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家庭聚餐,往往是最能看清一個人原生家庭的時刻。

我剛看《玫瑰的故事》時,對莊家那場茶餐廳聚餐印象太深。莊媽自顧自點了五個菜——燒臘拼盤、白灼菜心、生滾牛肉粥、菠蘿油和叉燒酥。全程沒給莊爸和兒子遞菜單,更沒問他們想吃什么。

這場景太熟悉了。多少家庭里,一方習慣性統(tǒng)籌,另一方被迫沉默。

服務員剛要離開,莊爸叫住了她。他不是跟妻子溝通,而是當著兒子的面,指責服務員服務不行:“你光一個人點菜了,也不問問其他人,沒有考慮到客人的需求?!?/p>

服務員鞠躬道歉,遞上菜單。莊爸又點了道燒鵝,服務員提醒燒臘拼盤里已有燒鵝,他冷冷一句:“單獨點一份是不可以嗎?”

就這樣,我看到了莊國棟父母關系的全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個不懂尊重丈夫的妻子,一個把對妻子的不滿發(fā)泄到別人身上的丈夫。他們不是在溝通,是在互相攻擊。一個用獨斷專行,一個用咬文嚼字。

莊國棟就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

他從小看著父母爭吵,眼睜睜看著母親拋下家庭遠赴法國。他聽著母親說父親是“老混子”,又聽父親說母親鈔票至上。在他成長過程中,父母從未真的和解。

看到這,我忽然明白為什么莊國棟對愛情如此笨拙。他根本沒見過什么是健康的親密關系。

莊國棟和玫瑰戀愛期間,從不懂得有效溝通。他為了事業(yè)去法國,竟然沒有提前和女友商量。當玫瑰表達不滿,他的反應是什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強吻。冷暴力。諷刺。

“我連社交的權利也沒有嘛?”

“你能不能不要無理取鬧?”

熟悉嗎?就是莊爸莊媽溝通模式的翻版。

有太多細節(jié)暴露了莊國棟的原生家庭陰影。他接到巴黎總公司副經(jīng)理offer時,原來想分享的卻是母親,而非女友。他說自己不能像父親那樣“混”,要讓母親看得起自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把戀愛中的爭吵當成戰(zhàn)爭,需要分出勝負。

莊爸莊媽的婚姻就是這樣一個戰(zhàn)場。記得莊媽說過,自己給莊爸“留足了體面”,而莊爸回懟,離婚是因為她風流快活。這不是溝通,是互相傷害。

很多觀眾只看到莊國棟的“渣”,卻沒注意到他內心的恐懼——害怕重復父母的婚姻悲劇。

其實悲哀的是,他越害怕,就越走向同樣的結局。

那次玫瑰去巴黎看他,莊媽一個電話,就讓他放下女友去參加酒會,還囑咐他去和白富美前女友打招呼。莊國棟沒有拒絕——他不敢說“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場酒會上,玫瑰看著莊媽對她充滿敵意的眼神,也看到莊國棟連反抗的勇氣都沒有。

她不是不愛莊國棟了,而是看清了這段關系的未來。

如果她選擇莊國棟,等待她的可能是重復莊爸的命運。

后來莊國棟急著追回玫瑰,卻不明白她為何堅決不復合。其實答案就在那頓茶餐廳的飯局上,就在那道被重復點的燒鵝里。

莊國棟永遠不知道,玫瑰不同意復合,是因為他的父母,也是因為他自己骨子里復制了父母的相處模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不禁想問:有多少人在戀愛中,其實是在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戰(zhàn)斗?

看完《玫瑰的故事》,我明白了,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事,還有兩個原生家庭的影子。

莊國棟最終失去玫瑰,不是因為距離,不是因為事業(yè),而是因為他從未真的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他說愛玫瑰,但他愛的方式,和他的父母如出一轍。

你說,玫瑰怎么可能答應重新開始?

愛情,終究敵不過原生家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