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沒有正式上市,就已經(jīng)燃爆市場,在 問界M9 ( 參數(shù) 丨 圖片 )終端均價超55萬穩(wěn)居豪華車銷冠后,問界M8正在創(chuàng)造中國汽車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又一個壯舉。
作為一臺預售價36.8萬-45.8萬元的高端車型,問界M8的最新預售訂單量已經(jīng)正式突破十萬臺,按照這個速度,估計在4月15日正式上市時問界M8的訂單量完全有機會沖擊15萬臺。

別的車型預售訂單可能有水分,但問界M8幾乎不太可能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用“1元”或者“99元”下訂這樣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方式制造預售爆單的假象并不少見,這種方式會會吸引不少吃瓜群眾以及白嫖黨,最終導致上市銷量爆冷的情況。
但問界M8的小訂金額為5000元,除非真正關注這臺車,否則不太可能有人愿意花這個錢去湊熱鬧。其次,與問界M8定位相似的產(chǎn)品目前也不少,比如此前上市的 騰勢 N9,以及同樣處在預售階段的領克900,而這兩臺車均沒有展現(xiàn)出問界M8這等火爆的場面。

所以一臺車好不好,消費者一定是能夠感知到的,而問界M8的成功,可以說基于兩個原因。
首先是消費者在意識形態(tài)上對于問界品牌價值的認可。為什么沃爾沃、凱迪拉克賣不過BBA?因為在消費者的意識中,同價位下二線豪華品牌在品牌價值上天生低一線豪華品牌一等。
問界的品牌價值不必多說,問界M9能從 寶馬X5 、 奧迪Q7 等傳統(tǒng)豪門選手上搶走50萬以上豪華車銷冠,甚至其用戶多是從BBA陣營增換購而來,這些足以證明在品牌認可度上它已經(jīng)能夠媲美BBA這樣的一線豪華品牌了。而BBA在國內(nèi)市場每年大概有兩百多萬的銷量,所以問界得品牌價值還會在不斷搶占傳統(tǒng)豪華車市場的過程中持續(xù)上升。

高端新能源車市場中,目前傳統(tǒng)豪華品牌轉(zhuǎn)型受阻,而國產(chǎn)品牌中,能與問界相提并論的可不多。
走純電路線的蔚來主打的賣點是換電,跟問界的用戶畫像本身就不同,且30萬以上市場蔚來并沒有太多的話語權;而像上面提到的領克,本身定位就只是中高端品牌,領克900能否立足30萬以上市場還很難說;騰勢雖然定位豪華品牌,但目前只有騰勢D9算得上成功,其余車型幾乎沒有銷量。
真正算得上對手的,也就理想。不過從上2月的銷量上看,目前理想主要的銷量來源于售價30萬以下的理想L6,其余車型,比如 理想L7 銷量為5783輛,L8和L9都是3000多輛,MEGA為681輛。憑借著問界M9打下的市場基礎,問界M8完全能夠削弱 理想L8 和L9的作戰(zhàn)能力。

其次從產(chǎn)品力上看,問界M8的定位非常精準。尺寸上,5190mm的車長加上3105mm的軸距,剛好卡在理想L8和 理想L9 之間,如果正式上市價格能夠拉到35萬左右,相當于能用L8的價格買到L9的空間體驗。
不僅如此,問界M8在外觀上跟問界M9非常像,加上技術標準上問界M8也是按照M9的水準打造而來,全系雙電機四驅(qū)、標配空懸+EDC連續(xù)可變阻尼減振器,配備增強型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續(xù)航上Max版本為201km,其余車型續(xù)航可達310km,依舊標配華為高階智駕。

所以社交屬性上,問界M8能起到問界M9相似的效果,但價格上卻比問界M9便宜了近十萬,這樣一看反而顯得很有性價比。
品牌價值加上技術賦能帶來的產(chǎn)品力,讓問界M8具備斷層領先競品的實力,大賣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過對于友商而言,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畢竟高端市場存在“虹吸效應”,一臺車賣得好之后,整個品牌的認可度就會隨之提升,而銷量就會越來越高,甚至很多問界M9的潛在用戶可能都在考慮問界M8。
至于新車能達到怎樣的高度,上市之后自有定論。
熱門跟貼