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1日一早,上外松外小學部的學生們拎著飯盒水壺蹦蹦跳跳入校了,令人驚訝的是,竟然沒人背書包!原來,學校于前一日首次試行“書包留校日”,書包留校的這天晚上,孩子們和家長們一同卸下包袱,靜享親子閱讀時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天,一只饑餓的狐貍正準備出門找午餐,在他修爪子的時候,忽然門外傳來了一陣敲門聲……”放學不帶書包回家,一(1)班學生范茹婷和媽媽一起閱讀了繪本《我的幸運一天》,還扮演起了繪本故事里的角色。同班同學黎千宇開心地說:“不著急幫我檢查作業(yè),慢悠悠講故事的時候,爸爸媽媽都變溫柔了呢!”二(3)班的龍鳳胎兄妹姜登萊、姜雅萊則從“書包留校日”里獲得啟發(fā):“以后,我們要快速完成作業(yè),這樣就可以有更多時間看課外書了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家長們也在“書包留校日”這天,看到了陪伴的意義,乃至教育的另一種場景。“當書包卸下重量,成長卻獲得了更豐厚的滋養(yǎng)?!痹谂惆榕畠洪喿x的過程中,范茹婷的媽媽徐蓓蕾驚喜地發(fā)現(xiàn),女兒不僅能準確把握故事脈絡,還學會了細膩地表達角色情感。三(12)學生管潤卿的家長管雷科則感慨:“以往放學后的時光都是匆匆忙忙的,當腳步慢下來,大人和孩子的心也跟著靜下來了?!?/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班主任教師吳海燕告訴記者,“書包留校日”那天放學,看著班里的學生蹦蹦跳跳走出校園、奔向家長時,從教31年的她,內(nèi)心驚起了波瀾,“當教科書與練習冊不再占據(jù)課余生活時,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或?qū)⑶娜簧L”。教師朱心怡也從家長和孩子們的反饋中感受到,“內(nèi)卷”的時代,當沉重的書包留在學校,學生、家長以及教師的心或許都能變得輕盈。

“書包留校只是一種形式,本質(zhì)是啟發(fā)學生輕松、高效學習,家長科學陪伴孩子。”上外松外副校長宋殿鳳介紹,“書包留校日”是“無作業(yè)日”的“延伸版”。書包不帶回家,意味著不留回家作業(yè),孩子們可以自由安排,但總體上是希望大家合理利用這段時間。今后,該活動每個月月底安排一次,學校也會給出相應的活動主題,比如運動、勞動等,攜手家庭共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記者:王梅

部分圖片受訪學校提供

編輯:周加姚 沈莉娜

審核:周樣波 李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