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與居民生活方式變遷,我國高血壓發(fā)病年齡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
中青年高血壓
尚未得到足夠重視!
長期以來,公眾對中青年高血壓的關(guān)注明顯不足。由于中青年高血壓多呈“隱匿性”,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加之患者發(fā)病初期往往對高血壓危害認識不足、對用藥有顧慮,導致中青年高血壓人群知曉、治療、控制率低下的問題尤為突出。2018年中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jiān)測顯示,我國中青年高血壓人群,約七成以上患者不知曉自身的高血壓狀況,控制率更是不足10%。
與老年患者相比,中青年患者的高血壓持續(xù)時間短,靶器官損害較少,短期(5~10年)心血管風險相對較低,但由于其預期壽命更長,長期(>10年)及終生風險更高。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規(guī)范管理,才能降低未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守護健康人生。

二、中青年高血壓的
表現(xiàn)特征
1.癥狀不典型:大多數(shù)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發(fā)病初期無明顯癥狀,部分因頭暈、頭痛、耳鳴、乏力就診時被發(fā)現(xiàn)。
2.輕度高血壓居多,以舒張壓升高為主,收縮壓正?;騼H輕度升高。
3.合并超重/肥胖及代謝異常比例高: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關(guān),包括超重/肥胖、血脂異常、糖代謝紊亂、高尿酸血癥等。
4.血壓監(jiān)測不足:因工作繁忙、社交應酬等原因,中青年患者家庭血壓自測的比例偏低。
5.治療依從性差:由于工作和生活壓力大、擔心降壓藥物副作用等,部分中青年患者常自行減藥、停藥,導致血壓控制較差,甚至不及老年高血壓患者。

三、中青年高血壓,可以
優(yōu)先采取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至關(guān)重要。在中青年階段及早干預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血壓,遏制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以運動為例,相比老年人群,中青年人群能耐受較長時間和較高強度的鍛煉,從而更好地控制體重、提升心肺功能,促進心理健康,有效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如血壓僅輕度升高(<160/100mmHg,1級高血壓),可在生活方式干預數(shù)周后,如血壓仍未達標再啟動藥物降壓治療。但如果血壓≥160/100mmHg(2級或3級高血壓)、心血管病高?;颊邞⒓磫铀幬锝祲褐委?。
1.限制鈉鹽:培養(yǎng)清淡飲食習慣,建議控制每人每日食鹽量小于5g(約一啤酒瓶蓋的量)。
比如:在家烹飪時推薦使用定量鹽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選用新鮮食材,利用天然調(diào)料(如辣椒、大蒜、醋、胡椒等)增添味道,以減少對咸味的依賴;合理運用烹調(diào)方法,例如烹制菜肴可以等到快出鍋時或關(guān)火后再加鹽,實現(xiàn)保持同樣咸度的情況下,減少食鹽用量;注意隱性鹽問題,減少使用雞精、味精、醬油等含鈉量較高調(diào)味料;避免或減少食用火腿、熏肉、泡面、各類炒貨和腌制品等含鈉量較高的加工食品。
2.控制體重:建議將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控制在18.5~23.9kg/m2之間;腰圍男性小于90cm、女性小于85cm。
3.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控制總能量攝入,堅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適量的膳食模式,保證每日蔬菜攝入不少于500g,水果攝入200g~350g,減少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入,提高不飽和脂肪酸攝入比例,盡量避免反式脂肪酸攝入。
4.戒煙限酒:戒煙并遠離二手煙,盡量不飲酒,若飲酒則每天控制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5克。
5.堅持體育鍛煉:有氧運動為主,抗阻運動為輔,也可以進行配合進行冥想與呼吸訓練、柔韌性與拉伸訓練等;建議每周進行5~7次、累計150~300分鐘的步行、慢跑、騎車、游泳等中高強度有氧運動,降壓效果最好;無運動習慣者,應適度量力、循序漸進增加運動時間。
6.減輕精神壓力:保證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通過瑜伽、冥想、太極拳或其他減壓練習,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時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健康科普
作者:流病辦 王琦琦、劉長萍
審核:馬會來
編輯:楊紫萱、張林林
監(jiān)制:姚建義、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權(quán)圖庫,轉(zhuǎn)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quán)。
1.
2.
3.
快點“一鍵三連”,
一起健康生活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