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不過時,千年前的道理到今天還受用。
看完《資治通鑒》這本書,心里頭多了不少明白。
現(xiàn)在的人整天捧著手機看小視頻,哪有幾個靜下心來讀古書的?
一部《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
花了我整整兩年時間,總算是啃完了這部大書。
這本書不是寫著玩的,是司馬光和他的團隊花了十九年時間編寫出來的,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的歷史。

從這部書里頭,我總結出了四十條最實用的道理。
今天就挑其中最重要的幾條跟大家說說。
01做人要懂進退,分寸拿捏得當才能長久
人這一輩子,最難的就是進退之間的拿捏。
古往今來,多少人栽在了不知進退上面。
有本事的時候,得意忘形,目中無人,結果樹大招風。
春秋時期的伍子胥,輔佐吳王闔閭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功勞太大,結果被闔閭的兒子夫差給害死了。

功高震主,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有權有勢的時候,要懂得收斂鋒芒。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要懂得韜光養(yǎng)晦。
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
該退的時候一定要退,即使心有不甘。
站得越高,看得越遠,但摔得也越慘。
貪戀高位的人,往往死得很難看。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知道劉備的兒子劉禪不成器,卻固執(zhí)地要匡扶蜀漢,結果累死在五丈原。
有些事情,盡力而為就好,強求不得。
凡事留有余地,才能全身而退。
02看人看三點,表面功夫不要信
人心隔肚皮,看人只看三點:看小事、看細節(jié)、看習慣。
人前裝得再好,私底下的本性才是真的。
酒后吐真言,急時顯本性,順境看人心。

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要看他平時的言行舉止。
對下屬兇狠的人,對上司一定阿諛奉承。
花錢大手大腳的人,做事情也不會有規(guī)劃。
辦事拖拉的人,做什么都靠不住。
一個人的習慣,往往暴露他的本性。
言多必失,話多的人靠不住。
爭功的人一定會推責任。
急功近利的人做不成大事。
急著表忠心的人往往是墻頭草。
對人好時別太高調(diào),對人差時別太明顯。
03官場有官場的規(guī)矩,不懂這些就別混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不懂規(guī)矩就別混。
官場有官場的生存法則,不是你有本事就能出頭的地方。
明哲保身,這是官場第一法則。
遇事不表態(tài),先看領導眼色。
三國時期的陳群,無論誰當皇帝,他都能當官,這就是明哲保身的本事。

樹大招風,鋒芒畢露的人往往死得快。
功高震主,古今中外都一樣。
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
兩面三刀,笑里藏刀的人最難對付。
背后捅刀的人,往往是你最信任的人。
領導說的話,聽聽就好,別當真。
拍馬屁要拍到點子上,不然就是找死。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官場最忌諱的就是冒尖,出頭的椽子先爛。
04人生無常,做人要有底線
人生無常,得意時別瑟,失意時別絕望。
歷史上興衰成敗的例子太多了,沒有永遠的勝利者。
今天你得意,明天就可能落魄。
三國時期的曹操,打敗了袁紹、呂布,統(tǒng)一了北方,結果死后家族被司馬氏取代。

人生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
成功時別得意忘形,失敗時別垂頭喪氣。
人走茶涼是常態(tài),別太在意。
做人要有底線,不能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喪盡天良的人,早晚會遭報應。
三國時期的曹操殺了呂伯奢一家,結果落得個千古罵名。
做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幫人不圖回報,害人不露痕跡。
吃虧是福,有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
世事難料,人生無常,不管高官還是平民,活著的時候別太得意,沒了的時候也就那樣。
看盡千年歷史興衰,才明白人這一輩子,順其自然最重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