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銀行開始千方百計討好客戶,時代真的變了。

為了把錢放出去,各大銀行開始比狠,電話放貸、短信轟炸都成了常規(guī)操作,每個禮拜各銀行都能輪番登場,生怕萬一你肯借錢,卻不是從他們手上借的,損失可就大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貸款利率才是看點,四大行已經(jīng)能給到年利2.8%,股份行是2.6%,地方城商行則能干到2.5%。

還有更狠的,連拼團模式都搞出來了,就指望你拉著親戚朋友一起貸,拼的越多,利率越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把銀行都逼到什么份上,才會如此低三下四的做事!

放到前幾年,你想貸款,首先征信得過,得有工作證明,還要資金流水,最后批不批,能批多少都得看銀行臉色。

如今只要是個活人,有身份證就能辦,哪怕有過逾期,只要不是正在逾期都沒問題,動不動就是幾萬、十幾萬的往外放。仿佛錢在銀行手里就是幾張紙,扔多扔少全憑自己高興。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理由大概有這么幾方面,
其一,都知道吸收存款、發(fā)放貸款是銀行本職工作,存款這幾年一直在飆漲創(chuàng)新高,可貸款端卻各種擁堵卡頓,錢都堆積在銀行放不出去。貸款才是銀行的資產(chǎn)和飯碗,各大銀行都有放貸的任務,總行到分行再到支行,現(xiàn)在幾乎銀行人手都得背放貸指標,沒辦法,誰讓手上錢太多。
其二,提振內(nèi)需、擴大消費已是國家戰(zhàn)略級目標。讓大家花錢消費,首要前提自然就是讓大家手上有錢,沒錢就借錢給你,各地推出的以舊換新補貼先激起大家消費欲望,銀行加強放貸力度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三,提前行動,給接下來的寬松放水騰出空間。央媽降息降準前不久都明牌了,就看落地時間,屆時銀行手里能動的資金還要多出一大塊,銀行都清楚這年頭貸款不好放,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的道理他們比誰都明白。
所以說,基于以上主要原因,我們才有幸體驗到被銀行當作VIP客戶一般對待的服務,為的只是讓我們肯借錢出來花。

而就在兩天前,國家消費貸新政剛出了,個人額度從30萬提高到50萬,互聯(lián)網(wǎng)貸款也從20萬額度升到30萬。消費貸最長貸款期限,也從5年延長到了7年。消費貸最低貸款利率也做到了2.49%,遠低于公積金的2.85%和房貸的3.3%。

這么做的用意不言自明,就是鼓勵大家進一步加杠桿,能借錢想借錢的銀行都盡力滿足,把刺激消費的油門一腳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