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壯麗的高山和草原

華美的建筑和厚重的歷史

充滿異域風情的熱鬧集市

伊斯蘭與蘇聯(lián)遺風的融合

這里是

中亞·烏茲別克斯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亞又稱突厥斯坦,地處亞歐大陸中部地區(qū),即原蘇聯(lián)領土在亞洲的部分,現(xiàn)包括五個獨立國家。我們將要游覽的烏茲別克斯坦雖然在世界舞臺上不太有發(fā)言權,但是就像很多今天落魄的文化,它也曾一度輝煌。明明是東西方文明陸路的中間點,卻因大航海時代的興起而逐漸落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撒馬爾罕雷吉斯坦廣場的三座神學院

烏茲別克斯坦堪稱“世界文明的混血之子”。波斯、印度、中國三大文明將其包住,自古至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亞歷山大帶來了希臘眾神,種下了犍陀羅藝術的種子;玄奘曾經過此地,佛教也曾在這里開花;月氏、突厥、蒙古一批批的游牧民族沿著錫爾河和阿姆河西遷;阿拉伯人將宣禮聲傳遍這片土地;而蘇俄則在近代統(tǒng)治這里;甚至猶太人、朝鮮人、陜西人也因躲避戰(zhàn)亂而來到此處……

絲綢之路上文明的混合,象征著早期全球化的雛形,而烏茲別克斯坦就是它結出的果實之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烏茲別克族的姑娘

數(shù)千年前,一條傳奇的商貿之路串聯(lián)起東西方文明,烏茲別克斯坦則成為歐亞游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相互融合的熱土。烏茲別克斯坦的歷史和文化不可謂不豐富,集中了不少的世界文化遺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雷吉斯坦廣場神學院夜景

歷史上的烏茲別克斯坦最早由東伊朗的游牧民族居住,后來他們創(chuàng)立了花刺子模國。當伊斯蘭崛起之后,宗教也來到了這里。在伊斯蘭治下,受惠于絲綢之路,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崛起了一些古代的中亞名城,撒馬爾罕、希瓦、布哈拉等也是在那個時候由于歐亞貿易變得富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世紀的烏茲別克斯坦

蒙古崛起之后,征服了當時治理伊朗、烏茲別克斯坦等區(qū)域的花刺子模國。蒙古人的征服對絲綢之路的名城和烏茲別克斯坦帶來了毀滅性地打擊,許多過去的歷史名城再也沒有恢復往日的榮光,慢慢地成為了黃沙里面的斷瓦殘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粟特文字

蒙古之后,烏茲別克斯坦迎來了帖木兒創(chuàng)立的帝國。該帝國定都撒馬爾罕,通過血腥搶奪將當時周邊國家最頂級的工匠帶到了首都,重建了藝術和文化的輝煌。再之后,這里有一些小的王朝,直到進入近現(xiàn)代,慢慢地被俄羅斯帝國侵占,塔什干也成為了俄化突厥地帶的政治中心。蘇維埃建立之后,烏茲別克斯坦于1927年成為了蘇維埃的社會主義國家成員國之一。

1991年,蘇聯(lián)解體之際,烏茲別克斯坦宣布獨立。盡管如此,今天的塔什干依舊可以見到許多蘇聯(lián)遺風,這些前蘇聯(lián)國家也都有著類似的風情。這不僅體現(xiàn)在城中今天依舊運行的蘇聯(lián)地鐵上,而是文化、人們的精神、穿著等,都頗有老大哥風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粟特壁畫

近兩年,我們組織了三次中亞行。今年春天 ,我們將與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雷頤先生一起走進神秘的烏茲別克斯坦。解讀不同族群的碰撞、國家間的政治博弈還有絲路上商品與貿易的交流,探究地中海文明對烏茲別克斯坦的影響。還原時空背景下,中亞地區(qū)不同人群的文化面貌與中西方文明交流互動的歷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去年與雷頤老師游南疆品美食,今年去中亞吃美食

資深游學團隊設計的高品質路線,自由、省心式的全方位高端服務下,讓您心無旁騖地投入到與名師一起的歷史之旅。

更重要的是我們游學所堅持的基本價值觀。對于深度的文化游學而言,一定的知識儲備和人文素養(yǎng)只是基礎,更重要的還是思想上的敏感及文化上的熱情。一群積極同儕在一起,思想上的碰撞本身就是高質量的享受。

我們堅持,所選的出行老師都會是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有獨到見解之外,還有多元包容的情懷。這樣,思想的碰撞能無拘無束,彼此的相處可有禮有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烏茲別克斯坦的美食

7天6晚,20+精心策劃篩選的游學地標,從宗教、歷史、人文、風俗等角度,全方位還原烏茲別克斯坦地區(qū)時代變遷的痕跡和厚重璀璨的文化交融歷史。

游學,既習的知識,亦需美食以飽口福。中國文人從不吝惜將溢美之辭付諸食色之上。本次中亞行,當然更要品私廚野味,嘗特色美食。全程豪華酒店住宿,充實頭腦的同時,也給身體放個假。

古老的帝國傳奇——烏茲別克斯坦

Uzbekistan

如果說中亞最為富饒的河谷,那當屬烏茲別克斯坦。當亞歷山大大帝攻占這里的撒馬爾罕時不禁贊嘆:“我所聽說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是撒馬爾罕要比我想象中更為壯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塔什干:中亞第一大城

塔什干是烏茲別克的首都,在突厥語中指“石頭城”之意。蘇聯(lián)時期塔什干是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基輔的第四大城。目前則為中亞地區(qū)第一大城,也是中亞重要經濟文化中心及交通樞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博物館

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博物館是中亞地區(qū)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展出了中亞地區(qū)考古學、古錢幣學、民族學等各領域豐富藏品及最新歷史文獻檔案,反映了烏茲別克斯坦歷史各個歷史時期的概況。

展品有費爾干納盆地出土的公元前2000年的石刻避邪物、公元前5-6世紀的青銅鍋、布哈拉出土的公元前4-5世紀的陶器、14-15世紀帖木爾及其后時期的錢幣和武器等。博物館還展示了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后工業(yè)、農業(yè)、教育、文化、藝術、外交等各領域取得的成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絲綢之路

02

希瓦:童話般的古城

“我愿出一袋黃金。但求看一眼希瓦?!惫爬系闹衼喼V語道出了希瓦古城的迷人風貌和輝煌歷史。

希瓦古城始建于公元4世紀,地處烏茲別克斯坦西部花剌子模州南部,曾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這個童話般的中亞古城,猶如獨一無二的歷史紀念碑,城里遍布的宮殿、經學院和清真寺,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希瓦古城

依瓊·卡拉古城是希瓦從前的內城,是中亞保存完好的穆斯林建筑群中的典范,199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里有宮殿、清真寺、禮拜殿、宣禮尖塔、經學院、浴室等,這些建筑古色古香,游走其中,宛如進入時光隧道,令人嘆為觀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希瓦古城

希瓦的朱瑪清真寺是中亞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建于1789年。特別之處在于支撐屋頂?shù)?18根雕花木柱,這些木柱多是從以前的一座清真寺中挪用過來的,大部分木柱來自14-15世紀,甚至有6或7根柱子可追溯到10世紀,堪稱一座雕花木柱博物館。寺內的主麻宣禮塔高47米,是古城內第二高的建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希瓦朱瑪清真寺

03

布哈拉:古老絲路上的天方夜譚

布哈拉在中國古書稱之為不花剌。梵文中布哈拉指修道院之意。這里曾是大絲路中段上極為重要的商業(yè)中心。歷史上馬其頓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及蒙古人都曾統(tǒng)治過這個地區(qū),也留下了許多印記。

城內到處黃金圓頂,又被稱為“傳說之城”。傳說中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神秘故事場景就是發(fā)生在這座迷人古城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布哈拉舊城

布哈拉舊城仍保留昔日的風貌,古老的清真寺、神學院和集市四處可見,充分顯現(xiàn)了昔日的繁華和長期作為貿易重鎮(zhèn)和宗教中心的地位,故199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雅克城堡要塞

#

雅克要塞是布哈拉汗國時期布哈拉內城,是古城的一個制高點。幾個世紀以來,由于古堡幾經毀壞和重建,多次迭加,使整個古堡形成一座高達18米的丘崗,外邊由層層的城墻所圍。最上面一層是布哈拉最后一代統(tǒng)治者所建,面積約4公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伊斯梅爾·薩馬尼陵寢

薩馬尼陵建于公元905年,屬于薩曼王朝的開國國王、中亞歷史上最后一位偉大的波斯君主——伊斯邁爾·薩馬尼。

陵墓是典型的伊斯蘭早期建筑范式,通過磚塊的嵌拼構成各種各樣的幾何圖案。雖然整個陵墓規(guī)模不大,卻極富特色,其嵌拼的工藝,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準,在《世界建筑史》的教科書上有她的身影,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里也有它的名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伊斯梅爾·薩馬尼陵寢

04

撒馬爾罕:世界文明交匯的十字路口

即使您對歷史不算熟悉,也一定聽說過撒馬爾罕的名字!它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對于西方人來說,撒馬爾罕這個閃亮的名字就是絲綢之路的代名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撒馬爾罕市中心的雷吉斯坦廣場

這座古城擁有2500年的歷史,作為古代帖木爾帝國的首都,它同時也是連接著中國、波斯帝國和印度這三大帝國的樞紐城市。善于經商的粟特人把撒馬爾罕建造成一座美輪美奐的都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撒馬爾罕建筑上的馬賽克

撒馬爾罕是河中地區(qū)最早的古城。2300多年前,亞歷山大就曾站在城外,遠眺金碧輝煌的撒馬爾罕城,感慨地說:“我早就說撒馬爾罕美的讓人目瞪口呆,但親臨此境,撒馬爾罕的美還是讓我震驚了。”

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幾個著名城市中,要窺探歷史上的輝煌,則必往撒馬爾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撒馬爾罕

13世紀初,成吉思汗的軍隊如秋風掃過這里時,城市近乎全毀。目前所看到的歷史建筑基本都是15世紀以后帖木兒帝國重建。整體建筑風格都顯示當時帖木兒大帝曾經的輝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帖木兒陵寢

帖木兒的陵墓,那個幾乎可以與成吉思汗相提并論的征服者、恐怖的代名詞,如今就躺在這一座窄小的黑玉石棺材之下。

這位身高不高的帝王信奉“投降不殺,抵抗屠城”的政策,軍事手腕高明,與世界主要強國交手無敗績,殺1400萬人,占當時世界人口的5%。征服波斯期間,帖木兒屠城并將獄中人活活砌入墻內。征服伊斯法罕時遇反抗,殺10-20萬城中人。帖木兒晚年聽說古老的東方有一個大明帝國,也想與之交手,但是死在了出征大明的路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帖木兒陵寢

雷吉斯坦廣場是帖木兒文藝復興的中心,也是現(xiàn)在撒馬爾罕的地標。這個建筑群由三座神學院組成,分別建在15-17世紀之間,這三座建筑高大雄偉、氣勢恢宏,內有金碧輝煌的清真寺,是中亞建筑的經典之作,其中烏盧格別克神學院是15世紀最好的穆斯林學府之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雷吉斯坦廣場夜景

相傳,比比哈努姆清真寺為帖木兒的妻子所下令建造,是伊斯蘭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帖木兒帝國建筑上的瑰寶,僅大門的高度就高達35公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比哈努姆清真寺

可惜原本的建筑在19世紀末的一場地震中損毀,目前僅存于原址修復后的清真寺。而令人驚奇的是,《圣經》中的先知但以理陵寢也在撒馬爾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比哈努姆清真寺

文化享受之后,一頓充滿異域特色、食材豐盛的饕餮盛宴誰不喜歡?除了鼎鼎有名的手抓飯,中亞還有太多值得探索的美食,讓您的胃每日都充滿期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游學講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雷頤

著名歷史學家。1956年出生于湖北武漢,1985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史思想史、中國近代知識分子與當代中國史。著有《帝國的覆滅》《1900:中國切片》《張申府卷》《經典與人文》《雷頤自選集》《精神的年輪》《被延誤的現(xiàn)代化》《薩特》《歷史何以至此》《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時空游走: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話》《從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后時刻》《走向革命:細說晚清七十年》《歷史的裂縫:近代中國與幽暗人性》《歷史的進退:晚近舊事與集體記憶》《孤寂百年: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十二論》《逃向蒼天:極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運沉浮》《面對現(xiàn)代性挑戰(zhàn):清王朝的應對》等。譯有《中國現(xiàn)代思潮中的唯科學主義》《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之間》《胡適與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選擇》等。

費用說明

【時間】

2025/4/28-2025/5/4

(7天6晚)

【路線】

塔什干-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塔什干

【集合/解散】

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

【人數(shù)】

小團規(guī)模,20人以內

【咨詢】

行程速覽

【4/28】

中國-塔什干

晚上19:30,在塔什干機場接機,入住酒店休息

住宿:塔什干國際酒店或同級(五星級)

【4/29】

塔什干-撒馬爾罕(世遺)


撒馬爾罕歷史博物館及遺址區(qū),雷吉斯坦廣場三座神學院

住宿:撒馬爾罕明宇豪雅酒店或同級(五星級)

【4/30】

撒馬爾罕-布哈拉(世遺)

帖木兒家族墓,沙希-津達陵墓群,比比·漢努姆清真寺

住宿:布哈拉TURON CITY PLAZA或同級(四星級)

【5/1】

布哈拉(世遺)

來比哈斯建筑,雅克城堡及古城墻,四塔清真寺,薩曼陵墓,卡揚宣禮塔及清真寺

住宿:布哈拉TURON CITY PLAZA或同級(四星級)

雷頤講座《中亞:文化聚匯與沖刷》

【5/2】

布哈拉-希瓦古城(世遺)

布哈拉夏宮

住宿:希瓦KARAVAN或同級(四星級)

雷頤講座《烏茲別克斯坦:歷史與文化

【5/3】

希瓦古城-塔什干(世遺)

朱瑪清真寺,奴隸市場,馬哈默德建筑群,可汗宮殿,石頭城,霍賈宣禮塔,希瓦古城日落,晚上20:45飛塔什干

住宿:塔什干洲際酒店或同級(五星級)

雷頤講座《清代西域:從康熙到左宗棠》

【5/4】

塔什干-中國

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博物館,帖木兒博物館,帖木兒廣場,總統(tǒng)府及參議院

晚上21:25,從塔什干機場返程

/ 行前閱讀推薦 /

【書籍】

郭建龍《穿越劫后中亞》

劉子超《失落的衛(wèi)星:深入中亞大陸的旅程》

許濤《中亞地緣政治沿革》

斯坦因《沿著古代中亞的道路》

羅新《月亮照在阿姆河上》

李碩《俄國征服中亞戰(zhàn)紀》

袁劍《尋找世界島:近代中國中亞認知的生成與流轉》

【美】薛愛華《撒馬爾罕的金桃》

【挪威】埃麗卡·法特蘭《中亞行紀》

【美】羅伯特·N·斯賓格勒三世《沙漠與餐桌:食物在絲綢之路上的起源》

【德】邁克爾·普勞丁《蒙古帝國的興起及其遺產》

【影片】

紀錄片《發(fā)現(xiàn)大絲路-發(fā)現(xiàn)中亞》(2012)

紀錄片《新絲綢之路:動蕩的大地紀行》(2007)

電影《止殺令》(2013)

PS:建群后,我們會發(fā)送行前閱讀資料的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