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柒七
后臺回復“聽課”,聽免費課程
后臺回復“寫作”,加入寫作群
2003 年,由鄧超、郝蕾、霍思燕等人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少年天子》在全國各大電視臺熱播。
這部劇講述了順治從登基、親政到夭折的悲劇人生。該劇從表演、劇情到服化道都非常用心,一經播出便收獲了一眾好評。
著名編劇鄒敬之評價此劇“是非常有想法的一部作品,而且是不甘于流俗的?!?/p>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部劇是根據《少年天子》原著改編而成,而寫出這部作品的,是第三屆矛盾文學獎得主凌力。
凌力一直沉潛于歷史小說領域,創(chuàng)作出多篇優(yōu)秀歷史長篇小說,在史學界有很高的地位。
回顧凌力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經歷,我從中汲取到了以下3點寫作啟示。
1寫作,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凌力原名曾黎力,1942 年生于陜西西安。
小時候的她特別喜歡京劇,看得多了,一顆文史的種子便在她心里生了根,但學生時代的她沒有選擇文學的道路,而是遵從父命成為一名導彈發(fā)射科研人員。
在從事科研工作十二年后,凌力憑小說《星星草》得到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戴逸的賞識,被邀請加入人大清史研究所,負責清史研究和文學創(chuàng)作。
自此,凌力棄“武”從文,踏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之旅。
凌力在30 余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里,先后出版長篇歷史小說《少年天子》、《暮鼓晨鐘》、《夢斷關河》等。

其中,《少年天子》被著名文史學家洪子誠先生與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唐浩明的《曾國藩》、劉斯奮的《白門柳》并舉,稱它們“都是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中影響很大的作品”。
除此以外,凌力還著有中篇小說、清史研究以及散文隨筆等 60 余冊,逾 500萬字。
凌力半路出家,三十多歲才開始全職寫作,卻一生作品高產,屢獲大獎,真應了那句話“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寫作群里常有人問:我已經 30、40歲了,現(xiàn)在寫作還來得及嗎?
凌力用她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任何時候,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成為一名寫作者。
人民日報中說:“人生這場馬拉松,拼的不是誰先開始,而是誰能笑到最后?!?/p>
是啊,起步晚沒關系,只要不停地跑,一定能跑出自己的精彩人生,重要的是你敢于開始。
2不自滿,虛心聽取意見
凌力的處女作《星星草》在投給出版社之前,曾將手稿送給戴逸先生請求指正。
戴逸是中國歷史學家,時任人大清史研究所所長。他看過手稿,認為《星星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但也有不足之處,他中肯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凌力對此欣然接受,她深知戴逸是史學界的前輩,能得到他的指導是自己的榮幸,她十分珍惜這次機會,二話沒說就重新拿起史料翻閱,比對著手稿修改了那部分內容。
《星星草》正式出版后,有評論界老師在報刊上發(fā)表了相關文章,對于這些言論,凌力都認真聆聽拜讀,認真思索。
包括有一次,出版社請了一些史學家和評論家就《星星草》展開研討,大家一致認為小說在結構和人物塑造方面有待完善。
凌力聽后都默默地記在心里,后來寫《少年天子》時,她吸取了之前寫作的教訓,在小說結構和人物塑造上下了一番苦工夫,一遍遍完善作品,這才有我們看到的《少年天子》。
《論語·雍也》 云:“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這句話中,孔子教導弟子要虛心接受不同的意見和學問,攻擊異端思想是有害的。
我們寫作亦如是,要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尤其是同領域那些比我們優(yōu)秀的人。
他們好比是“巨人”,學習他們的知識、經驗為我所用,則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如此我們才能不斷進步和成長。
3不敷衍,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
凌力的歷史小說讀來有散文的意境,因此在評論界有人稱她的小說是藝術品,殊不知,每一件偉大的藝術品,都是“匠人”精神的造就。
每部作品寫作之初,凌力都要求自己細無巨細地做好準備工作。不僅要了解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領域,還要了解當時的民風民俗、禮儀、服飾等。連道具都要反復研究,為的就是寫出真正的、符合歷史的小說。
尤其在小說語言的運用上,凌力更是做到了字斟句酌。
為了寫出符合朝代的語言,凌力翻閱大量文獻典籍,有清代流行的劇本,還有從順治年到清末各朝的小說,連清代案卷也在內。
她說,“審案錄供中有大量的常用語言、生活語言”,對凌力來說,這都是很好的一手資料。
她始終認為,錯用一個現(xiàn)代詞匯往往會破壞苦心營造的整個歷史氛圍,所以需要特別小心。
正因凌力如此精益求精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我們才有幸領略到她小說中的歷史文化意蘊,她的作品被譽為“長篇歷史小說之冠”是實至名歸。
網上有句名言:“自律是成功者的通行證,放縱是失敗者的墓志銘?!?/p>
深表贊同。
沒有人能隨便成功,成功者的背后是超于常人的自律,在外人看來,這或許是一種限制,但在他們眼里,這是他們對自己的承諾。
我們寫作也當做到嚴以律己,認真對待每篇文章,從標題、開頭、結尾、到結構都細心打磨,哪怕練筆也絕不敷衍,要知道,每一次練習都是為以后寫出好文章打基礎。
當自律成為一種習慣,我們必將受益終生。
凌力在散文《路漫漫其修遠兮》一文中,評述自己的寫作道路時說過一句話:“這是一條很長的路,我希望能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每走一段,都有一點前進,都有一點提高。”
在這個全員自媒體的時代,人人都可以寫作。
不要怕起步晚,只要在途中全力以赴,一定會有收獲;虛心進取,方能走得長遠;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更快地進步。持續(xù)深耕,終有一日,定能夠收獲累累碩果。
參考來源:舒晉瑜采訪手稿、百度百科、搜狐網
作者介紹:
柒七,水瓶座小娘子,喜歡攝影,愛好下廚,愿傾其一生與文字廝守!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