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明)清明假期天公作美,陜西一掃“雨紛紛”的傳統(tǒng)氣象,連日晴空為出行按下“加速鍵”。陜西各大文博單位迎來客流高峰,清明假期3天全省文博單位共計接待觀眾約248.51萬人次,同比2024年清明假期接待觀眾數(shù)量增長約21%。

數(shù)據(jù)顯示,陜西省文物局直屬文博單位共接待觀眾約24.91萬人次。其中陜西歷史博物館接待觀眾約6.04萬人次,秦陵博物院接待觀眾約14.67萬人次,西安碑林博物館接待觀眾約1.77萬人次,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接待觀眾約1.14萬人次,陜西考古博物館接待觀眾約1.29萬人次。
西安市各文博開放單位共接待觀眾約53.94萬人次(含城墻景區(qū)約9.42萬人次、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約0.69萬人次,漢長安城遺址公園約12.71萬人次,華清宮景區(qū)約3.41萬人次)。其中西安博物院2.86萬人次,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2.42萬人次,西安事變紀念館1.26萬人次,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0.4萬人次,陜西自然博物館2.13萬人次,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1.51萬人次,青龍寺遺址保管所8.11萬人次,西安市其他博物館、紀念館約9.02萬人次。

寶雞市各文博開放單位共接待觀眾約21.35萬人次。其中法門寺博物館接待觀眾約1.28萬人次,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接待觀眾約5.9萬人次,扶眉戰(zhàn)役紀念館接待觀眾約2.07萬人次,金臺觀接待觀眾約0.9萬人次,東湖接待觀眾約2.94萬人次。
此外,咸陽市各文博開放單位及景區(qū)共計接待觀眾約21.06萬人次,其中咸陽博物院2.04萬人次,乾陵博物館1.96萬人次;銅川市各文博開放單位共接待觀眾約15.04萬人次,其中藥王山博物館3.24萬人次,照金景區(qū)7.71萬人次;渭南市各文博開放單位共接待觀眾約20.64萬人次,其中渭南市博物館0.39萬人次,渭華起義紀念地管理中心0.89萬人次;延安市各文博開放單位共接待觀眾約18.69萬人次,其中延安革命紀念館3.38萬人次,棗園1.76萬人次;榆林市各文博開放單位共接待觀眾約13.46萬人次,其中鎮(zhèn)北臺0.69萬人次,紅石峽0.74萬人次,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1.46萬人次;漢中市各文博開放單位共接待觀眾約20.26萬人次,其中漢中市博物館2.76萬人次,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0.68萬人次;安康市各文博開放單位共接待觀眾約22.16萬人次,其中安康博物館0.54萬人次,牛蹄嶺戰(zhàn)役遺址2.1萬人次;商洛市各文博開放單位共接待觀眾約14.34萬人次,其中山陽縣漫川古鎮(zhèn)5.88萬人次,商洛市博物館1.3萬人次,山陽縣博物館(含騾幫會館)0.8萬人次;韓城市各文博開放單位共接待觀眾約2.2萬人次,其中司馬遷祠景區(qū)0.75萬人次,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0.26萬人次;楊凌示范區(qū)全區(qū)共1家文博開放單位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博覽園(中國農(nóng)業(yè)歷史博物館),共接待觀眾約0.46萬人次。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