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佛說遺教經(jīng)》說

嗔心甚于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

劫功德賊,無過嗔恚

《大智度論》則說

嗔為毒之根,嗔滅一切善

五毒中后果最嚴重的就是嗔恨心

讓人損失功德、失去福報

有一位沙門,因事外出,行經(jīng)一片草地時,驀然聽到有人在叫:“道人!和尚!和尚!”

沙門吃了一驚,左右環(huán)視,都沒有人啊?

“沙門!我在這里!”

沙門循聲直望,赫!是一條大蛇,就垂掛在樹枝間。

“請勿怖畏!沙門!你能為我誦經(jīng),讓我脫此罪身!”

“我?”沙門原是慈悲為懷,只是,對著一條會說話的大蛇,實在是……

“道人,你聽過阿耆達王不?”

沙門定了定心,頷首,說:“聽過?!?/p>

“我就是呀!”

“噫!怎么可能?阿耆達王廣造寺廟、立佛塔,供養(yǎng)三寶的功德,巍然如山,算來該轉生天上,怎會墮人蛇身?”

“唉!”大蛇深嘆了ー口氣,“我在臨命終時,旁邊侍候的仆人,拿著一把扇子,不小心失手墮在我臉上,我怒極,只此嗔恨心一念,而讓我受了蛇身的業(yè)報?!?/p>

沙門聽了,不禁汗毛倒豎,只因一念嗔心,竟……

接著,沙門即為蛇說佛經(jīng),大蛇生起大歡喜心聽受著,不食七日,命終生天。

沙門回到寺里,早忘了此事,過了數(shù)個月后,有天,寺院周遭竟陸續(xù)下許多花雨……

眾僧詫異極了,都跑出寺外觀看,正當此時,虛空中有一陣陣悅耳的妙音,傳了下來:“我是阿耆達王,承蒙道人之恩,為我說法,得生天上,現(xiàn)今散花報佛恩?!?/p>

嗔恨心,通俗一點講,就是容易生氣,并且怪責、怨恨別人。生起嗔恨心的人,剎那之間就能改變自己身邊的氣場,可以使得周圍的空氣中彌漫種種恐怖的氣氛,并使得處在這個氛圍中的人感覺到不適。

而且,佛教嗔心分為“有理嗔”和“無理嗔”。有理時,得理不饒人;沒有理時,也強占三分,自我包庇。

所以修行人當知道自己習氣很重,智慧也不是很究竟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謙虛、虛心,這個嗔心的火自然就會熄滅掉很多。

佛陀成道以后開示我們說:一切眾生皆能做佛,但由于眾生強烈的我執(zhí),天天以自我為中心產(chǎn)生的貪、嗔、癡惡業(yè)就如同高山一般,無法積聚善法來積聚法水,來滋養(yǎng)我們的慧命,障礙了我們的自性。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應當時時由內(nèi)心生起恭敬,用身口意,像普賢菩薩一樣普遍地禮敬諸佛,才能不斷柔軟我們的身心,去除貢高我慢的障礙,并生起清凈的恭敬心及信心等善法,以此栽培成佛的善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