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被稱為“再造民國之人”的蔡鍔因病逝世,在前來悼念的眾多人群中,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葬禮上,但是在參加完一切喪儀之后,這個身影就不見了。
直到很多年之后,她的家人才道出了她的去向和結(jié)局,不由得讓人感嘆。與蔡鍔相熟的人幾乎都是革命者,那個熟悉的身影是誰呢?之后的她又有過哪些經(jīng)歷?

1、再造民國之人
民國出現(xiàn)之前,中國曾在清政府的腐敗統(tǒng)治下走過了萬水千山,彼時已經(jīng)千瘡百孔。好在,當時的中國還有像孫中山先生這樣的先進革命者,中國才不至于就此衰落。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在孫中山先生的領(lǐng)導下,革命在中國的大地上掀起了巨大的浪潮,吸引了很多具備先進思想和革命信念的有志青年。

當時的蔡鍔就是其中一位。在那之前,蔡鍔還是科舉制選出來的一個秀才,因為其思想頗具前瞻性,在長沙時務(wù)學堂就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個老師梁啟超。
雖然與孫中山比起來,梁啟超的思想有一些落后和不足,但這對于當時有先進思想?yún)s無人引導的蔡鍔來說猶如大旱之后的甘霖。

在那之后,蔡鍔便成為梁啟超的學生,在追求先進思想的方面奮力前行。雖然如此,蔡鍔與梁啟超卻并沒有走上同一條道路,反而是對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道路頗有興趣。
因此,在出國留學回來之后,他照著孫中山先生的樣子要求自己,不僅學習了他的革命思想,還參加了不少起義活動,并在軍中擔任協(xié)同的職務(wù)。

蔡鍔對于孫中山先生的誓死追隨表現(xiàn)得極為明顯,在辛亥革命打響之后,他首先就對其進行了響應(yīng),之后又多次跟隨孫中山先生參與護國運動,可以說是當時備受愛戴的革命者。
也是因為他一生“反清、抗袁、擁孫”的堅定信念,民國政府得以繼續(xù)保留下去,他也被稱為“再造民國之人”。

2、與小鳳仙
蔡鍔對于中國革命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如今的我們對他不甚了解,但他參與的那些愛國運動將會化成他的筆墨,標注在革命最初的那一頁,受萬人敬仰。
然而,人們?nèi)f萬想不到,這樣一個視革命為生命的人竟然也會與一個女子發(fā)生令人羨慕又感嘆的經(jīng)歷,甚至在他的影響下,這位女子也蛻變成一個擁有革命思想的人。

這個女子就是在葬禮中悲痛萬分,卻在葬禮結(jié)束之后就全無蹤影的小鳳仙。對于這個名字,許多人都感到疑惑,她沒有正式的名字嗎?
或許曾經(jīng)是有的,但是結(jié)合她的身份,或許只有這個名字能讓人們記起她曾經(jīng)做出的功績。

在今天的歷史記載中,蔡鍔與小鳳仙之間是有一段故事的。在彼時的時代背景中,小鳳仙原本是有姓有名的旗人小姐。
說是小姐,其實就是大戶人家中小妾生的孩子,因為不受待見所以才離開了家。至于小鳳仙的名字,也是當時戲班所取,既是為了生計也是為了不讓人認出她。

而蔡鍔與她的緣分就發(fā)生在她到達戲班學藝之后。介于人們對戲子的刻板印象,小鳳仙這種藝伎一向被人們所不齒,自然也不會對她多好。
在遇見蔡鍔之前,小鳳仙一直麻木的表演著戲曲,同時還要提防著那些客人借著酒勁對自己做出什么不雅的事情。

但盡管如此,還是難以避免有人會欺負她。就在一次日常的表演中,小鳳仙就這樣遇到了蔡鍔,他不僅幫她解圍還和她談了很久。
自那之后,小鳳仙就成為了蔡鍔經(jīng)常光顧的藝人,兩人也在日常的相處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誼和對當初為自己解圍時的崇拜,引領(lǐng)著小鳳仙逐漸成為蔡鍔的知己和某種程度上的戰(zhàn)友。

小鳳仙雖然沒有上過幾天學,但從蔡鍔的口中她得以見識天地廣闊以及那些令人神往的革命思想,在蔡鍔的影響下,她逐漸參與蔡鍔的日常革命行動。
那時候的蔡鍔因為反對袁世凱而一直被其記恨,所以只能每天假裝出門溜達或是來戲曲班子消磨時間,表面上是如此,但實際上卻是以此麻痹袁世凱。

之后,在以此照常的見面中,蔡鍔突然說起了自己要離開北京城的計劃,希望小鳳仙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小鳳仙一直都記得蔡鍔對自己的恩情,所以一直想報答,于是便毫不猶豫的答應(yīng)了。隔天,蔡鍔照常來到了小鳳仙處,在那里待到了深夜,直到后半夜時,蔡鍔才慢悠悠的走出來。

跟蹤蔡鍔的人以為蔡鍔也是花天酒地的人,見狀也沒有懷疑,跟著蔡鍔就回到了家。但殊不知,此時的蔡鍔還在小鳳仙處,直到他們跟著小鳳仙和假蔡鍔都走了才迅速從戲曲班子的后門離開。
在那之后,蔡鍔就一直從事革命活動,偶爾小鳳仙那里也成為他的“根據(jù)地”,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小鳳仙也算革命者中的一員。

然而,天不遂人愿,這樣的情況還沒持續(xù)多久,蔡鍔就因病去世了。在葬禮的當天,小鳳仙特地去看了這位對自己有大恩的英雄,也時表達自己一直以來對他的情誼。
自那次之后,幾乎沒有人再見過她。而由于小鳳仙的名字是戲曲班子取的,所以也沒人再找得到多年以后她的蹤跡。

直到,1998年,一名聲稱是她女兒的人出現(xiàn)在相關(guān)部門的面前,通過她的敘述,我們才得以知道這幾十年小鳳仙的去向,以及經(jīng)歷。
原來,在蔡鍔死后,小鳳仙就改姓了張,之后就嫁給了東北的一位師長,兩個人雖然沒有太多的感情,但也算是相敬如賓。

但由于戰(zhàn)爭的原因,她的這一任丈夫不幸去世,她只能再次像蝴蝶一樣飛向外界,直到和一個姓陳的廚師再婚。
小鳳仙的一生跌宕起伏,在經(jīng)歷了與蔡鍔的相遇之后,她已經(jīng)難以忘記他的面容,所以即使后來她結(jié)過幾次婚,但還對蔡鍔的事記得十分清楚。

所以,在社會穩(wěn)定之后,她便設(shè)法和當時的戲曲名家梅蘭芳聯(lián)系,這才讓她與蔡鍔的這段往事公之于眾,繼而由眼前這個繼女將她的后半生告訴了當時的工作人員。
好在,鑒于蔡鍔與小鳳仙當年轟動一時的情誼,幾乎所有人都記得小鳳仙的名字,更記得蔡鍔,小鳳仙也算沒有白白付出。
參考資料:
蔡鍔——百度百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