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表里山河,人杰地靈,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滋養(yǎng)著這片土地,也孕育出獨具特色的三晉生活風貌。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嘮嘮咱山西人獨有的那些習慣,說不定看著看著,你就會忍不住點頭,心里念叨:“對對對,我家就是這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常起居中的山西印記

要聊山西人的獨特習慣,自然得從每天的日常生活點滴說起,那雷打不動的午睡、放不下的護臍執(zhí)念,還有丟不掉的 “二股筋”,每一樣都透著濃濃的山西味兒~

雷打不動 中午必須瞇一會兒

一到中午,山西人就愛找個地方瞇一會兒,這份對午睡的熱愛,仿佛成了這片土地上獨有的“規(guī)則怪談”

不管是家里、單位還是公園長椅,只要條件允許,都能成為山西人的“午間休息室”,甚至連家里養(yǎng)的雞、路邊的流浪狗,還有動物園里的老虎,都紛紛加入這場午睡的盛宴,倒頭就睡,不分你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午睡在山西還是一項“家庭作業(yè)”,每個山西孩子都有被老師要求讓家長簽字“已午睡”的記憶,不管多調(diào)皮貪玩,都得被家長摁上床老老實實午睡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睡覺不護肚臍?那可不行!

在山西,無論春夏秋冬,很多人睡覺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一定要蓋好肚臍。

在老一輩的觀念里,肚臍是人體比較薄弱的部位,容易受涼,一旦肚臍受涼,就可能會引起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所以,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大家也會在肚子上搭一條薄毛巾或者蓋一層薄被單,以保護肚臍不受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甚至有人說,如果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片樹葉,也會蓋在山西人的肚臍眼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省衣“二股筋”

四季相伴的貼心“搭子”

別管山西人外邊穿啥,里面必有穿了N年的“二股筋”,而且“腰腰”必須塞進秋褲里,把肚臍眼護住,防止漏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春季里,它輕柔貼身,既便于活動又不失保暖;夏日炎炎,它能有效吸汗排濕,保持身體干爽;秋風送爽時,它又能靈活搭配,護住腰腹,抵御初秋的涼意;而到了冬季,作為內(nèi)搭,它同樣能夠緊貼肌膚,為身體提供一層溫暖的屏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餐桌上的山西風情

在山西,獨特的地域文化不僅滲透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在人們最為熟悉的餐桌上,也有著獨屬于山西的特色習慣~

面湯收尾,原湯化原食

山西人愛吃面,這是出了名的。刀削面、饸饹面、拉面……任你花樣再多,吃完面,還有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喝面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小紅書@楊鳴女孩

這叫“原湯化原食”,老一輩人都這么說,喝了面湯,胃里舒坦,消化也好。一大碗面下肚,再喝上幾口熱乎乎的面湯,打個飽嗝,那叫一個滿足 ~

省湯米湯 每日的溫暖陪伴

在山西的一日三餐里,早晚餐里必有一頓是米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早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米湯,搭配上饃饃、炒土豆絲,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晚上,喝上一碗濃稠的米湯,就著幾個小菜,讓人感到無比溫馨愜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山西云媒體

米湯,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山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載著家的味道和溫暖的回憶。

在山西 飲料是趁熱喝的

在山西這片土地上,沒有一罐飲料能逃脫被加熱的命運。就連那些冷柜中常見的碳酸飲料,一到山西人的手里,也得來個“溫暖變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別是逢年過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搬出大桶可樂,再切上幾片生姜,一股腦兒丟進鍋里,咕嘟咕嘟煮上一陣,那甜中帶點微辣的獨特風味,簡直是團圓宴上的最佳拍檔,暖身又暖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小紅書@阿寒飽飽

不僅如此,山西人還特別愛給冷飲泡個“熱水澡”。不銹鋼大盆里,十幾罐杏仁露排排坐,泡著熱水,溫溫的,喝起來別提多舒服了。

離了醋 吃飯都不香~

在山西人家的飯桌上,雞鴨魚肉皆可缺席,唯獨醋瓶子,那是雷打不動的 “常駐嘉賓”。醋,堪稱山西人餐桌上當之無愧的主角。吃面條得倒醋,吃包子得蘸醋,炒菜也得放醋,幾乎頓頓飯都離不開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迎澤發(fā)布

在山西,醋絕非普通的調(diào)味品那么簡單,它已然成為山西獨特飲食文化的鮮明標志,聞名遐邇的山西老陳醋,那獨特醇厚的酸香味兒,讓山西人的每一頓飯都變得有滋有味。

山西人對醋這份執(zhí)著熱愛,背后蘊含的不僅僅是對獨特口味的鐘情,更飽含著對家鄉(xiāng)飲食文化深深的眷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山西人文化基因里的永恒烙印

日常起居的生活習慣只是山西文化的冰山一角,而星羅棋布的古建筑才是這片土地靈魂的深沉注腳。踏入三晉大地,隨處可見古建、古樹,每一座建筑都承載著千年的故事。村村可見的古廟,廟中矗立的戲臺,宛如歷史的守望者,見證著滄海桑田,更是山西人精神信仰的堅實承載。

山西的戲臺風格各異,飛檐斗拱的氣勢恢宏,小巧的精致典雅,木雕、磚雕、石雕精美絕倫,盡顯傳統(tǒng)工藝之精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小紅書@白狐公子

過去,逢重要節(jié)日、廟會或家族慶典,戲臺上鑼鼓喧天,晉劇、蒲劇等輪番上演,生旦凈末丑演繹世間百態(tài)。臺下觀者如堵,沉浸劇情,喝彩不斷。戲臺不僅是表演舞臺,更是山西人交流情感、傳承文化之處,承載著無數(shù)歡樂與情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

此外,前段時間李誕談及山西之行的感受時感慨道:“山西好看的東西太多,一看一個不吱聲”……

確實如此,應縣木塔巍峨,全塔無釘,歷經(jīng)千年風雨不倒,盡顯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喬家大院院落錯落,一磚一瓦訴說晉商輝煌,藏著家族興衰;平遙古城城墻綿延,城磚被歲月磨得光滑,見證過商貿(mào)繁華與戰(zhàn)火紛飛;五臺山古剎香煙繚繞、梵音陣陣,殿宇恢宏……

這些古建筑,或莊重肅穆,或精巧典雅,或氣勢磅礴,它們是山西歷史文化的生動注腳,深深烙印在每一個山西人的文化 DNA 里,成為山西人內(nèi)心深處最堅實的文化根基與驕傲,承載著山西人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來源:人說山西好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