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xù)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
前言:1956年,他以一部《寂靜的山林》,為精神娛樂匱乏的時代送去了一抹亮色。
之后五年間,他以《永不消逝的電波》和《紅色娘子軍》入選“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
《偵察兵》、《大河奔流》、《我的長征》,他在劇中刻畫的每一個角色都深入人心。

“中國電影終身成就大獎”,是對他一生演繹事業(yè)最完美最貼合的嘉獎。
“王心剛”這個曾經(jīng)紅遍中國大江南北的名字,深入了每一位老觀眾的內(nèi)心。
但就在他功成名就之際,他卻毅然決然的攜帶一家老小前往了美國,這其中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他現(xiàn)如今的生活,真正印證了周總理的扮演者王鐵成的一句話沒有說錯!

拒絕出演電影
1932年,王心剛生于“九一八事變”第二年的大連市,彼時的東三省已經(jīng)淪于日寇之手,中國正處于劇烈的動蕩時期。
但好在父親的會計工作收入頗豐,加之母親是大家閨秀,家底殷實,因此王心剛的童年生活還算過得去。
從小就對藝術(shù)充滿興趣的他,在19歲那年加入了東北軍區(qū)的文工團。
他在話劇《李闖王》中的表現(xiàn),受到了戰(zhàn)友和觀眾們的肯定。

王心剛因癡迷于表演,堪稱現(xiàn)實版的“程蝶衣”。
他一旦對某段表演有所體會,便要隨時和同事甚至是臺下的觀眾們交流,王心剛“戲癡子”的稱號很快就傳開了。
因此1956年,電影《寂靜的山林》在籌備拍攝期間,導演一口咬定他就是男主史永光的不二人選。
按理說,電影相比話劇來說,無論在哪個國家,受眾都更廣,因此電影演員的收入和曝光度都比話劇演員更高。

但王心剛認為,話劇可以更好的打磨自己的演技,因此面對《寂靜的山林》劇組的邀約,他想都沒想便一口回絕。
但此時,王心剛在軍隊的首長出面發(fā)話了,他告訴王心剛,無論是話劇還是電影,都是人民所需要的,都是組織的安排,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
王心剛沒有選擇的余地,他第二天就打包行李前往電影劇組報到,他憑借著自己對表演的理解,對于電影人物的塑造可謂是手拿把掐。
電影一經(jīng)上映便火爆大江南北,精神娛樂滋潤了廣大人民的心田!

王心剛憑借著端正英俊的長相和爐火純青的演技,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前度王郎今又來
隨后,他出演的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紅色娘子軍》、《烈火中永生》等國人耳熟能詳?shù)淖髌逢懤m(xù)問世。
他也被文化部評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

1975年,已過不惑之年的王心剛走馬上任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副廠長,因為升任領(lǐng)導層,因此他淡出了熒幕一段時間。
六年后,他攜劇情電影《知音》回歸,并以“蔡鍔”一角一舉斬獲百花最佳男演員,加冕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影帝頭銜。
王心剛憑借著自己出神入化的演技和廣受贊譽的人品,已經(jīng)不僅僅只是一個演員,德藝雙馨應該冠以“人民藝術(shù)家”的頭銜。

但誰也想不到,前半生一帆風順的他突然遭遇了命運的捉弄。
正當他的事業(yè)如日中天,打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時候,要命的疾病卻突然找上了門。
因為長時間的工作,王心剛在1987年突感心臟和腸胃嚴重不適,此時的他已經(jīng)不能繼續(xù)從事高強度的工作。
自此,他開始逐漸退出熒幕,彼時的中國醫(yī)療條件還不成熟,他接受了醫(yī)生的建議,準備前往美國接受治療。

1987年,他下定決心,向組織請假后便帶著妻子和女兒前往美國跟兒子會合。
在美國他得到了很好的治療,身體逐漸康復了待到王心剛感覺沒問題了,他就迫不及待的帶著一家子回到了祖國。
但是他沒有著急在熒幕復出,而是一直在領(lǐng)導崗位統(tǒng)籌全局培養(yǎng)新人。
直到2006年,國家為了紀念長征勝利會師70周年,準備拍攝電影《我的長征》,老前輩王心剛在這部影片中再次復出。

在王心剛50年的熒幕生涯中,他不僅摘得影帝桂冠,更是多次斬獲國家級大獎和各大獎項的“終身成就獎”。
并于2021年,獲得全國優(yōu)秀電影男演員獎這一至高無上的尊號。
但這一切榮耀的背后,是王心剛幾十年來毫不懈怠、日復一日的堅持。

初心不改的“較真”老頭兒
2021年,被譽為“中國塑造周總理第一人”的人民藝術(shù)家王鐵成在訪談時曾說:“認認真真演戲,老老實實做人,演戲不止要認真,更要較真!”
而縱觀王心剛五十年的演藝生涯,在演戲這件事上,從來就沒和“較真”分過家。

還記得1956年,王心剛拒絕《寂靜的山林》劇組的邀約嗎?
在他看來,電影和話劇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話劇更加考驗演員的演技和臨場反應。
但當他“無奈”服從上級命令到電影劇組報道時,他立刻就會收起之前的所有不滿情緒,因為他明白干一行就要和一行“較真”的道理。

正是因為他對于演藝事業(yè)的“較真”,才有了那個紅遍大江南北,深入人心的“史永光”。
當他事業(yè)如日中天,但需要他出任配角時,很多人勸他:“你現(xiàn)在是角兒,是腕兒,你怎么能出演配角呢?”
他卻十分嚴肅的駁斥了這種言論,“什么角兒,什么腕兒,我就是一個演戲的,以后不要再讓我聽到這樣的話!”

正是因為王心剛這種對于演員事業(yè)的“較真”,才讓他成為了這個行當內(nèi)的翹楚和泰斗,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何為演員。
因病退出銀幕后,他享受的是“副軍級”干部的待遇,本可以安享晚年。
但當國家和組織有需要時,76歲的他仍然會不辭辛勞的再登熒屏!

王心剛在晚年時說自己就是一個退休演員,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老頭兒。
結(jié)語:可是當他登上領(lǐng)獎臺時,我們看到的依然是那個意氣風發(fā)的,對事業(yè)既固執(zhí)又較真的“角兒”。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