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17日,在越南戰(zhàn)俘營關押了5年的美軍中校羅伯特·斯特爾姆回到祖國、走下飛機的一幕,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開心的飛奔向他,然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
羅伯特·斯特爾姆是個硬漢,出身軍人家庭,從小就迷上了飛機??歼M美國空軍學院后,他靠著過硬的技術和不服輸?shù)男愿?,一路爬?a class="keyword-search" >中校。60年代,越南戰(zhàn)爭打得火熱,他被派到前線,開著戰(zhàn)斗機執(zhí)行任務。那時候,危險是他甩不掉的影子。1967年10月27日,他飛去轟炸河內,結果飛機被導彈擊中,跳傘逃生后還是被敵軍抓了。從那天起,他被關進河內那臭名昭著的監(jiān)獄,外號“河內希爾頓”。
監(jiān)獄的日子不是人過的。吃的只有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米湯,偶爾還有發(fā)霉的面包,餓得他從75公斤瘦到45公斤。牢房又冷又潮,睡覺都得蜷著身子。看守還經(jīng)常動手,一次審訊把他胳膊打脫臼,疼得他好幾天動不了??伤固貭柲窙]崩,他跟同屋的海軍飛行員約翰·麥凱恩互相撐著,用敲墻的方式聊幾句,靠著對家人的念想熬過來。五年,整整五年,他沒放棄過回家的希望。
1973年3月17日,他終于熬出頭了。軍機落地,他穿著軍服走下舷梯,腳踩著美國的土地,心里估計五味雜陳。機場上,妻子洛麗塔帶著四個孩子等了好久,看到他下來,一家人立馬沖過去抱成一團。大女兒15歲了,哭得稀里嘩啦,兩個兒子喊著“爸爸”,小女兒死死摟著他脖子。那一刻,所有的苦好像都值了。攝影師維達拍下了這張照片,起名叫《迸發(fā)的喜悅》,后來還拿了普利策獎。照片傳遍全國,成了戰(zhàn)爭結束的一個標志。
可這張照片背后的故事,沒人想到會這么扎心。第二天早上,洛麗塔把一??的笑臉攢滿了一臉,遞給斯特爾姆一封信。信是半年前寫的,里頭寫著她在他被俘的五年里,跟他最好的朋友搞上了,還說要離婚,嫁給那家伙。這消息對斯特爾姆來說,比監(jiān)獄里的毒打還狠。他拼了命撐過五年,腦子里全是老婆孩子的臉,結果等來的卻是背叛。最親的人和最信賴的朋友,雙雙捅刀子,那種痛沒法形容。
剛回來的他還沒緩過勁兒,身體虛得不行,心里卻更亂。五年戰(zhàn)俘營的折磨,讓他瘦得皮包骨,胳膊的舊傷一到陰天就疼。可比起這個,家人的背叛更要命。洛麗塔不是什么壞人,但她也沒能扛住五年孤單寂寞的日子。至于那個朋友,曾經(jīng)是斯特爾姆最信任的戰(zhàn)友,現(xiàn)在卻成了插他一刀的人。這事兒擱誰身上,都得崩潰。
斯特爾姆腦子一片空白,站那兒半天沒動靜。他想過干脆一走了之,可一想到四個孩子,他又咬牙撐住了。大女兒已經(jīng)懂事,哭著求他別走,兩個兒子還小,懵懵懂懂地拽著他衣角,小女兒抱著他腿不撒手。孩子們啥也沒干錯,他不能扔下他們不管。
接下來的日子不好過。他跟洛麗塔沒啥話可說,家里氣氛冷得像冰窟。洛麗塔堅持要走,收拾東西搬去跟那家伙一起過。斯特爾姆沒攔,也沒吵,默默簽了離婚協(xié)議。他不想讓孩子們夾在中間受罪。房子留給了洛麗塔和孩子,他自己搬出去租了個小公寓,簡單得就一張床一個桌子。
可他沒垮。每天早起,去基地報到,申請復職。身體雖然差,但腦子還靈。他知道,自己得活下去,給孩子們當個靠得住的老爸。慢慢地,他開始跟孩子們見面,周末帶他們吃飯、看電影。大女兒懂事,經(jīng)常給他打電話,聊聊學校的事兒。兩個兒子黏他黏得緊,小女兒老嚷著讓他講戰(zhàn)俘營的故事。他盡量讓自己看起來正常點,不想讓孩子們擔心。
工作上,他也咬牙頂著。空軍看他狀態(tài)不好,先給他安排了個文職崗位。他不挑,能干活就行。身體差歸差,經(jīng)驗還在,同事們挺敬重他。過了一年多,他體檢稍微好點,又開始飛低強度任務。坐在駕駛艙里,他總算找回點當年的感覺。
至于洛麗塔和那個朋友,后來聽說他們結了婚,日子過得還行。斯特爾姆沒恨也沒怨,提都不提這茬兒。他跟朋友圈徹底斷了,怕一碰面就控制不住自己。至于洛麗塔,孩子們的份上,他保持了最基本的禮貌,見面點頭就算招呼。
時間長了,他心里那道疤沒好全,但至少不流血了。孩子們長大了,大女兒考上大學,兩個兒子一個學修車一個當兵,小女兒念高中成績不錯。他沒再找對象,覺得自己這輩子夠嗆能相信誰了。日子平淡,起碼穩(wěn)當,他挺知足。
回頭想想,五年戰(zhàn)俘營的苦,他扛住了。家里的變故,他也熬過去了。有人說他傻,放著仇不報,有人說他強,換別人早散架了。他自己沒啥想法,就是覺得,活著就得往前走,跌倒了爬起來,別回頭。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