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老中醫(yī)治療糖尿病獨特經(jīng)驗,極其寶貴!

推崇真武湯,附子用到20-50克。茯苓,白術多用50-100克。有陰虛的,配人參。
真武湯
治少陰水氣為患,腹痛下痢,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嘔,或小便利而下痢者,用此加減。
白術二兩 茯苓二兩 白芍二兩 大附子(炮)一枚 生姜(切)三兩,,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干姜各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若下痢,去芍藥加干姜二兩。若嘔,去附子加生姜,足成半斤。
3、施今墨經(jīng)驗
糖尿病熱毒盛的,用綠豆衣加薏苡仁。

6、王季儒經(jīng)驗
山萸肉降尿糖。
7、章真如經(jīng)驗
既消又渴,法在養(yǎng)陰。

大便干的,麻子仁丸合增液湯
大便稀溏的,七味白術散。
七味白術散:
白術茯苓 人參 甘草 藿香 木香 干葛
水煎溫服
大便正常的,生脈散合滋膵飲。
增液湯
【處方】元參30克 麥冬24克(連心)細生地24克
【功能主治】增液潤燥。治陽明溫病,無上焦證,數(shù)日不大便,其陰素虛,不可用承氣湯者。
9、萬文謨經(jīng)驗
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治脾。
活血為治消渴的重要突破。
提示:文中處方,請在專業(yè)中醫(yī)指導下使用。
方中藥味具體分析
生地黃
【性味】鮮地黃:甘、苦,寒。
【歸經(jīng)】歸心、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fā)斑發(fā)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知母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入肺、胃、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潤燥滑腸。治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
干姜
【性味】辛,熱。
【歸經(jīng)】入脾、胃、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溫中逐寒,回陽通脈。治心腹冷痛,吐瀉,肢冷脈微,寒次喘咳,風寒濕痹,陽虛吐、衄、下血。
附子
【性味】辛甘,熱,有毒。
【歸經(jīng)】入心、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踒躄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茯苓
【性味】甘淡,平。
【歸經(jīng)】入心、脾、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
白術
【性味】苦甘,溫。
【歸經(jīng)】入脾、胃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脾,益胃,燥濕,和中,安胎。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
地錦草
【性味】辛,平。
【歸經(jīng)】歸肝、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痢疾,泄瀉,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
山茱萸
【性味】酸、澀,微溫。
【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nèi)熱消渴。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