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朋友們,春節(jié)后第一個沒有調(diào)休的假期,你過得怎么樣?
假期第二天,我朋友圈里的第一批人已經(jīng)開始曬出游照了。
清明是五一的前哨,標(biāo)志了全年旅游風(fēng)向。
去年這個時候,普吉島的沙灘和曼谷的街市,還是朋友圈的絕對主力。今年,東南亞就已經(jīng)從朋友圈里悄悄隱退。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東南亞逐漸退出中產(chǎn)的出境目的地。國內(nèi)太堵、日韓太俗,開拓新的境外旅游目的地,如今是當(dāng)務(wù)之急。
西風(fēng)壓倒東風(fēng),新答案是遙遠(yuǎn)的四字國度。
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以往只能在地理課本上見到的名字,現(xiàn)在開始出現(xiàn)在小紅書首頁和朋友圈信息流里。

#距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諾亞方舟??恐?
#一半仙境一半火藥桶的魔幻之地#
高加索三國,逐漸代替甘南、川西和玉渡山,成了新晉“瑞士平替”。
平替小瑞士,硬控多少中產(chǎn)
在小紅書上搜索“瑞士平替”。
一系列京郊人造雪山外,你一定能看到格魯吉亞的身影。
從旅游資源上,格魯吉亞是當(dāng)之無愧的高加索三國之首。高加索的雪山、黑海的沙灘、舊日的蘇聯(lián)遺跡……國土雖小,風(fēng)景俱全。
你可能沒聽過格魯吉亞的名字,但這張照片你大概見過:

這是所有格魯吉亞的旅游攻略都會提到的必去之地:卡茲別克的格蓋蒂圣三一教堂。
十個中國游客,八個都會來這里打卡。

教堂位于卡茲別克山的半山腰,海拔超過2000米,背靠終年積雪的火山錐形山峰,俯瞰山下的小鎮(zhèn)。
雪山?jīng)]什么稀奇,教堂也沒什么稀奇,但像格蓋蒂圣三一教堂這樣集齊這兩點,就不多見了。
跟西歐常見的華麗的哥特式教堂不同,這座教堂用石塊砌成,顯得樸素不少。
孤寂的教堂與背后巍峨的卡茲別克山同框,被《孤獨星球》稱為“離天堂最近的教堂”。

這座歷史悠久的東正教堂,據(jù)說是格魯吉亞的圣殿之一。保存過圣尼諾的葡萄藤十字架,也在外敵入侵時收留過逃難的修士。
不過對遠(yuǎn)道而來的中國游客來說,這里最偉大的一點是:出片。

卡茲別克附近還分布著Jinvali水庫、俄格友誼紀(jì)念碑、阿娜努日要塞……
高山、草原、城堡、教堂、湖泊等要素一應(yīng)俱全。
雖然不是阿爾卑斯,眼一閉一睜,也是宛宛類卿。

喊著人生是曠野的中產(chǎn),最大的反抗是周末去爬鳳凰嶺,結(jié)果人比晚高峰還多。
既不曠,也不野。
相比之下,從梅斯蒂亞到烏樹故里的徒步路線,完美符合了對荒野的所有想象。全程60公里左右的路線,沿途分布著雪山、森林、古村落和草甸……

厚重的人文歷史,是高加索三國的另一大賣點。
亞美尼亞的亞拉拉特山來頭更大,是圣經(jīng)中諾亞方舟??康牡胤健?/p>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這里的主要景點是各種各樣的教堂與修道院。
埃奇米阿津大教堂,號稱現(xiàn)存最古老的教堂,已經(jīng)建立1700多年。從諾亞方舟殘片到刺入耶穌胸口的圣矛,都收藏在這座教堂。
甚至在基督教誕生之前,希臘人就已經(jīng)在這里建起神廟:

〓加尼神廟
隔壁阿塞拜疆,旅游主題則是絲路變遷。
作為波斯、突厥、蒙古、俄羅斯帝國的爭奪地,阿塞拜疆遍布文明交流和沖突的遺跡。
在首都巴庫,中世紀(jì)古城和摩天樓只有一線之隔,左邊是拜火教神廟,右邊是什葉派清真寺,各拜各的,互不打擾。

〓巴庫,高加索地區(qū)最繁華的城市之一瑞士雖好,國門難進(jìn)。作為平替,高加索三國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
門檻低。
三國中,名氣最大的格魯吉亞在2023年宣布對中國游客免簽,
亞美尼亞則早在2020年就與中國簽訂了互免簽證協(xié)議。
阿塞拜疆的免簽也是箭在弦上,目前可以申請電子簽證或者落地簽,同樣很方便。
沒有拒簽之虞的高加索三國,為中產(chǎn)提供了說走就走的自由。
從自然風(fēng)光到人文歷史,全都量大管飽。亞歐交界的風(fēng)土人情,提供了國內(nèi)絕無平替的體驗。
瑞士平替,替的是風(fēng)景,平的是價格。
在旅游攻略里,這里是“200元就能出國游”的窮游勝地:

月薪3000就能去,5000玩出貴族感:

在這里8萬人民幣能買鄉(xiāng)村別墅,20萬打包第比利斯花園洋房。
物價低的像鶴崗,就能享受雪山、黑海和千年葡萄酒莊。
硫磺溫泉遍地都是,堪稱打工人躺平圣地:

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后,就是被囚禁于此。
一切都顯得如此自由、美好、有底蘊。
直到2025年,第一批中產(chǎn)真的聽風(fēng)去了高加索。
“世外桃源”的 B 面
在2023年之前,高加索三國還是孤獨星球的冷門路線。格魯吉亞免簽之后,從背包客到旅行社,都開始盯上這條冷門路線。
和熱門的日韓東南亞相比,高加索的缺點和優(yōu)點同樣明顯。
對出境游經(jīng)驗不豐富的游客來說,要行萬里路,高加索絕對不算一個理想的起點。
這里實在太不方便了。
去高加索的游客,大多都會選擇落地格魯吉亞的首都第比利斯,作為第一站。

如果只是在這樣的“大”城市citywalk,倒還不至于遇上特別大的麻煩,但高加索三國的景點偏偏分布散、數(shù)量多。
高鐵是沒有的,火車和長途巴士半斤八兩。
梅斯蒂亞的客運站,連一張公開的客運班次表都沒有。賣票的大姐會告訴你:想去哪跟我說,我告訴你幾點發(fā)車。
多數(shù)游客會選擇包車,或者租車自駕。
而這里的路況,如下:

在山地國家開車本就辛苦,再遇上本地司機(jī)開車風(fēng)格彪悍,很難有好體驗。
如果說格魯吉亞的自然風(fēng)光是窮人版瑞士,這里的城市景觀就是中世紀(jì)歐洲混搭蘇聯(lián)遺跡。
和所有旅游區(qū)一樣,網(wǎng)紅景點已經(jīng)入侵此地。
在格魯吉亞的巴統(tǒng),許多游客專程前來尋找一組不銹鋼雕塑,就是下面這個:
無數(shù)人在社交App上用小作文解讀這組雕像的意義:愛情、永恒、分離……
他們唯一不會告訴你的是,這組雕塑有一定照騙嫌疑。

〓圖源:小紅書@阿黎流浪日記
從圖片上看它們像兩尊摩天巨像,但實際上比電線桿高點有限。

由于存留著大量蘇聯(lián)時代的遺跡,在高加索也能找到一條另類的紅色旅游路線。
有人專程搜尋蘇聯(lián)氣息,最終找到的是另一種東西:
筒子樓和老小區(qū)。

簡單來說,就是和北京一樣。
如果把招牌上的文字遮住,第比利斯的街景和北京差不多,遠(yuǎn)遠(yuǎn)望去,你會覺得樓下肯定有鏈家地產(chǎn)和工商銀行。

唯一不同的,是滿大街的流浪貓狗。
無論是徒步的山路上,還是第比利斯的街道,到處都能見到大睡或者遛彎的小動物。
不過,這些到處溜達(dá)的動物,帶來的并不都是溫馨。
在這里會放養(yǎng)的不只是泰迪和吉娃娃們,還有肩高一米的中亞牧羊犬、高加索牧羊犬們——都不帶項圈。

而隨著“冷門小眾國家”變熱,高加索的物價也變得不再那么親民。
雖然車、房等大件價格不貴,但這些和普通游客并沒有太大關(guān)系。
在與游客切身相關(guān)的飲食、住宿,這里與西歐比雖然有一定優(yōu)勢,但放在亞歐交界處的窮國,實在不能算低。

拿北京標(biāo)準(zhǔn)計量單位麥當(dāng)勞來算,在這里吃一頓單人套餐,也要七八十元人民幣,如果再加點炸雞或者小食,價格輕松突破三位數(shù):

〓圖源:小紅書@Miasanmia
第比利斯的格魯吉亞菜,隨便一餐人均就要一百元,黑海岸邊的巴統(tǒng),價格還要再上層樓。

〓圖源:小紅書@dosen
齁咸的高加索菜系,也未必符合中國人的口味。

連路邊一杯咖啡,都要四五十人民幣。
考慮到高加索諸國人均 GDP 都只有四五千美元,普通民眾月收入不過三四千人民幣,這種水平的物價,已經(jīng)達(dá)到了“哀民生之多艱”的程度。
在這樣的生存壓力下的高加索,可能并不符合很多人心目中遠(yuǎn)離世俗、樸素純真的樣子。
在其他地方遇到的套路和坑,這里一個都少不了。

〓圖源:小紅書@KY5TL
“不友善”,是很多游客對當(dāng)?shù)厝说牡谝挥^感。
去年秋天,我的同事鹿鳴參加了一個格魯吉亞旅行團(tuán)。除了美麗的雪山和教堂,他還撞上了一些獨特的際遇。
在梅斯蒂亞,鹿鳴在鎮(zhèn)子里遛彎,遇到了一位獨自旅行的中國姑娘,主動搭話請鹿鳴送她到梅斯蒂亞的車站坐車,因為她被當(dāng)?shù)厝烁櫫恕?/p>
姑娘說,她回到酒店后,跟蹤她的人甚至能直接找到她的房間號碼,然后撥電話過去。
在這樣一個小鎮(zhèn),當(dāng)?shù)厝酥g彼此都認(rèn)識,搞到她的信息并不難。
有這樣不愉快經(jīng)歷的中國游客,不只是一個兩個。

〓圖源:小紅書@夏天
在種種充滿“神性”的名號背后,格魯吉亞這個看似遺世獨立的國家,實際上還是新的代孕工廠和電詐基地。
格魯吉亞是少數(shù)允許商業(yè)代孕且對國籍無限制的國家之一。在這里,只需要2萬~3萬美元,就能租到一個子宮。
據(jù)非政府組織調(diào)查,格魯吉亞代孕產(chǎn)業(yè)年收入超 3000萬美元。

此外,和游客一同逃離東南亞、轉(zhuǎn)投這里的,還有電詐分子。
免簽、執(zhí)法寬松、賭博合法……為格魯吉亞提供了天然的電詐土壤。

一個個性價比、小眾、冷門目的地攻略背后,這個被稱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離天堂最近的國度”,也許并不盡如天堂一般美好。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北京
截止到目前,剛剛免簽2年的高加索,中國游客還不算特別多。
但這個冷門秘境,恐怕無法保持太長時間。
君不見:
埃及的小販已經(jīng)學(xué)會用中文推銷;
康河的柔波上,豎起了漢語的“網(wǎng)紅打卡點”招牌。

〓圖源:小紅書@EmotionalRabbit
冰島的極光下,全是拍旅行Vlog的短視頻博主;
位于俄羅斯北極地帶的“世界最孤獨秋千”,被中國人擠成了春運現(xiàn)場。

小紅書和抖音們實現(xiàn)了信息平權(quán),谷歌翻譯和 airbnb則降低了探索門檻。
從時空尺度上,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遠(yuǎn)方”。
當(dāng)極光和冰川都變成爛大街的景觀,誰能搶先占領(lǐng)下一個“未開發(fā)勝地”,就能掌握時代的流量密碼。
一代版本一代神。
歐美太奢侈、日韓太平淡,性價比更高的高加索就成了“平替”:花東南亞的錢,買接近歐洲的體驗,是高加索最大的賣點。
但說到底,它只是瑞士形似神不似的平替——用更低的價格,提供類似的視覺元素,但完善、便利的旅游體驗,被替換成野性、不完美。
想在高加索找到瑞士,難免失望。
但如果擁抱不確定的探險,倒有可能收獲超越預(yù)期的驚喜。
當(dāng)越來越多人涌向“冷門地”,它們終將變成新的“大眾化”符號。
而真正的動機(jī),或許只是人類永恒的欲望:
在別處尋找自己,又害怕被他人定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