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交里,“國禮”是個重要的東西,可以代表國家的形象,體現(xiàn)彼此的外交地位。在大部分國家,收到的國禮都會有專門的博物館或者展覽室,足見國禮的特殊性。

贈送國禮的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意外,可能會影響兩國的外交關系。當年尼克松訪華,贈送的陶瓷天鵝羽毛折斷,讓尼克松一陣緊張,怕中方覺得美國不莊重。

在20多年后,中國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1995年,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肇星訪問智利,帶的國禮居然壞了。這一尷尬情況讓中國代表團緊張,好在李肇星用一番妙語化解尷尬,讓智利外長露出笑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90年代的中國外部環(huán)境復雜,和美國的關系磕磕碰碰,和西方的關系若即若離。

這一時期,李肇星先后擔任中國駐聯(lián)合國代表、駐美大使、國家外長等職,訪問過很多國家,解決過很多麻煩。

在中國外交界,李肇星是后輩敬仰的人物。他不僅在工作中展現(xiàn)了出眾的能力,還專注對年輕人的培養(yǎng),可以說桃李遍天下。

那么,1995年訪問智利,李肇星遇到了什么意外?他是如何化解的?在李肇星身上,又有著哪些傳奇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

【一】

李肇星:北大走出的妙語外交家

李肇星:北大走出的妙語外交家

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外交事業(yè)基本是平地起高樓,很多外交官都不是外交學院畢業(yè),而是從其他地方選拔而來。全國大學里的語言專業(yè),都是外交人才的搖籃。

外長李肇星,就是北京大學西班牙語專業(yè)的學生。

李肇星出生在1940年,是山東膠南人,他兒時家境貧困,在親戚的幫襯下長大。

在貧困的鄉(xiāng)村,讀書是個難事兒,李肇星的家庭曾多次讓他輟學。但李肇星的成績一直很優(yōu)秀,老師堅持讓他讀書,他最終讀到了高中。

19歲那年,李肇星參加考試,被北京大學錄取。李肇星想著去北大讀書,然后當個老師,造福家鄉(xiāng)。

當時他報的是北京大學的中文系,可惜分數(shù)最終不夠,他被北大的西班牙語專業(yè)錄取,硬著頭皮啃下了這個陌生的語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幸運的是,李肇星大學還沒畢業(yè),就被外交部選走。因為在當時的中國外語界,一大半人都在學俄語,外交部只能把小語種學生打包選走,作為預備人才。

在那之后,李肇星先后在北大和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畢業(yè)后進入外交部。

1970年,他得到了第一份工作,前往遠方的非洲肯尼亞大使館工作。

由此開始,李肇星在非洲奉獻了7年的青春,他輾轉(zhuǎn)多個國家的大使館,在我國和非洲的友好歷史上留下了痕跡。

工作期間,李肇星閱讀、學習從未間斷,寫作成為他的愛好,也幫助了他的工作。

多年的學習,讓李肇星的演講稿文采飛揚,受到上司認可,他的脫口演講也妙語連珠,備受好評。所以外交部決定把李肇星調(diào)回北京,擔任中國外交部的發(fā)言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是80年代末期,中國和美國在蜜月期,中國加速擁抱西方世界,李肇星成為中國外交的代言人。

李肇星中文、英文、西班牙文都融會貫通,對各種記者的提問照單全收,且能幽默應對不友好的發(fā)難。

當時外界曾對中國領導人的身體情況很關心,有小道消息說小平同志長期住院。李肇星對這種問題的回應是:“小平同志身體硬朗,這些報道是捕風捉影。”

外國記者追問:“小平同志是不是住院了?”

李肇星回應:“您的身體也很硬朗,下班后會去醫(yī)院睡覺嗎?”這番回答讓現(xiàn)場響起笑聲,外國記者也知趣閉嘴。

至1993年,李肇星成為外交部副部長,彼時中國正在國際上施展影響力,李肇星多次帶團出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

【二】

“馬踏飛燕”斷裂,李肇星妙語解困

“馬踏飛燕”斷裂,李肇星妙語解困

1995年,李肇星帶訪問團前往智利,誰想剛一落地,訪問團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

中國和智利的關系本比較親密,1970年就建交了。但后來因為復雜的國際關系,智利國內(nèi)政治動蕩,且出現(xiàn)軍政府獨裁,所以后來兩國來往不多。

1990年,中國國家主席訪問智利,2年后智利總統(tǒng)艾爾文回訪,兩國的外交才恢復正常。

隨著中國和智利的合作增多,主要是圍繞農(nóng)業(yè),兩國外交部聯(lián)絡密切,1995年李肇星出訪,也是帶著擴大合作的目的。

彼時,中方專門帶了一份“國禮”——一個青銅制造的“馬踏飛燕”仿制品,放在專用的禮盒之中。

這個“國禮”有深意,因為中國和智利距離遙遠,中方想用這匹騰云的馬,象征中方不遠萬里來交友的決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肇星帶著訪問團從中國出發(fā)直達智利,結(jié)果下飛機一看,“馬踏飛燕”變成了“瘸馬”。原來是飛機在路上的氣流顛簸,以及金屬鑄造時的質(zhì)量疏忽,馬踏飛燕的“馬腿”斷裂了。

見此,訪問團成員都比較緊張,因為智利副外長帶著人員已經(jīng)在接機,中方?jīng)]有換禮物的機會。

當雙方會談結(jié)束,李肇星拿出禮物的時候,現(xiàn)場的氣氛陡然嚴肅起來。

但是李肇星顯得很放松,他拿起斷掉的“馬踏飛燕”,說道:

“這個禮物是2000年前中國先人設計的,這匹馬騰云駕霧,能去很遠的地方。但祖先也沒想到,今天我們會帶著它來萬里之外交朋友。所以這匹馬的腳沒有設計得更結(jié)實一些,請智利朋友見諒?!?br/>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都笑了起來,智利副外長握住李肇星的手,也露出了笑容。

“馬踏飛燕”后來作為國禮收藏在智利的外交部,這份友情一直被雙方銘記著。次年朱總理訪問智利,開啟了中智關系的新篇章,這其中李肇星的功勞不可磨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98年,李肇星調(diào)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這是他在90年代初擔任中國駐聯(lián)合國代表后,第二次來到美國任職。

中美關系當時正面臨考驗,90年代初,中美相繼爆發(fā)“銀河號”事件,以及96年震動世界的臺海危機,兩國關系一度到達冰點。

美國對中國態(tài)度的改變,在國際和國內(nèi)引起巨大反響,國際上對中國有敵意,國內(nèi)也有聲音主張對美強硬。

所以,駐美大使成為燙手山芋,李肇星肩上的責任很重。

當年,又恰逢中國正在就加入WTO和美國談判,朱總理給李肇星的任務就是推動談判。沒想到上任第二年,歐洲就發(fā)生了一件足以影響中美關系的大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

【三】

讓克林頓道歉,李肇星寸步不讓

讓克林頓道歉,李肇星寸步不讓

1999年5月7日,在戰(zhàn)火中的南聯(lián)盟傳來噩耗,美國飛機在當天凌晨的轟炸中,“誤炸”了中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造成三名中方人員死亡。

在國際法中,一國大使館就是該國的領土,美國轟炸中國大使館,就是對中國的挑釁。

彼時中美關系可以說掉到了冰點,雖然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來中國駐美大使館“道歉”,但李肇星并不接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照中央的指示,中方需要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的道歉,而且是書面的。這個要求讓奧爾布賴特吃驚,也讓美國記者覺得不容易。

李肇星慷慨陳詞,他說美國手上欠著中國的血債,全中國人民在看著,全世界也在看著。這件事是美方的全部責任,無論是不是誤炸,美國要給個交代。

奧爾布賴特曾為此協(xié)調(diào)說,能否讓一個高級議員訪問團來大使館,總統(tǒng)簽字就免了,但李肇星還是不接受。

在他的堅持下,直到5月中旬,克林頓終于服軟了。他最終在白宮內(nèi),接受了李肇星遞上來的吊唁簿,在上面簽字。

除了簽字,克林頓再次口頭表示了抱歉,當時的照片傳回國內(nèi),國人雖不能說揚眉吐氣,但也大為振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數(shù)年的駐美大使任上,李肇星頂住了巨大的壓力,在中美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他多次表示:“中美之間是合作大于對抗的,彼此都需要對方的幫助?!?/strong>

2001年,中國加入WTO,中國經(jīng)濟開始騰飛。同年,李肇星結(jié)束大使的任期,回國擔任外交部書記、部長。

這期間,李肇星注重培養(yǎng)人才,從外交學院、外語學院選拔一批年輕人重點培養(yǎng),為外交事業(yè)添磚加瓦。

同時,李肇星在各種外交活動里依然展現(xiàn)活力,用各種幽默回答解決復雜,甚至難堪的問題。

當年中國的出口,以低價值的輕工產(chǎn)品為主,換來外匯購買海外的電子產(chǎn)品和大型載具。但在中國大量購買美國的波音客機時,媒體卻曝出,這些客機上有些裝著竊聽設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記者會上,有外國記者問李肇星對此怎么看,李肇星回答:“中國人購買飛機,是花了大力氣,花了大價錢的,但我們也并不希望美國額外送什么東西?!?/strong>

這番話,讓一樁嚴肅的竊聽事件變得輕描淡寫,把這個問題從臺面上的國際丑聞,拉回了中美的外交糾紛。

李肇星的外交風格,除了幽默之外,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坦誠。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都是知無不言,讓記者們不會吃閉門羹,但他也不會“多言”,不會毫無保留。

根據(jù)李肇星回憶錄解釋,這種說話的風格,是自己請教北大名師季羨林時學到的。

李肇星一向敬仰季羨林,80年代末擔任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時,他曾去請教季羨林該怎么自處。季羨林教他一個竅門:“不撒謊,但真話不全說?!?/p>

這個說話方式,尊重對方,保護自己,堪稱兩全其美之策。李肇星不僅自己堅持,還教給身邊人和手下。

2008年,李肇星從外交部長任上退休,開始潛心寫作,并專注培養(yǎng)外交人才。

在他和同時代的一批外交人努力下,中國外交事業(yè)人才輩出,在國際上為中國崛起提供巨大助力。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李肇星,外交與人生》,劉歌

2.《李肇星的幽默與機智》,張達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