫助尋親的志愿團隊。在他們的幫助下,她循著紙條上的地址來到了衡陽縣。經(jīng)過一番打聽,他們終于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里找到了知情的村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