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還想去有風(fēng)的地方
春天,一半春光,一半花香,還有一半是什么呢?那一定是用來做蒸菜的青青的葉、嫩嫩的芽。經(jīng)歷了一個胖乎乎、圓滾滾的冬天,減肥無疑是春季的當(dāng)緊大事。減脂食譜中,怎能少了河南人的蒸菜呢?

用于蒸菜的食材均是家常菜蔬,有些還取之于野菜行列,可謂是最素樸的原料烹飪出最營養(yǎng)美味健康的食物。蒸菜保留了食物最原始的本味,飽含著田園最質(zhì)樸的純真,味道清淡,亦菜亦飯。
春天,大量葉類蔬菜上市,它們富含維生素、鈣和其它微量元素,有些綠葉蔬菜的鈣含量與牛奶旗鼓相當(dāng),甚至超出牛奶,葉類蔬菜是做蒸菜的好原料。
蒸菜少油無糖不煎不炸,沒有油煙,只需要將菜洗凈,拌上玉米面或是小麥面,放在蒸鍋上蒸上幾分鐘,出鍋后澆上蒜沫、鹽、小磨香油調(diào)拌均勻,幾分鐘就好。不需要在灶臺前守著,也不需要考究的工序和復(fù)雜的造型。刀功如何,更是無需糾結(jié),簡直是又懶又需要減肥人的不二之選。
春天,嫩綠的榆錢團團簇簇綴滿枝頭,捋下來生吃,清甜爽脆,若是做成蒸菜,就成了饞人的美食。乾隆皇帝曾對榆錢贊譽有加:“湯官十字不須夸,榆莢登盤脆熨牙。未必八珍輸此葉,要將風(fēng)物識農(nóng)家”。
槐花也是做蒸菜的上等材料,蘇軾說“槐林五月漾瓊花,郁郁芬芳醉萬家。春水碧波飄落花,浮香一路到天涯”。生吃槐花,入口甜香,拌上面粉蒸食,便是美味的麥飯,也就是蒸菜。

除了榆錢、槐花,田野里的薺薺菜、蒲公英、面條棵、茼蒿都是蒸菜的好原料,可以說,在幅員遼闊的河南,簡直是無菜不蒸。
“綠暗紅稀春已暮,燕子銜泥,飛入垂楊處”。一入夏,可供俏廚娘蒸的食材更多了。夏天的灰灰菜、馬齒莧,豆角,茄子,莧菜(玉米菜)都是蒸菜的原料。
盛夏時,天氣炎熱,菜菜們都開始瘋長起來,長長的豆角兩兩成雙掛在藤蔓間,彎彎繞繞的模樣,像極了田園里的詩行。
清人吳偉業(yè)有詩云:“綠畦過驟雨,細束小虹蜺。錦帶千條絲,銀刀一寸齊”??坍嫵隽硕菇莻兓顫姖姷厥幥锴У哪?。把豆角頭尾掐掉,老豆角扯掉邊筋,切成寸段,拌上面上鍋蒸后澆上蒜汁,誰能不愛呢?

作家池莉曾寫過一篇關(guān)于晚秋茄子的做法,將秋茄下鍋,配上辣椒,美其名曰“絕代佳人”。茄子吸油,這種吃法并不健康,俗話說:“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說到茄子的營養(yǎng)吃法,還得數(shù)蒸茄子。
夏天的白茄肥嫩如玉、紫茄色如眉黛,摘取一顆,連面都不用拌,直接上鍋蒸軟綿了,取出劃開,放上料汁,配上香甜晶瑩的東北大米,一口下去,哎呀,吃出了盛夏的味道哎。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想起莫文蔚那首《盛夏的果實》:“也許放棄,才能靠近你。不再見你,你才會把我記起。時間累積,這盛夏的果實,回憶里寂寞的香氣?!备枨錆M了惆悵和遺憾,好在大口吃蒸茄子的我從沒吃出惆悵和傷感,只有滿足和甜蜜。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氣溫驟降,秋燥來襲,秋天是容易上火的日子,這時候安排上蒸菜是最合適不過。
“蘇軾說:“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這里的“蘆菔”即蘿卜,蘿卜經(jīng)秋霜浸潤更加甘甜,將蘿卜用擦子擦成絲,如玉似雪,上鍋蒸制后的蘿卜口感鮮嫩,別具風(fēng)味。
“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fēng)味月為香”。秋天的蓮藕亦是蒸菜的好食材,蓮藕有著露水的風(fēng)味、月色的清香,色白如玉,香糯可口,用來做蒸菜,可搭配排骨、五花肉,肉味香濃,蓮藕清甜,若是再鋪些荷葉佐味,是不是更顯“露為風(fēng)味月為香”的雅致呢。
“撥雪挑來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濃”。范成大這樣贊美冬日的白菜,“塌地菘”即冬日經(jīng)霜的白菜,詩人贊其味道鮮美如蜜藕。蒸白菜以霜打后的白菜為佳,葉軟味甘,正應(yīng)此詩。山藥綿軟甘潤,南瓜甜香綿密,每一口下去,都像是冬天的甜言蜜語。
其實,在過去,河南人民的蒸菜遠沒有今天這么風(fēng)雅,在特殊年代里,河南人民把糧食上交給了國家,以植物的葉芽來充饑,嘗試一切可以果腹的食物,形成了今天的蒸菜,可以說蒸菜對于河南人來說,是青黃不接時的無奈之舉。蒸菜里,藏著河南人的大愛和智慧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