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備戰(zhàn)倫敦首馬的巴黎奧運會鐵三冠軍亞歷山大·余( 中文名余力生) 登上了英國《田徑周刊Athletics Weekly》的4月號封面,一起來看他的故事??牲c擊文末「閱讀原文」。

余力生出生于1998年2月18日,父親是出生在莫桑比克的中國人,母親是英國人。關于這個家族的故事,有興趣可以評論區(qū)留言,以后酌情寫。
亞歷山大·余(
Alexander Yee)清楚地記得,十幾年前,為了獲得迷你倫敦馬拉松的參賽資格并代表所在的行政區(qū),他需要在劉易舍姆(Lewisham)的Ladywell運動場進行比賽。那時,這些有抱負的年輕人要為爭奪從泰晤士河畔的老比林斯蓋特市場(Old Billingsgate Market)到倫敦馬拉松終點所在的林蔭大道(The Mall)的三英里參賽資格而戰(zhàn)斗——這恰好也是倫敦馬拉松的最后一段路。在2010年至2015年的六年間,四次獲得迷你倫敦馬拉松參賽資格,并兩次獲得同年齡組第三名。
距離余最后一次參加迷你馬拉松比賽已經過去了十年,這位現(xiàn)年27歲的選手將在今年的倫敦挑戰(zhàn)首馬。他早年為獲得迷你倫敦馬拉松參賽資格時而奔跑的 Ladywell運動場如今已經被冠上了他的名字,改叫Alex Yee Ladywell Arena——這一事實也許最能說明他在這幾年間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當被問及十多年前的那個少年會如何看待自己成年后取得的成就時,余表示:“他會很驚訝的。”他在成年后可謂榮譽等身。
2018年5月,余以27:51.94的個人最好成績贏得了在倫敦進行的10000米歐洲杯第五名,也是那場比賽成績最好的英國選手,這讓他成為那一年的10000米英國冠軍,也讓他一度被認為可以在場地賽中成為莫·法拉(
Mo Farah)的潛在接班人。


余僅有的兩場10000米都在2018年:5月以27:51.94的個人最好成績在倫敦獲得歐洲杯第五名(左),8月以28:58.86在柏林獲得歐錦賽第14名(右)
然而,余是通過鐵人三項才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自己對跑步的熱愛,他在這一多運動項目中光芒四射。余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奧運會鐵人三項運動員,去年夏天在巴黎贏得了男子項目的個人金牌和混合接力銅牌,而再上一屆的東京奧運會,他贏得了混合接力金牌和個人銀牌。也是在去年,余還在2021年的銅牌和2022年的銀牌之后,終于贏得了世錦賽冠軍,成為2021年的挪威選手克里斯蒂安·布魯門菲爾特( Kristian Blummenfelt )后,史上第二位在同一年內包攬奧運會和世錦賽冠軍的鐵三選手。2022年,他還贏得了英聯(lián)邦運動會個人和混合接力兩枚金牌。
“從2010年到2015年,我去倫敦的唯一目標就是盡可能快地跑步,并與身邊的人度過最好的時光。”余回憶道?!皟H僅因為熱愛而開始一項運動,并且出于同樣的原因堅持下來,我認為這是非常特別的。”
在倫敦街頭與比賽的最初接觸是余作為運動員早期教育的核心,盡管他承認起初這不一定是他的首要任務。


余在2013年和2015年迷你倫敦馬拉松賽后
“我想在2010年和2011年,最讓我感到興奮的可能是賽后可以去唐人街吃點心,這激勵我沖到終點線!”他笑著說。“需要先解鎖(倫敦馬拉松的)最后三英里,我想在最初的幾年里,我可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p>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在(迷你倫敦馬拉松)比賽結束后繼續(xù)參加一些賽事,我開始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場比賽。2012年之后,人們對體育、奧運會、馬拉松及其意義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是在那幾年,我開始來到現(xiàn)場觀看精英們的比賽?!?/p>
“在完成了一些訓練后,現(xiàn)在我更加敬畏他們,因為這是那么的困難。想到我曾經也是站在隔離帶外為每個人加油的觀眾之一,真是太酷了,希望我也能處于那種(被人加油的)位置?!?/p>
即使不考慮跑步能力,單看余的履歷,他今年在倫敦的首馬也將是一個特別有趣的故事。就像十幾年前的迷你馬拉松一樣,更多地了解他的能力將是這個故事的主線之一。
盡管任何在去年8月見證過他在最后300米超越新西蘭選手海登·懷爾德(
Hayden Wilde)贏得巴黎奧運金牌的人都可能不同意,但堅稱,自己在跑步方面還有有待加強。由于下一屆洛杉磯奧運會要等到2028年,他決定抓住機會稍微改變一下局面。


余在巴黎奧運會的最后300米超越了新西蘭選手懷爾德,贏得鐵人三項男子個人金牌,兩人賽后并肩而坐
當被問及他想從這次倫敦馬拉松中得到什么時,的回答是:“找出我的極限在哪里。奧運會后,我想做一些挑戰(zhàn)自我的事情,希望能讓我成長為一名田徑選手。我已經五年沒能(專門)參加跑步比賽了,現(xiàn)在感覺是再次訓練的合適時機,而且我也非常喜歡倫敦馬拉松賽,這是我僅有的幾次參賽經歷之一?!?/p>
“我知道,如果自己做和以前一樣的事情,我認為自己無法得到同樣的結果,因為從本質上說,我和三年前不同了。”在談到新的洛杉磯奧運周期時,余表示。
“我需要做一些稍微有所改變的事情。最終的目標是去洛杉磯,在鐵人三項比賽中盡我所能地保持競爭力,但我認為,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工作,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和更好的運動員,是目前讓我興奮的事情?!?/p>
“我在鐵人三項比賽中非常幸運,有幾次我能夠在比賽的最后階段保持競爭力,但偶爾我也會變得脆弱,我很想處于一個測試自己的極限的位置,看看自己能達到什么高度。我能在(騎了40公里)自行車后以29:00甚至28:30的成績跑完10公里嗎?我能觸及的身體極限在哪里,我能找到些什么?這讓我徹夜難眠,讓我興奮不已,讓我不斷挑戰(zhàn)極限?!?/p>
在接受《田徑周刊》采訪的那個下午,余承認自己稍感疲憊——考慮到采訪是在一次包括不間斷的30公里和一些節(jié)奏跑的訓練課結束后不久進行的,這或許并不奇怪。
“ 我試圖對馬拉松比賽的感覺有最好的感受?!?strong>余說?!皩ξ叶?,這有些未知, 但我們越能減少對這一距離的畏懼,就越能了解我的生理機能以及我能做些什么,希望這不會是一段可怕的距離,而是我真正期待的事情。如此一來 ,與其說這一天是一次可怕的事實調查任務,不如說它是一場慶?;顒??!?/p>
余的訓練計劃絕對不是傳統(tǒng)的馬拉松訓練計劃——是的,他在目前確實更加看重跑步,但他也不會忽視了鐵三的另外兩項。
談到在拉夫伯勒( Loughborough)基地的典型訓練周時,余透露:“我現(xiàn)在(每周)游泳大概5個小時,騎自行車8到9個小時,跑步可能要在9到10個小時之間,所以(周跑量)在80到90英里之間?!?/p>
“我的大部分跑步都是單次的長距離,而不是一些較短的兩次跑步,然后我會通過騎自行車或游泳來補充一天中的第二次有氧刺激。這有助于保持對游泳和自行車的感覺,也會提供額外的刺激,相當于那些周跑量在120到130英里的家伙?!?/p>
“與那些瘋狂堆跑量的人相比,這個課表的跑量很低,練習起來很有趣,在備戰(zhàn)過程中有些獨特和不同。 希望我能為馬拉松比賽做好準備,或者告訴人們在備戰(zhàn)馬拉松比賽時不要做什么!”

余非常欽佩對馬拉松比賽游刃有余的埃魯?shù)隆?span search-type="3" search-href="newsapp://nc/search?entry=articleKeyword&word=%E5%9F%BA%E6%99%AE%E4%B9%94%E6%A0%BC">基普喬格(
Eliud Kipchoge),而后者也 公開表達過的愿望。雙向奔赴的 兩人將在倫敦共處一段時間,毫無疑問,肯尼亞人將在那里傳授一些自己標志性的至理名言。不過,在見面之前,當談及自己馬拉松首秀背后的想法時,言語中已經流露出基普喬格式的哲思。
“我認為,當我們不了解自己,正在學習的時候,我們的成長速度最快?!?strong>余說?!皩W習是成為一名精英運動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不這樣做,那么我認為你就無法進步和成長。”
“對我來說,能夠了解自己固然很好,但也讓自己置身于一個不太了解的環(huán)境之中。我想我參加倫敦馬拉松有點像成千上萬的其他人一樣,作為一名新手,第一次體驗它,這真的很令人興奮。”
“我覺得我會在這里得到最大的成長和學習,希望我能在幾個月后把這些帶回到鐵人三項,或是在場地賽跑10000米,無論是哪個。希望我能從中成長為一名更好的運動員?!?/p>
今年1月,余在瓦倫西亞創(chuàng)下28:07的10公里個人最好成績,這是他2020年后首次參加路跑賽事
當然,余與許多首次參加馬拉松比賽的人的不同之處,不僅在于他的運動血統(tǒng),還在于他的目標成績——盡管他拒絕給出任何不尋常的預測。
談到自己的能力,余表示:“說實話,目標每周都在變化。但我很想在2:08到2:09的區(qū)間。我希望屆時有很多英國人。我相信會有一些人試圖跑得更快,但希望這能讓我也加入激烈的本土競爭中,我很想成為其中的一員?!?/p>
“如果我能做到,那么誰知道呢?也許我可以在某個時候回來再跑一場馬拉松,但我們必須拭目以待。我認為我的潛力有可能比我在倫敦所取得的成績再高一點,所以希望我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候證明這一點?!?/p>
“在洛杉磯奧運會之前,我的注意力會完全集中在鐵人三項上,但我認為今年可能會有另一個機會參加馬拉松比賽。這是一個漫長的賽季,在奧運周期的第一年有很多機會。我還沒有明確的答案。等到我越過終點線,可能會有更多的答案,我要么渴望更多,要么在經歷了那種程度的痛苦后想回到游泳和自行車上。我真的很興奮能做到這一點,希望我能留下一個好的成績?!?/p>
這個成績應該會讓他成為家里跑得最快的馬拉松選手。余的父母都跑過倫敦馬拉松,他即將在距離自己長大的地方很近的格林威治公園開始自己的倫敦馬拉松之旅,這是他體育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體驗我聽很多人談論過的經歷,從氛圍到樂隊,再到加油聲?!痹谡劦阶约鹤顬槠诖膫惗伛R拉松體驗時,余說。“我想盡可能多地吸收這些,并努力跑出最棒的比賽?!?/p>
這一次,倫敦馬拉松的最后三英里將是一次與10年前截然不同的經歷。
“我想知道(倫敦馬拉松的)最后5公里會是什么感覺?!庇嗾f?!耙鹊脚芡曜詈?公里(才知道)。在某種程度上,我很期待。我認為這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方式——期待挑戰(zhàn),而不是害怕挑戰(zhàn)?!?/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