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傳來一聲巨響,一架圖-22M3遠程戰(zhàn)略轟炸機,在執(zhí)行飛行任務時發(fā)生故障撞上電線墜毀,雖然有四名機組人員彈射逃生,但還是有一名飛行員不幸遇難,另外還有200多戶居民,因為電線被撞斷發(fā)生大范圍停電事件。盡管事故原因十分清晰,但是正是因為如此,才暴露出俄羅斯空軍現代化過程和繁重戰(zhàn)備下的諸多問題。

圖-22M3作為1989年服役的冷戰(zhàn)老兵,一直是俄羅斯空中威懾的核心力量。由于采取可變后掠翼設計,圖-22M3最高速度高達2300公里,續(xù)航距離也有7000公里,且由于較小的體型和靈活的設計,圖-22M3戰(zhàn)略轟炸機不僅能掛載核彈頭低空突襲,還能作為巡航導彈運載機執(zhí)行常規(guī)對地任務,掛載反艦導彈充當航母殺手。

作為俄軍現役的主力轟炸機,圖22M3擁有一些亮點。它采用可變后掠翼設計,機翼后掠角可在20度到60度之間調整,以適應不同飛行階段的需求。最大起飛重量可達 124噸,裝備兩臺 NK-25加力渦扇發(fā)動機,最大飛行速度能夠達到2.3馬赫,航程可達9000公里左右,載彈量為25噸??梢詳y帶多種武器,包括Kh-22M/N、Kh-15P、Kh-101等導彈以及各種常規(guī)炸彈。

但在現代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圖-22M3的缺點逐漸凸顯。隱身性能是其最為突出的短板。在現代防空體系中,雷達是探測空中目標的重要手段。而圖-22M3采用常規(guī)氣動布局,機身外形缺乏對雷達波的優(yōu)化設計,沒有采用如F-117、B-2等隱身飛機那樣的特殊外形和吸波材料。

其龐大的機身和復雜的結構導致雷達反射面積較大,在面對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時,很容易被探測到。這使得它在執(zhí)行任務時,生存能力大大降低。例如,在俄烏沖突中,烏克蘭裝備的一些先進防空系統,如 “山毛櫸” 等,就對圖-22M3構成了嚴重威脅。在沖突中,圖-22M3不得不盡量在己方防空火力掩護范圍內活動,大大限制了其作戰(zhàn)效能的發(fā)揮。

航電系統的落后也制約了圖-22M3的作戰(zhàn)能力?,F代戰(zhàn)爭對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傳輸能力要求極高。先進的航電系統能夠讓飛機快速準確地獲取戰(zhàn)場態(tài)勢信息,實現精確打擊。但圖-22M3的航電系統在設計之初就沒有達到同時期美國轟炸機的水平。其雷達探測距離有限,對低空目標的探測能力不足;導航系統精度較低,難以實現高精度的遠程奔襲。

精確打擊能力不足也是圖-22M3的一大問題?,F代戰(zhàn)爭強調在防區(qū)外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以降低己方飛機的風險。先進的轟炸機如美國的 B-2、B-52H等,都具備在遠距離發(fā)射高精度巡航導彈的能力。而圖-22M3雖然能夠攜帶一些導彈,但在導彈的精度和射程方面與現代先進水平存在差距。

機體老化問題也嚴重影響了圖-22M3的性能和可靠性。目前俄羅斯空天軍裝備的圖 - 22M3 大多是蘇聯時期生產的,服役時間長達數十年。飛機的機體結構、發(fā)動機等關鍵部件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和飛行,已經出現嚴重老化,這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俄羅斯空天軍在最近幾年,因為機械故障損失了好幾架圖-22M3轟炸機。

俄烏沖突期間,圖-22M3是除圖-95遠程轟炸機之外,出勤率最高的戰(zhàn)略轟炸機。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圖-22M3的事故率,才居高不下。現代空軍其實只需要一種戰(zhàn)略轟炸機,那就是大翼展大載荷的洲際轟炸機,而圖-22M3定位不上不下,早就應該被蘇-34取代。并且,從1989到2025,圖-22系列服役已達36年,對于一款采取可變后掠翼的飛機來說,實在是太久。俄軍也是時候發(fā)展新的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并采購更多的蘇-34戰(zhàn)斗轟炸機,將圖-22M3解放出來,使其退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