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許世友逝世,王震乘坐專機火速抵達南京,并在會議上警告老將們:許世友可是有鄧公簽發(fā)的“特殊通行證”,是特殊中的特殊才能做這事,其他人可學(xué)不了他!
1985年10月22日,許世友在南京去世,享年80歲。這位從貧苦農(nóng)家走出來的將軍,一生打過無數(shù)硬仗,卻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為一個簡單又復(fù)雜的心愿拼盡全力——土葬,葬在母親墓旁。這個要求不僅挑戰(zhàn)了新中國火葬的政策,還牽動了中央高層的心弦。消息傳開后,王震立刻奉命乘專機趕到南京,不僅主持告別儀式,還在南京軍區(qū)開了個會,警告一眾老將軍:別看許世友搞土葬搞成了,他有鄧小平親自簽的“特殊通行證”,這是特例中的特例,別人想學(xué)門都沒有。
許世友1906年出生在湖北麻城一個窮得叮當響的農(nóng)家,后來這地劃到了河南新縣。家里窮到啥程度?連飯都吃不上,父親一度想把他賣了換糧食,幸虧母親死活不干,才保住他一條命。從小,他就知道啥叫苦,啥叫親情。少年時,家里實在養(yǎng)不起,他跑去嵩山少林寺當了幾年和尚,練出一身硬功夫。后來,他帶著這身本事回到俗世,投身革命。
1927年,許世友加入共產(chǎn)黨,從此開始了打打殺殺的日子。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他哪場沒上過?長征路上翻山越嶺,腳底磨出血泡不吭聲;抗日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子彈擦著頭皮飛;解放戰(zhàn)爭中指揮作戰(zhàn),眼都不眨一下。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當過山東軍區(qū)司令員、南京軍區(qū)司令員,大小戰(zhàn)役沒少打,功勞簿上寫得滿滿當當。1955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成了軍界的頂梁柱。
但許世友這人,不光是個鐵血漢子,心里還有塊軟肋——對母親的孝心。1952年,他好不容易回老家探母,看到母親瘦得只剩一把骨頭,滿頭白發(fā),他這個上將直接跪地上哭得稀里嘩啦。1959年,母親去世,他跪在墳前發(fā)誓,死后要葬在母親身邊。這念頭在他心里扎了根,多少年都沒變過。到了晚年,他身體越來越差,1985年初病重住院時,干脆讓人拿紙筆,寫下遺愿:土葬,葬母親旁邊。這紙條一遞上去,直接捅到了中央。
那時候,新中國推火葬已經(jīng)好多年了。從領(lǐng)導(dǎo)人到老百姓,誰死了都得燒,連周恩來、毛主席都沒例外。許世友偏偏不服這套,早些年就在會上拍桌子嚷嚷過:“人死了就該入土,燒成灰算啥?”這次他鐵了心要土葬,既是對老觀念的執(zhí)著,也是為了兌現(xiàn)對母親的承諾。中央收到請求,炸開了鍋。討論來討論去,最后還是鄧小平拍板,批了句“照此辦理,下不為例”。這幾個字,成了許世友的“特殊通行證”。
許世友去世后,中央派王震去南京處理后事。王震到場后,先參加了遺體告別會,然后召集南京軍區(qū)一幫老將開會。會上,他把話說得明白:“許世友這事是特例,鄧小平親自簽字批的。土葬這待遇,誰也別惦記,他的功勞擺那兒,能這么干的全國就他一個?!边@話聽著像警告,其實也在劃底線——政策不能亂,別以為誰都能搞特殊化。王震還親自盯著葬禮安排,要求全程保密,低調(diào)進行。
葬禮最終在新縣老家辦了。許世友的棺木被運回村外他母親墓旁的小山坡上,挖坑、下葬、填土,一切按老規(guī)矩來。沒大操大辦,沒鑼鼓喧天,當?shù)卮迕裣霚悷狒[都被攔在外圍。儀式結(jié)束后,他的墳就靜靜地挨著母親的墳,立在那兒。這事兒在新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傳奇。
為啥許世友能搞這么一出?功勞是大前提。他從紅軍時期就跟著黨打天下,長征、抗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哪次不是豁出命去?建國后,他管山東、守南京,軍功章攢了一堆,中央沒法不認這個賬。再加上他對母親的孝心,感天動地,連鄧小平都被打動了。但這“特殊通行證”不是隨便發(fā)的,王震會上那番話就是在敲警鐘:別以為有功就能亂來,政策底線不能破。
這事放到現(xiàn)在看,也挺有意思。許世友一生硬漢作風(fēng),打仗不含糊,對黨忠誠沒得說,可到頭來,最放不下的還是母親。他用土葬這事兒,把孝道和傳統(tǒng)拽回了現(xiàn)代人的視野。反過來,王震的警告又提醒大家,時代變了,老規(guī)矩得服新政策,別瞎折騰。這里面有啥深意?忠誠和孝道咋平衡?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咋相處?值得咱們好好琢磨。
再說說背景,那會兒正值改革開放初期,社會風(fēng)氣在變,火葬政策也在推,但農(nóng)村老觀念還根深蒂固。許世友這事兒,既是個特例,也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當時新舊交替的糾結(jié)。王震急著去南京,急著警告老將們,未嘗不是擔心有人拿這事做文章,動搖政策。鄧小平批“下不為例”,也是在穩(wěn)住大局——特例歸特例,方向不能偏。
許世友的墓如今還在新縣那片山野里,風(fēng)吹松濤,靜靜地守著他的故事。他用一輩子寫下革命的壯歌,最后用一個墳頭兌現(xiàn)了對母親的承諾。這人這事,咋看咋有嚼頭。他的“特殊通行證”到底特殊在哪兒?是功勞大到?jīng)]邊,還是孝心感天動地?或許兩者都有,或許還有別的說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