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劍》中楚云飛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即便在不同陣營,但是愛國之心、軍事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可惜一人無法阻擋天下大勢,面對國軍不戰(zhàn)而逃,他也只能氣憤地說出一句“5萬多人,剛上線3天就垮了。就是5萬多頭豬,共軍抓3天也抓不完!”
這句話并非完全杜撰,在萊蕪戰(zhàn)役中,李仙洲的五萬多人三天就被解放軍消滅,氣得王耀武破口大罵“5萬多人,不知不覺在3天就被消滅光了,老子就是放5萬頭豬在那里,叫共軍抓,3天也抓不完呀!”
這事王耀武想不通,李仙洲也想不通。李仙洲還耿耿于懷的一個點在于部下幾萬人沒跑掉,為什么麾下一個軍長能只身逃脫,直到幾十年后才明白過來。

魯南戰(zhàn)役后,蔣介石不甘心立馬又制定了“魯南會戰(zhàn)”,決心調動23個整編師(軍)共30多萬軍隊夾擊臨沂地區(qū),迫使我軍進行會戰(zhàn)。
這次的陣容是絕對的豪華,南線是由歐震指揮的8個整編師20個旅,中線是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北線是王耀武兵團,兵分三路同時向魯南推進,還有蔣介石的親信陳誠親自坐鎮(zhèn)徐州督戰(zhàn)。
眼見敵軍氣勢洶洶,由陳毅率領的華東野戰(zhàn)軍秉承“存人失地,人地兩得”的思想決定先行撤退,主動放棄了臨沂。
這讓陳誠非常興奮,以為是我軍不戰(zhàn)而退是心生畏懼,占領臨沂的同時又發(fā)電報給蔣介石大肆吹噓“臨沂大捷”。
蔣介石也很高興想要“乘勝追擊”,命令南線繼續(xù)北進,并催促北線的王耀武南下,意圖來個南北夾擊一舉將華野殲滅在沂蒙山區(qū)。
王耀武不想去,他素來謹慎,而且知道華東野戰(zhàn)軍主力未損,進攻的風險太大,所以不愿出兵。

但是陳誠一再要求,甚至到最后說出“速即遵照前令執(zhí)行,無庸再瀆!”這種話,再抗命再一步只怕會是“撤職查辦”了,無奈之下王耀武只好讓手下副總司令李仙洲帶隊,率領兩個軍向新泰、萊蕪進犯。
李仙洲有點出師不利,本來是帶著12軍、46軍出發(fā),但12軍軍長霍守義不聽他指揮,王耀武只好換上了73軍,兩軍并行一攻萊蕪一攻新泰,最后在萊蕪城會合。
這兩條行軍路線的兩側都山巒重疊,只能從峽谷中的公路走,回旋的地域狹小,非常容易被打伏擊。王耀武開始也是考慮到這點所以不愿出兵,但是上級逼迫他也沒辦法,只能在心里祈求不要遇伏。
當然,祈求沒用,華東野戰(zhàn)軍一開始就決定了要先吃掉李仙洲這五萬人,粉碎陳誠的合擊企圖。
73軍很快就遭遇了華東野戰(zhàn)軍,一個師被殲,師長田君健也被擊斃。我軍如此大的動作讓王耀武察覺到了危險,連忙下令讓李仙洲轉移,先與其他部隊靠攏。

李仙洲得令后決定次日就突圍,46軍軍長韓練成卻表示仍有很多部隊在作戰(zhàn),現(xiàn)在太過分散,拋下士兵就跑,以后誰還賣命?
李仙洲覺得這話有道理,決定次日整頓一天,后天吃過早飯再出發(fā)。就這樣李仙洲兵團幾乎待在原地一天。
待接到命令的第三天,李仙洲大軍正要出發(fā),韓練成突然說46軍有一個團被包圍了,撤不下來,要過去指揮。李仙洲感慨他如此仗義實在少有,便對他說“你快去,我們在這等你。”韓練成就帶著一個警衛(wèi)排走了。
左等右等,一直等了50多分鐘,期間李仙洲屢次派人去找韓練成都沒能找到,73軍軍長韓浚再三請求之下,大軍才出發(fā)。也是這50多分鐘,華野三、四個團跑步趕到了吐絲口一線增設火力點,完成了口袋陣。
一路上李仙洲還不斷對左右說:韓練成如此體恤部下,我們卻拋下一個軍長撤退,這像什么話???

大軍走到吐絲口一線,華野大軍突然殺出,李仙洲兵團迅速被分割切斷,73軍和46軍本來指揮系統(tǒng)就不和,46軍軍長又不在,最先潰散,其后亂兵各自為戰(zhàn)。
最終國軍六萬余人被殲,李仙洲本人也做了俘虜,被關進戰(zhàn)犯管理所。得知這個消息后,王耀武說出了那句名言,連蔣介石也罵了人“行軍連個側翼警戒哨都不放,幾十年軍事生涯腦花都長豬頭上去了”。可謂氣極。
但是韓練成卻只身跑出去了。
韓練成回到南京先找到白崇禧,白崇禧沒有懷疑,對他一番安慰還讓他好好散散心。隨后韓練成又去見了蔣介石。
中原大戰(zhàn)時期,蔣介石在商丘火車站被馮玉祥騎兵包圍,身邊只有少量部隊,差點就交代在那里了,韓練成率領一個獨立團火速救駕,才讓蔣介石脫險。
中原大戰(zhàn)是讓蔣介石地位穩(wěn)固的一戰(zhàn),所以韓練成這次救命之功意義很大,也讓蔣介石對他非常信任。
即便萊蕪之戰(zhàn)蔣介石罵了李仙洲,但絲毫沒有怪罪韓練成的意思,反而對他寬慰“一俟跑出,即刻返京,極其忠勇可嘉”,又任命韓為委員長侍從室高級參謀。并且在報刊上宣傳韓練成是“只身突出重圍”的英雄。

李仙洲那邊就比較慘了,他們這些國軍將領都被送進了戰(zhàn)犯管理所改造,雖然都是俘虜,但依然有鄙視鏈。
仗打得越差自然在鄙視鏈的越下層,李仙洲近六萬大軍三天報銷,很長時間都是被其他俘虜鄙視的對象,直到遼沈戰(zhàn)役的廖耀湘來拯救了他。
李仙洲前后改造了26年,1973年被特赦后還去了一趟萊蕪,故地重游又引起了他的思緒,當時就對身邊人說:我6萬大軍都殺不出一條路,韓軍長是怎么只身突圍的?
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多年,后來在北京才被解開。
某次李仙洲去北京開會,遇到一位中央領導人,當時領導人就問他“你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的嗎?”李仙洲就把那個問題再說了一次。
領導人大笑回道“韓練成同志就在北京,你們很快就可以再見?!?/p>
過了幾天,韓練成找到了李仙洲的住址,對他在萊蕪戰(zhàn)役中受傷表示歉意,隨后將自己的事跡和盤托出。
原來韓練成早就與我軍有聯(lián)系,他那些行為都是故意的,戰(zhàn)斗開始后,他就率領警衛(wèi)排先躲了起來,后來通過聯(lián)絡員引到了新華社前線分社駐地,與陳毅、唐亮進行了一次會晤。
是韓練成自己認為身份沒有暴露,憑借白崇禧的欣賞和蔣介石的信任,回南京不會有事,他說“我回南京再組織一個師、一個軍,再給你們送些美式裝備來?!?/p>
陳毅本來不贊成他回去,只是韓練成去意已決,只好安排了一輛吉普車帶著他先到青島再去上海,最終轉回南京。這就是他“突圍”的過程。
韓練成后來潛伏在國民黨中許久,孟良崮等戰(zhàn)役中也做出過貢獻,直到1948年11月,因何應欽掌握了韓練成在萊蕪戰(zhàn)役“通共”的確鑿證據(jù)才前往了解放區(qū)。

此后韓練成歷任解放軍第一野戰(zhàn)軍副參謀長、蘭州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等職。
1955年授銜之時周總理本來認為要給他授予上將軍銜,韓練成卻沒有接受,他對周總理說:“和平建國我就該功成身退了,還爭什么上將、中將?何況你是最了解我的人,我是什么起義將領?再說,我干革命本來就不是為著功名利祿?!?/p>
最終韓練成被授予了中將軍銜,當時組織按起義將軍待遇給他發(fā)的金條,他推辭幾次收下后,轉身又一次性交了黨費,真是高風亮節(ji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