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原本是明朝守邊總兵,麾下有一支天下頂級戰(zhàn)力的關寧鐵騎。

后來李自成干掉了

于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吳三桂與部將(影視劇形象)

原本清廷是想用云貴這個爛攤子,消磨掉吳三桂的精銳,然后再收編接手,讓他做一個無實權的異姓王爺。

因為云貴當時有幾大問題,是滿清朝廷都無法有效解決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南明朝廷

一是南明小朝廷。盡管崇禎帝已經(jīng)魂歸煤山,留下血書。但反清復明的勢力依然強大,尤其是五個南明小朝廷:弘光政權、隆武政權、魯王監(jiān)國、紹武政權及永歷政權。其中勢力較大的永歷政權便是在云貴地區(qū);

二是云貴地區(qū)由土司負責,被分割成數(shù)個較大勢力,在當?shù)仡H有威望,而且均為世襲,朝廷對他們幾乎沒有控制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云貴地區(qū)

三是周邊小國趁著明清政權交替之際,虎視眈眈,地緣情況極為復雜;

四是云貴地區(qū)在當時開發(fā)程度較低,山林茂密,交通不便,有大量的荒地,生產(chǎn)力極為低下。

但是萬萬沒想到,吳三桂實在能力太強了。幾大難題,舉手投足之間便全部解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永歷帝(影視劇形象)

首先,解決永歷帝

當時的永歷帝已經(jīng)逃到緬甸,連清廷都放棄了對永歷帝的征討,因為成本實在太高。而且清廷也沒有如此悍將,可以在復雜的叢林環(huán)境中擒住永歷帝。

不過,吳三桂堅持要干掉永歷帝,一是為云貴地區(qū)永絕后患,避免南明小朝廷卷土重來;二是干掉永歷帝,可是天大的功勞,正好有理由向清廷要錢要人。

吳三桂戎馬一生,作戰(zhàn)能力爆表,硬是活捉了永歷帝,將其逼死在十字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永歷帝殉國處

干掉永歷帝的吳三桂,成功的拿到幾項福利:一是保留軍隊,二是可以地方自治,三是可以在國庫拿錢。

于是,吳三桂有了條件實施他計劃的第二步:改土歸流。

有朝廷的默許,有逆天的騎兵,恩威并施,土司們自知無法與吳三桂相抗,只得逐步交出世襲的權力,讓吳三桂在重要的崗位上安排自己的官員(即"流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shù)赝了井嬒?/p>

要職都是自己的勢力后,吳三桂的各種政令可以高效實行。

于是開墾荒地,恢復生產(chǎn)。

當時依然是農(nóng)耕經(jīng)濟為主導,有地就有糧,有糧就有錢,有錢就有稅,有稅就可以養(yǎng)兵養(yǎng)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雍正年間大力"改土歸流"

云貴的經(jīng)濟迅速崛起,人口穩(wěn)步增長。僅是康熙三年,云南就開墾荒地1459頃,貴州各州府和衛(wèi)所開墾荒地1200多畝。

經(jīng)濟實力提升后,周邊不安份的小國也都消停了,吳三桂基本上解決了清廷的爛攤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民國時期的云南地圖

如果吳三桂甘心止步到此,把云貴治理的不瘟不火,估計朝廷也不會想削藩,但雄心壯志的吳三桂豈是平庸之輩。

他要超額完成作業(y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國銅礦分布(除黃色外,不同顏色為不同品種銅礦)

吳三桂在開墾荒地的同時,還開采了銅礦。銅可是清朝初年恢復經(jīng)濟的重要礦藏,和今天的石油地位相仿。

如果以前清廷給吳三桂面子,是因為他的功勞?,F(xiàn)在有了銅礦的吳三桂,已經(jīng)讓清廷有點忌憚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康熙通寶

清廷因為缺少銅礦,所以鑄造銅錢成本極高。于是吳三桂借機上書,申請在云貴地區(qū)鑄造新錢,以解朝廷燃眉之急,清廷同意。

聽著似乎是吳三桂為朝廷提供勞動力和原料,費力不討好。

但實際上拿到的可是鑄幣權!這可是比銅礦還值錢的好處,相當于在云貴開了一家央行分部,而且是吳三桂自己說了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茶馬古道

有了鑄幣權的吳三桂,影響力開始超出云貴地區(qū),自然而然的便開始了與周邊地區(qū)的貿易往來。

與湖廣地區(qū)的銅礦貿易,與藏區(qū)的茶馬互市等,規(guī)模日漸興盛。甚至利用貿易,吳三桂可以影響到蒙古的馬市價格。

馬在當時可是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這讓吳三桂的騎兵更加強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圓圓(影視劇形象)

此時的吳三桂,已經(jīng)如同土皇帝一般,有如下權力:

一是軍權。吳三桂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而且通過貿易升級裝備,吳三桂手里的軍隊是全國最精銳的騎兵,八旗的戰(zhàn)斗力都難以與其相匹;

二是吏權。就是鼎鼎大名的"西選",不但云貴兩地的官員任免均聽他一人,周邊地區(qū)也被其逐漸控制:在吳三桂的要求下,清廷擢升其部將王輔臣為陜西提督,李本深為貴州提督,吳之茂為四川總兵,馬寶、王屏藩、王緒等十人為云南總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藩平定維新庶政大沛寬和詔諭

三是財權。云貴兩地的稅賦皆歸吳三桂所有,國庫每年還要為其補貼,云貴貿易的天量利潤也是吳三桂的囊中之物;

四是鑄幣權。這與財權相輔相成,奠定了吳三桂富可敵國的財力基礎;

五是土地所有權。有地就有了人口,土地和人口構成了權力的基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平定三藩之地圖

所以,在三藩之亂時,如果不是吳三桂去世后樹倒猢猻散,可能是完全另外一種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