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趙慧,今年58歲,初中學(xué)歷,未婚,一個人獨自生活了大半生。
我出生在一個小縣城的普通家庭,是家中最大的孩子,下邊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年輕時,家里條件不好,我早早輟學(xué)打工,后來在縣里的一個工廠做了二十多年,廠子轉(zhuǎn)制后,我靠著工齡和老保險,拿著三千多的退休金,算不上多,但日子也還算安穩(wěn)。

我沒結(jié)婚,也沒孩子。
年輕時不是沒人追我,而是我心氣高,總想著等個合眼緣的,結(jié)果等著等著就老了。
后來,也懶得再折騰感情,干脆一個人過,反倒覺得自在。

弟弟們都有自己的家庭,孩子也大了,妹妹嫁去了外地,平日里聯(lián)系也少。
母親現(xiàn)在和小弟住在一起,身體還算硬朗,但脾氣一如既往地強勢。
十年前,我用自己打工的積蓄,在小縣城買了一套小兩居的房子,一直獨自居住。

房子雖不大,但裝修得干凈舒服,是我安穩(wěn)生活的港灣。
退休后,我種點花、養(yǎng)點鳥,偶爾去跳跳廣場舞,也算悠哉。
可這一切的平靜,都在母親的一句話后被打破。

她說:“你一個人住著那房子干啥?你就把房給你大弟家的兒子結(jié)婚用吧,反正你以后也沒人繼承?!?/p>
我當(dāng)時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02
母親這話,是在一個尋常的周末說出口的。

那天我拎著一些水果去小弟家看她,她坐在沙發(fā)上,手里拿著遙控器,電視里放著電視劇。等我把水果放下,她就頭也不回地說了那句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話。
“你把你那房子送給你侄子吧,他明年要結(jié)婚了,沒地方住。”
我以為我聽錯了,站在原地有些發(fā)懵。
“媽,你說什么?”我小心地確認(rèn)。

母親轉(zhuǎn)過頭來,抬著下巴,一副理所當(dāng)然的神情:“你一個人住著那房子也是空著,老了也沒人照顧你,不如給你大弟的兒子,他們年輕人結(jié)婚最難的就是房子。”
我笑了笑:“我這退休金不算高,房子也是我一分一分?jǐn)€出來的,為什么要送出去?”
母親皺了皺眉,一臉不高興:“你說這話什么意思?那是你侄子,是你親家人!你沒孩子,房子以后還不是我們這些弟弟家孩子的?”
我心里“嗡”的一下,母親的話像一把刀扎在我心口。我辛辛苦苦一輩子,不是為了誰,是為了我自己過得安穩(wěn)。憑什么因為我沒有孩子,就要把一切拱手讓人?
我沒說話,只是低頭喝了口水,心里卻翻江倒海。
第二天,我接到了大弟電話,他在電話里支支吾吾,先是問我身體好不好,隨后就繞進(jìn)了正題:“姐啊,聽媽說你那房子……你要真愿意幫襯一下,我們肯定不會讓你吃虧,以后你要是需要人照顧,我們肯定第一個到?!?/p>
我冷笑了一下:“你說以后?我都快六十了,你現(xiàn)在住你自己家,怎么不想想你姐現(xiàn)在的生活?房子我辛苦買的,你們一句話就想拿走?”
大弟聽我語氣不對,趕緊改口:“姐你別誤會,我沒那個意思,就是……媽年紀(jì)大了,說什么我們也不好頂嘴?!?/p>
我掛了電話,眼淚直流。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起自己這些年的付出——從小照顧弟弟妹妹,父親早逝,母親重男輕女,家里一有事就喊我頂上,嫁人時沒人為我張羅,老了卻要我為侄子鋪路。我不是他們眼中的人,是個工具,能用就用,用完就丟。
我試著和母親好好談一次。我說:“媽,我知道你心疼孫子,可我也有我的生活,我不欠他們的?!?/p>
母親臉一沉:“你說這話像不像人說的?他們是你血親,你房子不留他們你留誰?”
我苦笑:“我留給我自己?!?/p>
母親啪的一聲拍桌子:“你就是自私!你都老了,誰給你養(yǎng)老?”
我盯著她,語氣平靜:“我自己?!?/p>
那天之后,家里人對我態(tài)度變了。大弟一家?guī)缀醪辉俾?lián)系我,小弟也開始和我疏遠(yuǎn)。母親更是冷言冷語,說我沒良心,說我死了都沒人收尸。
我沒再爭辯。我只是默默地在網(wǎng)上掛牌,把我的房子掛出去了。
兩個月后,房子賣了,一百多萬。我把銀行卡辦了張副卡寄給朋友保管,自己背起了背包,買了去云南的車票。
沒有告別,沒有通知,甚至沒有留下一句話。
我在朋友圈發(fā)了一張照片,是大理的洱海,還有一句話:“以后我的生活,歸我自己安排。”
他們看到?jīng)]有,我不在意。
我開始了流浪式的生活,不是逃避,而是重生。麗江的清晨,陽朔的傍晚,西藏的星空,還有海南的海風(fēng),每一處風(fēng)景都讓我感到自由。
我不需要誰的認(rèn)可,也不再被親情綁架。
我在旅途中認(rèn)識了很多人,有跟我一樣獨居的退休阿姨,有帶著相機走天下的老爺爺,大家有著不同的故事,卻都一樣珍惜自己的人生。
有一次,我在貴州一個苗寨里住了三天,老板娘是個五十多歲的女人,丈夫早逝,孩子在外地。她對我說:“我們這種人啊,最重要的就是活得不虧待自己?!?/p>
我點頭,眼角濕了。
03
現(xiàn)在的我,住在海南三亞的一家長租民宿里,早上起來散步看海,下午喝茶看書,晚上看看電視,生活簡單卻充實。
我偶爾會想起母親,但不會再被她的話影響情緒。親情是重要,但前提是相互尊重,而不是一味索取。
前幾天,我接到小弟的電話,他說母親病了,想見我。我沉默了一會兒,說:“等我哪天回來吧?!?/p>
他急了:“姐你別這樣,再怎么說她也是咱媽?!?/p>
我笑了笑:“我知道啊,但你們也得知道,我是誰?!?/p>
我是誰?我是趙慧,是一個用自己雙手為自己撐起晚年生活的女人。
我不欠任何人。
而我的房子,早就變成了路上的風(fēng)景,變成了海邊的海浪,變成了我自由靈魂的翅膀。
我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孤獨,但我知道,這一刻,我不再妥協(xi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