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富商用50塊大洋,買了張大千的一幅畫,回家一看,竟然是假的。可是,富商非但不生氣,還邀請張大千到家里做客。誰料,張大千一見富商千金,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口中大喊道:“求您教我畫畫!”
張大千,原名張正權(quán),1899年出生在四川內(nèi)江一個讀書人家。家里書多畫多,父親是個秀才,哥哥張善孖也愛畫畫。張大千從小跟著哥哥學(xué)畫花鳥,十幾歲就畫得像模像樣,家里人都說他有天分。后來,他跑去日本京都學(xué)染織工藝,順便研究古畫,回國后落腳上海。那時候,他還年輕,沒啥名氣,日子過得緊巴巴。為了吃飯,他開始仿古人的畫,靠賣贗品混口飯吃。憑著好眼力和硬功夫,他的仿畫做得真假難辨,在上海灘賣得還不錯。
再說李秋君,1900年出生,上海富商李茂昌的女兒。李茂昌靠賣絲綢發(fā)了家,家里不缺錢。李秋君從小聰明,喜歡詩畫,家里請了老師教她。她專攻花鳥畫,畫得細膩又有味道,在上海有點小名氣。她不光會畫,還愛跟文人聊天,參加雅集,挺有見識。富家女本可以享福,可她偏愛藝術(shù),不甘心當個花瓶。
1922年春天,李茂昌逛畫肆,花50塊大洋買了幅“石濤”的山水畫,覺得挺值?;丶液?,李秋君一看就說這畫是假的,筆法不夠硬,像是仿的。李茂昌有點失望,但聽女兒說畫畫的人手藝不錯,起了好奇心。他托人打聽,得知畫是張大千做的,就派人請張大千到家里來。張大千心里發(fā)虛,怕挨罵,可還是硬著頭皮去了。
到了李家,張大千一眼被墻上的《荷花圖》吸引住了。那畫墨色淡雅,層次分明,既有勁道又有靈氣。他聽李茂昌說是女兒李秋君畫的,驚訝得不得了。跟李秋君聊了幾句,他發(fā)現(xiàn)她對畫藝見解很深,遠超自己平日的水平。聊著聊著,他覺得自己差得遠,干脆跪下求她教畫。李秋君沒收他為徒,但答應(yīng)一起交流。從這天起,兩人因為藝術(shù)搭上了線。
張大千和李秋君開始常聚在一起聊畫。他們聊筆法,談意境,彼此欣賞。張大千佩服李秋君的才華,李秋君也看重張大千的努力。時間久了,兩人有了感情。李茂昌看在眼里,想撮合他們,可張大千說自己有家室,不能再娶。李秋君也不想為難他,倆人就認了兄妹,定了“三妹”“八哥”的稱呼。張大千還把一個女兒過繼給李秋君,讓她有個伴。
1929年,張大千在上海開了畫校,李秋君常去幫忙,兩人配合得挺好。可到了1937年,上海打仗,張大千帶著家人回了四川,李秋君留在上海。從此,兩人靠書信聯(lián)系,聊畫也聊生活。1949年,張大千去了海外,跟李秋君斷了音訊。1950年代,他回上海一趟,跟李秋君見了面,還一塊選了墓地,想以后葬在一塊。可他后來沒回成國。
1971年,張大千在香港辦畫展,聽說李秋君前年去世,難過得跪地大哭。他晚年住在臺灣,院子里種滿蘭花,1983年去世,84歲。李秋君晚年也在上海教畫,1971年去世,71歲。她倆的畫常被拿來一塊展,山水花鳥搭得剛好。他們的情誼沒被時間沖淡,留在了畫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